裴蜀定理(贝祖定理) 证明与应用

本文详细解析了裴蜀定理,阐述了方程有解的充要条件,并通过实例展示了如何利用此定理求解整数序列的最小公因数。提供了完整的算法思路与代码实现。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定理:对于给定的正整数a,b,方程a*x+b*y=c有解的充要条件为c是gcd(a,b)的整数倍

证明:

充分性证明:

设gcd(a,b)=d,于是设a=k1*d,b=k2*dc=k3*d其中k1,k2互质

那么原等式等价于k1*d*x+k2*d*y=k3*d,即k1*x+k2*y=k3,其中k1,k2互质

那么这个方程等价于模线性方程\begin{matrix} k1*x & \equiv & k3 &mod & k2 \end{matrix},由拓展gcd知,该方程一定有解

那么该方程的一组解即为原方程的解

必要性证明:

采用反证法,假设c不是gcd(a,b)的倍数,于是:

a=k1*d,b=k2*d,c=k3*d+c{}'

那么:

k1*d*x+k2*d*y=k3*d+c{}'

两边同时除以d,有:

k1*x+k2*y=k3+\frac{c{}'}{d}

由于k1,x,k2,y,k3均为整数,而\frac{c{}'}{d}显然不是整数,故原方程无解

这与方程有解矛盾,故c一定为gcd(a,b)的倍数

定理的推广:

方程ax+by+cz+...+nm=f(其中a,b,c...n,f为整数)有解的充要条件是f为gcd(a,b,c,...,n)的整数倍

定理的应用:

给定一个序列{an},求一个整数序列{bn}使得a1*b1+a2*b2+...+an*bn值最小(要求最小值为正数),求这个最小值

解:根据裴蜀定理的推广,原式最小值即为gcd(a1,a2...an)

代码(luogu4549):

#include <cstdio>
#include <cmath>
#include <cstring>
#include <cstdlib>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algorithm>
#include <queue>
#include <stack>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n;
int gcd(int x,int y)
{
    if(y==0)
    {
        return x;
    }
    return gcd(y,x%y);
}
int main()
{
//  freopen("min.in","r",stdin);
//  freopen("min.out","w",stdout);
  scanf("%d",&n);
  int ans=0;
  for(int i=1;i<=n;i++)
    {
      int x;
      scanf("%d",&x);
      x=abs(x);
      if(x==0)
      {
      	continue;
      }
      ans=gcd(x,ans);
    }
  printf("%d\n",ans);
  return 0;
}

 

<think>首先,用户要求使用中文回答问题。问题是如何证明裴蜀定理裴蜀定理是关于整数线性组合的一个定理,它指出:对于任意两个整数a和b(不全为零),存在整数x和y,使得ax + by = gcd(a, b),其中gcd(a, b)是a和b的最大公约数。 我需要回忆裴蜀定理证明证明通常基于欧几里得算法(辗转相除法)。 证明的关键是使用数学归纳法或直接通过欧几里得算法的步骤来构造x和y。 证明步骤: 1. 考虑欧几里得算法的过程:gcd(a, b) = gcd(b, a mod b),直到余数为零。 2. 在欧几里得算法中,每一步的余数都可以表示为a和b的线性组合。 3. 具体地,从最后一步开始,反向推导,可以找到x和y。 更详细的证明: - 设d = gcd(a, b)。 - 证明d是a和b的线性组合:ax + by = d。 - 使用欧几里得算法: - 设r0 = a, r1 = b。 - 然后r2 = r0 mod r1, r3 = r1 mod r2, 等等,直到rn = 0,那么gcd(a, b) = r_{n-1}。 - 每个余数ri都可以写成ri = q * r_{i-1} + r_i,但我们需要表达为a和b的组合。 - 实际上,每个ri是a和b的线性组合。 - 例如: - r0 = a = 1*a + 0*b - r1 = b = 0*a + 1*b - r2 = r0 - q1 * r1 = a - q1 * b - r3 = r1 - q2 * r2 = b - q2 * (a - q1 b) = -q2 a + (1 + q1 q2) b - 依此类推,直到最后rn-1 = d = x a + y b。 所以,证明是通过欧几里得算法的反向代入来构造x和y。 现在,我需要用中文写出这个证明。 用户还要求,在回答完问题后,必须提出3-5个相关问题,并以“§§相关问题§§”开头,然后列出问题。问题必须基于用户的问题和我的回答。 相关问题的例子: 1. 裴蜀定理数论中有哪些应用? 2. 如何推广裴蜀定理到多个整数的情形? 3. 裴蜀定理的逆定理是否成立? 4. 在编程中如何实现求解裴蜀恒等式的系数? 5. 裴蜀定理和扩展欧几里得算法有什么关系? 我需要确保提出3-5个问题。 最后,输出格式必须严格遵守: - 先回答问题。 - 然后以“§§相关问题§§”开头(完整输出,没有换行分散)。 - 接着列出1. 2. 3. 等问题,每个问题用数字点号。 在回答中,如果有代码,应该像示例中那样用代码块,但这里不需要代码,因为裴蜀定理证明数学证明。 所以,我的回答结构: 1. 解释裴蜀定理的陈述。 2. 给出证明步骤(用中文)。 3. 然后“§§相关问题§§” 4. 列出3-5个相关问题。 证明裴蜀定理定理:设a, b是不全为零的整数,d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即d = gcd(a, b)。则存在整数x, y,使得ax + by = d。 证明: 使用欧几里得算法。 设r0 = a, r1 = b。 定义序列: r0 = a r1 = b r2 = r0 mod r1 ... 直到rk = 0,则gcd(a, b) = r_{k-1}。 现在,我们证明每个ri可以写成a和b的线性组合。 基础:r0 = a = 1*a + 0*b r1 = b = 0*a + 1*b 归纳步骤:假设对于i < j, ri是a和b的线性组合。 那么rj = r_{j-2} - q_{j-1} * r_{j-1},其中q_{j-1}是整数商。 由于r_{j-2}和r_{j-1}都是a和b的线性组合,所以rj也是。 具体地,当算法终止时,r_{k-1} = gcd(a, b),并且它是a和b的线性组合。 因此,存在整数x和y,使得ax + by = gcd(a, b)。 证毕。 为了更清晰,我可以写得更详细。</think>裴蜀定理(Bézout's identity)是数论中的一个基本定理,它表明:对于任意两个不全为零的整数 \(a\) 和 \(b\),设 \(d = \gcd(a, b)\) 为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则存在整数 \(x\) 和 \(y\),使得线性组合方程 \(ax + by = d\) 成立。以下是该定理证明过程。 ### 证明裴蜀定理 证明基于欧几里得算法(辗转相除法),通过数学归纳法和反向代入来构造系数 \(x\) 和 \(y\)。具体步骤如下: 1. **欧几里得算法过程**: - 设初始值:\(r_0 = a\), \(r_1 = b\)(其中 \(a\) 和 \(b\) 不全为零)。 - 递归计算余数序列:对于 \(i \geq 2\),定义 \(r_i = r_{i-2} \mod r_{i-1}\),即 \(r_i = r_{i-2} - q_{i-1} \cdot r_{i-1}\),其中 \(q_{i-1} = \lfloor r_{i-2} / r_{i-1} \rfloor\) 是整数商。 - 算法终止于某个 \(k\),使得 \(r_k = 0\),则最大公约数 \(d = \gcd(a, b) = r_{k-1}\)(最后一个非零余数)。 2. **证明每个余数是 \(a\) 和 \(b\) 的线性组合**: - **基础步骤**: - \(r_0 = a = 1 \cdot a + 0 \cdot b\) - \(r_1 = b = 0 \cdot a + 1 \cdot b\) 这表明 \(r_0\) 和 \(r_1\) 可表示为 \(a\) 和 \(b\) 的线性组合。 - **归纳步骤**: 假设对于所有 \(i < j\),\(r_i\) 都可表示为 \(a\) 和 \(b\) 的线性组合,即存在整数 \(x_i, y_i\) 使得 \(r_i = x_i a + y_i b\)。 对于 \(r_j\)(其中 \(j \geq 2\)),根据算法定义: \[ r_j = r_{j-2} - q_{j-1} \cdot r_{j-1} \] 由归纳假设,\(r_{j-2} = x_{j-2} a + y_{j-2} b\) 和 \(r_{j-1} = x_{j-1} a + y_{j-1} b\),代入得: \[ r_j = (x_{j-2} a + y_{j-2} b) - q_{j-1} \cdot (x_{j-1} a + y_{j-1} b) = (x_{j-2} - q_{j-1} x_{j-1}) a + (y_{j-2} - q_{j-1} y_{j-1}) b \] 因此,\(r_j\) 也是 \(a\) 和 \(b\) 的线性组合。 3. **结论**: - 算法终止时,\(r_k = 0\),且 \(d = r_{k-1}\) 是最后一个非零余数。 - 由上述归纳证明,\(r_{k-1}\) 可写成 \(r_{k-1} = x a + y b\) 的形式,其中 \(x, y\) 是整数。 - 故存在整数 \(x\) 和 \(y\),使得 \(ax + by = \gcd(a, b)\)。 该证明不仅展示了存在性,还通过欧几里得算法提供了计算 \(x\) 和 \(y\) 的实际方法(即扩展欧几里得算法)。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