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目摄像头标定

    由于摄像头采用的结构及装配精度限制,摄像头不可能达到完美的成像效果。所以要通过获取一些有标准参数的图片的图像来计算出相机的一些内外参数,然后再根据这些参数对相机的成像进行校准。
    所谓内参是指,摄像机内部的参数,包括:装配偏差(焦距和成像中心得偏移)和透镜畸变。在数学上,装配偏差可以用一个3x3的矩阵矩阵表示,通常也叫做“内参矩阵”,而透镜畸变则可以用一组向量表示。
    所谓外参是指,摄像机相对外部坐标(又称世界坐标)的偏移和旋转,偏移包括x,y,z三个方向上的偏移,通常也可以用一组向量表示,旋转参数则可以用3x3的矩阵表示。
    单目标定时,通常不关心外参,而双目标定时外参则是必要的。

    那么如何得出以上参数呢?通常的方法就是用棋盘格法。
    这种方法要求我们先用欲标定的摄像头对一块标准的棋盘图进行多角度采样,角度越多越好。通常要求在7张以上,若角度太少有可能因解不出参数而报错。
    图片采集完成后我们即可进行单目标定过程。
    OpenCV为我们提供了如下接口:

    bool cv::findChessboardCorners( // 如果找到角点则返回true
        cv::InputArray image, // 输入的棋盘格图像(8UC1或8UC3)
        cv::Size patternSize, // 棋盘格内部角点的行、列数
        cv::OutputArray corners, // 输出的棋盘格角点
        int flags = cv::CALIB_CB_ADAPTIVE_THRESH 
        | cv::CALIB_CB_NORMALIZE_IMAGE
    );
fisheye::calibrate()

    通过这两个接口即可完成单目标定。
    但在调用之前我们需要先获取这两者所要用到的参数。

    未完待续。。。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帮助用户找到关于双目摄像头标定板的使用方法和教程,或者使用OpenCV的双目相机标定流程。首先,我要回忆一下系统级指令里的要求,确保回答符合格式和内容要求。 首先,用户提到了考的引用资料,引用1是关于单目摄像头标定和畸变矫正的,而引用2是有关双目摄像头标定,特别是使用棋盘格标定板和OpenCV的函数。因此,我需要结合引用2中的信息来构建回答,同时可能需要补充其他步骤。 用户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双目摄像头标定板的资料、使用方法、教程以及OpenCV标定流程。根据我的知识,双目标定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准备标定板、采集图像、检测角点、计算相机数、立体校正等。需要详细说明每一步的具体操作和OpenCV函数的使用。 接下来,我需要确保回答符合用户的要求:结构清晰,分步骤解决问题,引用相关文献。同时,根据系统指令,生成相关问题,并正确使用LaTeX格式。例如,在提到坐标转换或数学公式时,需要使用$$...$$或者$...$。 首先,标定板的选择。引用2提到使用棋盘标定模板,所以标定板通常使用棋盘格图案,OpenCV的findChessboardCorners函数用于检测角点。需要说明标定板的规格,比如黑白棋盘,通常推荐使用不对称的圆圈网格,但这里用户提到的是棋盘格,所以可能需要解释棋盘格的大小(如9x6角点)。 然后是标定步骤。分步讲解:准备标定板、采集图像、检测角点、亚像素细化、标定数计算、立体校正。每一步需要对应的OpenCV函数,比如stereoCalibrate用于双目标定,stereoRectify进行校正,initUndistortRectifyMap和remap用于图像校正。 同时,要确保使用正确的中文术语,例如“亚像素级精度”对应FindCornerSubPix函数。需要提到标定结果的评价指标,如重投影误差,以及如何验证标定效果,比如查看校正后的图像对齐情况。 在引用方面,引用2提到了findChessboardCorners和FindCornerSubPix,所以需要在对应的步骤后添加引用标识[^2]。此外,可能还需要补充其他引用来源的信息,但用户只提供了引用1和2,因此主要依赖引用2的内容。 生成的相关问题需要围绕双目标定的难点、标定板要求、标定失败处理、标定结果应用等,确保问题有针对性,帮助用户进一步探索。 最后,检查LaTeX格式是否正确,例如数学公式是否需要,但在这个问题中可能涉及相机模型中的公式,比如投影矩阵或畸变系数,但用户的问题更偏向流程而非数学推导,所以可能不需要太多公式。不过如果有提到坐标转换,可能需要使用矩阵表示,例如相机的内矩阵用$K$表示,但根据用户示例,可能不需要强制加入公式,除非必要。 总结回答的结构: 1. 标定板选择:棋盘格规格,打印要求,引用2中的检测方法。 2. 标定流程分步骤,每个步骤详细说明,使用的OpenCV函数。 3. 代码示例,可能用C++或Python,但用户引用中提到了C++和Python代码,所以可能需要提供两种,但用户示例中的代码是Python,但引用里的教程是C++,所以可能需要说明两种语言的函数调用。 4. 相关问题和引用标记。 现在需要将这些整理成自然的中文段落,确保符合格式要求,正确引用,并生成相关问题。</think>### 双目摄像头标定板使用与OpenCV标定流程 #### 1. 标定板选择与准备 双目摄像头标定通常使用棋盘格标定板,其角点数量需满足算法检测要求(如$9 \times 6$黑白交替棋盘)。标定板需满足以下条件: - 平面平整度高,图案清晰无变形 - 打印比例准确(可通过实际测量验证) - 在不同角度/距离下拍摄时,需覆盖摄像头视野的多个区域 #### 2. 标定流程步骤 **步骤1:采集标定图像** - 固定双目摄像头,移动标定板或调整摄像头位姿 - 同时拍摄至少15-20组图像对(左右摄像头同步采集) - 确保标定板在图像中呈现倾斜、旋转、远近等多样化姿态 **步骤2:角点检测与亚像素优化** ```python # Python示例(需安装OpenCV) import cv2 # 检测棋盘格角点 ret, corners = cv2.findChessboardCorners(gray_image, (width, height)) # 亚像素级优化 criteria = (cv2.TERM_CRITERIA_EPS + cv2.TERM_CRITERIA_MAX_ITER, 30, 0.001) cv2.cornerSubPix(gray_image, corners, (11,11), (-1,-1), criteria) ``` 该过程通过`findChessboardCorners`粗定位角点,再使用`cornerSubPix`提升精度至亚像素级 **步骤3:双目标定** 使用`stereoCalibrate`函数计算以下数: $$ \begin{cases} \text{相机矩阵}K_1,K_2 \\ \text{畸变系数}D_1,D_2 \\ \text{旋转矩阵}R \\ \text{平移向量}T \\ \end{cases} $$ 标定代码框架: ```cpp // C++示例 double rms = stereoCalibrate( objectPoints, imagePointsL, imagePointsR, cameraMatrixL, distCoeffsL, cameraMatrixR, distCoeffsR, imageSize, R, T, E, F, CALIB_FIX_INTRINSIC // 根据需求调整标志位 ); ``` **步骤4:立体校正** 通过`stereoRectify`计算校正映射矩阵,再使用`initUndistortRectifyMap`和`remap`实现实时校正: ```python # 计算校正数 R1, R2, P1, P2, Q, _, _ = cv2.stereoRectify( cameraMatrix1, distCoeffs1, cameraMatrix2, distCoeffs2, imageSize, R, T ) # 生成映射表 map1x, map1y = cv2.initUndistortRectifyMap(...) map2x, map2y = cv2.initUndistortRectifyMap(...) # 实时校正 rectified_L = cv2.remap(imgL, map1x, map1y, cv2.INTER_LINEAR) ``` #### 3. 验证标定效果 - **重投影误差**:标定结果应小于0.5像素 - **双目对齐验证**:校正后的图像对应在同一水平线(极线约束) - **深度图生成**:使用BM/SGBM算法验证视差计算有效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