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计算程序输出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unsigned u=10,u2=42;
cout<<u2-u<<endl;
cout<<u-u2<<endl;
int i=10,i2=42;
cout<<i2-i<<endl;
cout<<i-i2<<endl;
cout<<i-u<<endl;
cout<<u-i<<endl;
return 0;
}
结果如下:
这一题主要说明的是当无符号数出现负数的情况时,它的输出其实为对该无符号数所能表达的最大数值求余后的结果,所以在u-u2时我们会得到一个莫名其妙的输出。同时当整数类型和无符号数一同出现在表达式时,整数类型会自动转换为无符号类型。在c++中注意的是字面值类型总是朝着能表达更大值的方向进行类型转换。
2.14、判断程序输出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i = 100, sum = 0;
for (int i = 0; i != 10; i++)
{
sum += i;
}
cout << i << " " << sum << endl;
return 0;
}
输出结果为:
主要为了区别变量的作用域,当有多个重名变量时,最近的那个变量的作用域是起主导作用的。同时注意for循环中的i只在for循环里面有作用,所以输出结果为100和45。同理,当出现如下所示代码: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i = 0;
int main()
{
int i = i;
cout << i << endl;
return 0;
}
这个代码并不能编译通过,根据上面的作用域原则,此处的i是未定义的。这道题貌似很多IT公司都考过。2.17、判断程序输出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i, &ri = i;
i = 5;
ri = 10;
cout << i << " " << ri << endl;
return 0;
}
题目结果一目了然,必然是10 10:
其中有几个关于引用的注意点,一是引用即别名,我们可以理解为给变量取的小名,所以引用必须初始化,同时引用必须绑定对象而不能是字面值或者某个表达式的值等,也不存在引用的引用,因为引用并不是一个对象。诸如下面的表示都是错误的:
int &refval;
int &refval2=refval;
int &refval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