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语言的微妙变迁

本文回顾了编译型与解释型语言的历史变迁,探讨了解释型语言在过去被视为低效的原因,以及为何它们如今能够重新崛起。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想想自己最近接触的感兴趣的语言,几乎清一色全都是解释型语言,象python, rebol, ruby, autoit, AHK等等等等。恍惚回想起上学时候,那时解释型语言差不多是低能语言的代名词,除了操作数据库时用dBase和Foxpro(后者为加快运行,也有预编译的行为),其它全是用C和Pascal等编译型的语言。Basic只不过作为一门入门课程授课。

为什么不用解释型语言呢?因为解释型语言的每个语句在执行时都要经过解释器的处理,然后再变成机器码执行,而编译型可以在编译时变成机器码,以后都以机器码执行,这样二者的差别就在每次解释执行时的效率消耗上面了。当时这种差别相当明显,甚至会接近一个数量级。而今天呢?机器执行速度极大提高,技术更新飞快,解释型语言的执行效率问题在许多情况下根本是不明显的;而编程速度以及学习曲线反而越来越成为问题。这就是解释型语言重新崛起的原因吧。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