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用到了Spring AOP记一下概念和用途
主要的功能是:日志记录,性能统计,安全控制,事务处理,异常处理等等。
主要的意图是:将日志记录,性能统计,安全控制,事务处理,异常处理等代码从业务逻辑代码中划分出来,通过对这些行为的分离,我们希望可以将它们独立的裴指导业务逻辑的方法中,进而改变这些行为的时候不影响业务逻辑的代码。
可以通过预编译方式和运行期动态代理实现在不修改源代码的情况下给程序动态统一添加功能的一种技术。AOP实际是GoF设计模式的延续,设计模式孜孜不倦追求的是调用者和被调用者之间的解耦,AOP可以说也是这种目标的一种实现。
在Spring中提供了面向切面编程的丰富支持,允许通过分离应用的业务逻辑与系统级服务(例如审计(auditing)和事务(transaction)管理)进行内聚性的开发。应用对象只实现它们应该做的——完成业务逻辑——仅此而已。它们并不负责(甚至是意识)其它的系统级关注点,例如日志或事务支持。
设计模式所追求的是降低代码之间的耦合度,增加程序的灵活性和可重用性,AOP实际上就是设计模式所追求目标的一种实现。所谓的分离关注就是将某一通用的需求功能从不相关的类中分离出来;同时,能够使得很多类共享一个行为,一旦行为发生变化,不必修改很多类,只要修改这个行为就可以
1.切面(aspect):要实现的交叉功能,是系统模块化的一个切面或领域。如日志记录。
2.连接点:应用程序执行过程中插入切面的地点,可以是方法调用,异常抛出,或者要修改的 字段。3.通知:切面的实际实现,他通知系统新的行为。如在日志通知包含了实 现日志功能的代码,如向日志文件写日志。通知在连接点插入到应用系统中。
4.切入点:定义了通知应该应用在哪些连接点,通知可以应用到AOP框架支持的任何连接点。
5.引入:为类添加新方法和属性。
6.目标对象:被通知的对象。既可以是你编写的类也可以是第三方类。
7.代理:将通知应用到目标对象后创建的对象,应用系统的其他部分不用为了支持代理对象而 改变。
8.织入:将切面应用到目标对象从而创建一个新代理对象的过程。织入发生在目标 对象生命周期的多个点上:
编译期:切面在目标对象编译时织入.这需要一个特殊的编译器.
类装载期:切面在目标对象被载入JVM时织入.这需要一个特殊的类载入器.
运行期:切面在应用系统运行时织入.
Around通知:包围一个连接点的通知,如方法调用。这是最强大的通知。Around通知在方法调用前后完成自定义的行为,它们负责选择继续执行连接点或通过返回它们自己的返回值或抛出异常来短路执行。
Before通知:在一个连接点之前执行的通知,但这个通知不能阻止连接点前的执行(除非它抛出一个异常)。
Throws通知:在方法抛出异常时执行的通知。Spring提供强制类型的Throws通知,因此你可以书写代码捕获感兴趣的异常(和它的子类),不需要从Throwable或Exception强制类型转换。
After returning通知:在连接点正常完成后执行的通知。例如,一个方法正常返回,没有抛出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