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点内容不要局限于工具思维,而是基于服务做拓展外延
很多文章都在聊小程序目前最好做的是工具。话虽然没错,但不要局限于工具思维,最核心的仍然是服务。从目前你所在的业务大类出发,用户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服务?用户在进入APP前和离开APP后,场景上需要有什么补充?可能分析下来和你的APP主营业务并不完全一致,没有关系,只要能达到你对微信小程序的预期就可以了。
举例来说,如果一家阅读类APP只是单纯将内容聚类和搜索的功能移植到微信小程序,并不能给用户带来更多期待,也很难做到让用户主动去唤醒小程序。如果跳出APP主营业务,回归阅读这件事本身,用户在开始阅读之前如何引起阅读兴趣?阅读之后是否有摘录的需求?这时候,或许深挖摘录这个点会比直接做内容更有意义。
2、自有APP切入社交关系
微信的社交关系链是个大宝藏,从这个点切入和微信的使用场景做结合,用户也更好接受。而更有意义的是,利用微信小程序获取用户社交关系,拓展自有产品的业务模式和服务范围。
仍以阅读类APP为例,假设上述的摘录需求和社交做结合,在摘录中可以二次批注,相互交流,不断深挖,既能把主营业务和社交结合起来,又符合价值化、轻量化、略带浪漫主义情节的微信产品观。
3、融入微信生态
时刻记得微信小程序是在微信内,与微信的所有功能息息相关,要尽可能深入地融入微信生态,不要孤立地做设计。微信小程序是微信生态的一部分,更是衔接用户、服务、信息三者的重要载体,在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到生态的搭建和后续扩展。
继续说阅读类APP,如果确定要通过摘录做切入点,那么摘录的来源可能是公众号推送的文章、群聊天记录、或者是自家服务号推送的活动信息,让你的小程序融入整个微信,并为后续服务升级、用户体系升级、变现模式、或者是衔接微信的其他功能服务留好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