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网的MYSQL 和 企业的ORACLE ,加上部分SQL SERVER ,10年前基本上就是这样的数据分布,其他的数据库基本上都不怎么成规模,而随着经济危机和各大企业消减预算等等。这样的事情在去年就已经开始变化,而且变化的越来越快。
没有任何一个企业会脱离成本来设计任何业务,包括IT ,而每年的IT消减预算都是每个 CTO 心里的烦心事。很多企业的IT 成本抛去人力成本,最大的消耗就在数据库的成本,尤其是使用ORACLE的企业,居高的软件使用成本,以及各种功能都要付费,在经济光景好的年头,获取一年花几千万缴纳ORACLE数据库使用的费用,还可以接受。但如果企业本身成本就比较低,(就算高企业自己不愿意自己多拿利润),作为员工企业如果将大量资金花在各种高昂的软件使用费用上,尤其ORACLE数据库,少则几百万,多则上千万,使用费用,的确是让企业叫苦不迭。
应时代的需要,很多企业开始开发出和ORACLE 类似的数据库,或者使用各种方法替代ORACLE 数据库,早就在互联网企业刮了10几年的风潮,互联网企业,早已经不再见到ORACLE的身影,使用ORACLE 可能已经成为一个互联网企业,开发能力不强,水平低下的代名词,所以很难再一个互联网企业在看见ORACLE的身影,随之代替的是MYSQL,在互联网的大批应用,这至少也有10年的光景了。
而最近2-3年,去MYSQL的在互联网也已经慢慢形成趋势,MYSQL正在被PG,TIDB,MONGODB 等多种多样的数据库替代他不擅长的场景。
而最近1-2年,POSTGRESQL在成功开始成批替代MYSQL后(有些场景MYSQL也有用武之地),大部分人开始发现,POSTGRESQL 最应该的应用场景,不是和MYSQL争抢地牌。 POSTGRESQL 可以和ORACLE 进行正面的替换。
为什么?
如果说MYSQL 替换不了 ORACLE,那这句话目前是百分之百是对的。原因显而易见, 除了互联网企业,还有大批金融和传统行业在大量使用ORACLE,并且目前没有什么数据库可以顺畅的替代ORACLE。所以才让ORACLE,拿着收费的大棒,朝着一个又一个企业挥舞。
PG的出现和迅速流行,不是没有原因,当下的商业和经济环境,必然促成POSTGRESQL迅速崛起,事实上也是这样的。
与ORACLE 一样的底层结构,一样的进程模式,一样的复杂语句支持,窗口函数的支持,和ORACLE 一样的物理复制,以及LOG归档,闪回,等等,不同的或许是一个花钱,一个不花钱,每年减少上百万的IT支出,这在哪个企业都是一个让人无法拒绝的邀请。
互联网从AWS,到阿里,腾讯,都有自己的数据库,差的只是推广和时间问题,以及开发人员对数据库的再次熟悉和选择。
2019,这个进度只能更快,不会减慢,电信降低资费,促进生产力发展,降低企业成本,而作为企业的IT领导,也应该上上心,如何在经济不济的情况下,降低成本,并且维持目前的IT SERVICE 输出,将是一个话题和努力的方向。
10年前如果是互联网的数据库变革,2018已经开启了传统企业数据库变革的序幕,其实这股风早就在国外刮起来
暴利与专制时代已经结束,自由与光明的到来缺少的就是时间,时间会带走他该带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