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野”,不“新” 的肖恩,作为西瓜创客的创始人之一,他有着一个开挂的人生。
四岁的时候,学爱迪生孵鸡蛋,然后小鸡没有孵出来,蛋却碎了一床...
五岁的时候,胡乱按动琴键,并不想学正经音乐,只是感觉声音好听...
六岁的时候,曾经听爸爸说吃饭是为了补充能量,又在另外一个场合里听爸爸说电里面就带有能量,于是大脑里“天才地”将两个不想干的信息联系起来,(前方高能万万万万万勿模仿)拿着铜导线去捅插座给自己“充能”....⚡️☠️⚡️
八岁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是外星人,正好又自学了一点RC振荡器之类的无线电知识,于是开始自制天线联系外星人....
十一岁的时候开始接触电脑,觉得带 com (Dos系统下可执行文件)和 exe (Windows下可执行文件)后缀的文件好厉害,于是开始走上了自学编程的不归路......
十四岁的时候,在课堂上和自己的物理老师(同时也是班主任)讨论人为什么蹲久了之后突然站起来会头晕的问题,先是从物理学角度质疑这件事不科学,课后还列了自己的公式推演继续挑战,后来又查阅大量资料发现主要是医学问题,然后第二天交了一篇关于体位性低血压的小论文......
同年,还曾因为发现别人网站的漏洞而黑了进去....之后就被警察叔叔带进了警察局进行批评教育......
你看,肖恩老师小时候,还真是个不折不扣的野孩子呢....?
关键是长大之后,依然很野,甚至更野,只是换了一种方式。
大学的时候,在大学组建了 RedPill 团队参加设计竞赛,结果惨败。痛定思痛之后,重新启程,参加远在上海的 Intel 杯全国嵌入式设计大赛,每天和队友一起睡在实验室,连过年期间也没有回家,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努力之后,整个团队一举夺得大赛亚太区的第一名。
之前经历过的这些看似无序的事件和积累:音乐、无线电、数学、数字信号处理、编程、设计.....开始逐渐连成了线和面,并呈现出意义。
最终,在去德国留学之后,肖恩和搭档ET,开始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创业:创建 EUMLab,并开发出一款享誉全球的节拍器软件 Pro Metronome,App 连续五年获得苹果推荐,上过三星电视广告,帮助了全球3000万用户学习音乐,并籍此实现了个人的财务自由。
回首自己仿佛开挂的狂野之路,肖恩眼中的“野”,是不迷信权威、是挑战边界,是探求世界的真相。
肖恩承认“野”通常是痛苦的,但同时自己自己也足够幸运,在“撒野”的路上,得到了父母、中学物理老师、大学老师对自己的一路启迪与包容,使得他能够不害怕犯错、敢于质疑权威、放下恐惧去爱.....
最终,他想复制这种幸运。于是,他从零开始,做了“西瓜创客”——从2016年的8月教1个孩子学习编程,到现在让10万孩子爱上了编程。面对这10万个梦想,西瓜创客要做的,就是成为他们梦想的燃料与火焰。
对于新,肖恩反而不太关注。他认为:野是过程,新是结果。
肖恩说「10000 次人类的野,面临 9999 次人们的不理解和 9999 次的失败,也许才会换来 1 次的新。」
重要的,不是去关心最终能否成功,而是去野,去 be better。Don't Panic !在10000次的“野”与1次真正的“新”之间。
肖恩的父亲是一位医生,但也喜欢动手,折腾电路改造,做木工,于是经常帮助他通过实验去验证自己的各种问题,甚至为了满足肖恩的好奇,居然允许他把自家的电视机拆了,当然最后又组装回去了。
并不是所有无所顾忌的“野”,最终都能自然而然蜕变成“新”。在肖恩自身无数次的“野”和有限次的“新”之间,在10000次日常的“野”与1次真正的“新”之间,还有着来自父母、师长和朋友无数的爱,接纳、包容、鼓励、创造和启迪。
关于他的更多,你看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西瓜创客”了解更多。或者微信打开本文,点击后方链接西瓜创客课程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