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陌陌的运营改进之道

(2012-05-27修改后发布。)

一段时间没有写博客了,都长草了。

我们的团队开始进入移动互联网的创业之路,瞄准的是移动社交软件,做个广告哈,我们的心血叫蜜风。请到www.meefon.com下载。

这是个令人兴奋的市场,但是,机会虽多,竞争也更加激烈。

今天(2012-04-19)看到陌陌的注册用户数已经到达3393087,短短9个月做到这个规模,令人佩服。可能有人说数字是假的,但我感觉,水分可能会有,但是相差应该不大,我曾注册过不同的账号,一个是本人的真实头像,好几个月都没有收到消息,另一个账号用的是美女头像,居然半天收到30条打招呼和20多条交友确认。另外还有6个粉丝,可见号称约会交友神器,并不是浪得虚名的。


在陌陌推出之初,我和朋友们就开始关注,并一直研究每个版本的升级改进,陌陌主打的是LBS陌生交友,这样的定位并不新鲜,一大堆的APP都号称是做LBS交友,更不用说还有微信、遇见等等知名APP都将这个作为重要功能,尤其微信号称在去年11月已经超过5000万用户数,2000万活跃。陌陌有的功能,微信都有,甚至更多。有人说,微信也出LBS交友了,陌陌要完蛋了。这是典型的以产品功能论成败的技术思维。如果从运营的角度去研究过陌陌、微信等LBS社交软件,你会发现,陌陌的运营思路以及产品的不断优化能力非常优秀,它的用户群不但不会被微信取代,甚至很有可能走得更远。


原因非常简单:陌陌的用户群定位与微信、遇见完全不同,它对核心用户群的需求的把握很准确,并将用户体验做到力求完美。

一、陌陌的用户群定位

打开陌陌、微信的“附近”,你会发现陌陌的用户群跟微信用户群根本交集极小,如果一个用户在两个软件上都使用的话,一般头像甚至昵称是一样的,但陌陌的头像并没有在微信上出现,可见这是两类用户群体。

陌陌的用户头像明显比微信的要漂亮,无论男女。换而言之,陌陌是俊男靓女们的陌生交友平台,它的用户群体的容颜和肢体诱惑,远比别的社交软件要强烈。


据江湖传闻(不负责任哈,据说而来),陌陌创始人唐总对陌陌的创意是这样来的:


在一次吃饭的时候,唐总见到一名美女在旁边走过,身材妙曼,顿生结交之意,但苦于没有办法搭讪。于是迸发一个创意,做一个软件,解决认识美女的难题。

那这个软件的核心价值,就是里面有一堆的美女和俊男,而且要帮他们扫除障碍,很容易就交流起来。

俊男美女就是这个社区的优质内容,运营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和维护这个优质内容,在软件的功能设计上就要极力帮助运营做到这一点。

二、陌陌的产品演变

其实陌陌的界面风格从一开始到现在,改变得并不多,但细节在不断改善,从这些改进中可以发现它的运营思路。

一开始,“附近”频道里的头像并不是按照由近到远来排列的,第一页的总是漂亮的头像,这给新用户强烈的暗示,要想在这里混,首先头像要够靓。陌陌先推出的是iPhone版,iPhone用户相对高端,型男索女比例比较高,很快就积累起一批用户群体。后来版本才开放出更精确的位置排序。

iPhone用户群就是时尚人群,运营这部分人群容易出效果,自从Android版发布后,用户的质量明显下降,这是没法子的事,毕竟Android这个市场不可能放弃,我们可以借鉴的经验是,对开发适配机型的选择,对产品的运营很重要,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先做iPhone,再做Android,体现出陌陌运营对目标人群的细分判断。我相信,它不会做Symbian版,虽然这个存量市场极大,但是对内容运营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用户群体的扩大,对保证高质量的内容是个挑战,因此需要产品功能上加以引导。

比如说,注册时必须上传头像,这是新版本的特性,看似制造了注册的麻烦,但是这是维护现有社区内容质量的必要之举。

再比如说,举报制度很严格,一旦被举报,就会锁机,就算删掉重装都不能用了。

还有,为了确保交友的真实性,注册后性别是不能改的,也没有退出重新以另一个账号登录的功能。

美女多是好事,但是也会是坏事,大家都蜂拥而上,给美女打招呼,美女忙不过来了,居然有人一登录,看到7000条打招呼消息。有人投诉,说美女是假的机器人,都不回复。帅哥不满意,美女也不会满意。所以,最新版本会将陌生人的私信放在一个打招呼分类里,不跟那些已经结交的好友混在一起,美女有心情再去看,先答复好友的消息先。

林林总总的改进,都是来源于对快速结交帅哥靓女这个核心需求的持续发现和优化,这是建立在对细分社交用户群体的深入认识的基础之上的。陌陌由此越用越顺,也就是所谓的用户体验越来越好了。

用户体验这个词已经用滥了,什么都往里面装。什么是用户体验?美观、直观、容易上手、界面图片很炫、细节很花哨,这就是好的用户体验了吗?很多人是这样想的,但我觉得不完整,用户体验的终极评判标准,应该是对用户需求的最大满足,用户体验是靠运营得来的,在运营过程中,去发现用户需求不满足的地方,然后优化,这是最大的用户体验改进。唐总说,陌陌目前的界面风格,应该会保留两三年,但我相信,运营功能他们每月都会变。

有些策划很喜欢说,我们上一个什么什么功能,设计要做到怎样怎样,我问为什么?某某软件就是这样做的,老天,它为什么要那样做?做了对它的用户群体带来什么帮助?都没搞清楚,就觉得那样很炫,很酷,就觉得我们的用户也需要。我的建议是,先了解我们的用户跟它们的用户有什么区别,然后再做好不好?
 

好好关心你的用户吧。

 

(我不明白社区的审核机制是怎样的,如果觉得这篇文章触犯了审核敏感问题,要删掉,请通知我为什么)

 

03-10
### Celery 分布式任务队列使用指南 #### 安装与配置 为了使用 Celery 进行分布式任务处理,首先需要安装 Celery 并设置合适的消息代理。通常情况下会选择 RabbitMQ 或者 Redis 作为消息中间件[^3]。 ```bash pip install celery ``` 接着定义 Celery 实例并指定 `backend` 和 `broker` 参数: ```python from celery import Celery app = Celery( 'tasks', backend='redis://localhost:6379/1', # 结果存储位置 broker='redis://localhost:6379/0' # 消息代理URL ) ``` 这段代码创建了一个名为 `'tasks'` 的 Celery 应用程序实例,并指定了Redis服务器的位置来分别充当结果后端和消息代理[^5]。 #### 创建任务函数 通过装饰器 `@app.task` 来标记一个普通的Python函数成为Celery的任务: ```python @app.task def add(x, y): print("do something...") return x + y ``` 此段代码定义了一个简单的加法运算任务,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求编写更复杂的功能逻辑。 #### 启动工作者节点 要让任务被真正执行起来,则需启动至少一个worker进程去监听来自客户端的应用请求并将它们加入到待办事项列表里等待被执行: ```bash celery -A tasks worker --loglevel=info ``` 这条命令将会开启一个新的终端窗口运行Worker服务,它负责从Broker获取任务并完成相应的计算工作。 #### 发送异步任务 当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就可以调用之前定义好的任务了。这里采用的是延迟执行的方式即不会立刻得到返回值而是立即响应给用户一个Task ID以便后续查询状态或取回最终的结果: ```python result = add.delay(4, 4) print(result.id) # 输出task id ``` 上述语句实现了向队列提交一次具体的求和操作请求;注意这里的`.delay()`方法是用来触发远程过程调用的关键所在[^1]。 #### 避免嵌套同步子任务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设计任务时应尽量减少甚至完全消除在单个任务内部发起其他阻塞式的子任务调用行为以免造成性能瓶颈或者死锁现象的发生[^4]。 ---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