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XI-Stream接口介绍

本文深入介绍了AXI4-Stream协议及其在Xilinx IP核中的应用,包括协议原理、关键信号线解释、与内存交互方式、流式IP核种类及其用途,以及AXI总线与接口的区别。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http://blog.youkuaiyun.com/kkk584520/article/details/9290019原文地址


AXI4-Stream协议是一种用来连接需要交换数据的两个部件的标准接口,它可以用于连接一个产生数据的主机和一个接受数据的从机。当然它也可以用于连接多个主机和从机。该协议支持多种数据流使用相同共享总线集合,允许构建类似于路由、宽窄总线、窄宽总线等更为普遍的互联。AXI4-Stream接口的信号线定义如图1所示[1]。比较重要的信号线有:

ACLK为时钟线,所有信号都在ACLK上升沿被采样;

ARESETn为复位线,低电平有效;

TVALID为主机数据同步线,为高表示主机准备好发送数据;

TREADY为从机数据同步线,为高表示从机准备好接收数据;这两根线完成了主机与从机的握手信号,一旦二者都变高有效,数据传输开始。

TDATA为数据线,主机发送,从机接收。

TKEEP为主机数据有效指示,为高代表对应的字节为有效字节,否则表示发送的为空字节。

TLAST为主机最后一个字指示,下一clk数据将无效,TVALID将变低。

TID,TDEST,TUSER均为多机通信时的信号,这里不涉及,不予考虑。


看到这里,可能大家都还对Stream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其实Stream并不陌生,在我们学c++编程时,一定会包含<iostream>,这样就可以完成控制终端对程序的输入输出了。如果还是不够直观,想象一下连续不断的水流,永远向着一个方向以固定的速度输送的接口。以我们看视频为例,视频文件本来是保存在硬盘里的,怎么播放呢,不能一下子把整个文件都显示到屏幕上,而是以一定的速度,连续不断地输出到屏幕上(每秒30~60帧),这个过程就是流Stream接口完成的。

Xilinx提供的流式IP核有很多用途,可以实现音频流、视频流、数据流到内存或者相反方向的传输。有人问了,内存是PS控制的,怎么才能把PS里DDR2的内容以Stream形式发出去呢(例如以固定速度送往DA,完成信号发生器的设计)?答案就是利用AXI总线做转换。ZYNQ的PS部分是ARM Cortex A9系列,支持AXI4,AXI-Lite总线。PL部分也有相应AXI总线接口,这样就能完成PS到PL的互联。仅仅这样还不够,需要PL部分实现流式转换,即AXI-Stream接口实现。Xilinx提供的从AXI到AXI-Stream转换的IP核有:AXI-DMA,AXI-Datamover,AXI-FIFO-MM2S以及AXI-VDMA等。这些IP核可以在XPS的IP Catalog窗口中看到。

AXI-DMA:实现从PS内存到PL高速传输高速通道AXI-HP到AXI-Stream的转换;

AXI-FIFO-MM2S:实现从PS内存到PL通用传输通道AXI-GP到AXI-Stream的转换;

AXI-Datamover:实现从PS内存到PL高速传输高速通道AXI-HP到AXI-Stream的转换,只不过这次是完全由PL控制的,PS是完全被动的;

AXI-VDMA:实现从PS内存到PL高速传输高速通道AXI-HP到AXI-Stream的转换,只不过是专门针对视频、图像等二维数据的。

除了上面的还有一个AXI-CDMAIP核,这个是由PL完成的将数据从内存的一个位置搬移到另一个位置,无需CPU来插手。这个和我们这里用的Stream没有关系,所以不表。

这里要和大家说明白一点,就是AXI总线和接口的区别。总线是一种标准化接口,由数据线、地址线、控制线等构成,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接口是其物理实现,即在硬件上的分配。在ZYNQ中,支持AXI-Lite,AXI4和AXI-Stream三种总线,但PS与PL之间的接口却只支持前两种,AXI-Stream只能在PL中实现,不能直接和PS相连,必须通过AXI-Lite或AXI4转接。PS与PL之间的物理接口有9个,包括4个AXI-GP接口和4个AXI-HP接口、1个AXI-ACP接口,均为内存映射型AXI接口。

上面的IP是完成总线协议转换,如果需要做某些处理(如变换、迭代、训练……),则需要生成一个自定义Stream类型IP,与上面的Stream接口连接起来,实现数据输入输出。用户的功能在自定义Stream类型IP中实现。


<think>嗯,用户想了解Xilinx的10G以太网子系统IP核中gttxreset_out接口AXI-Stream接口的关系。首先,我需要回忆一下这两个接口的基本功能。 gttxreset_out应该属于GT(Gigabit Transceiver)复位控制的一部分,可能用于复位收发器的发送端。而AXI-Stream接口通常用于数据传输,比如在以太网中发送和接收数据包。那这两个接口之间的关系可能涉及到复位对数据传输的影响。 根据提供的引用内容,IP核内部有一个复位接口IP,用于释放TX/RX的mstreset到GT,并检查mstresetdone状态。gttxreset_out可能是在这个复位过程中产生的一个信号,用于控制GT的复位状态。当GT复位时,AXI-Stream接口的数据传输可能会被暂停,直到复位完成,即gttxreset_out信号解除。 需要确认的是,在复位期间,AXI-Stream接口是否处于无效状态,比如TREADY信号被拉低,阻止数据传输。当GT复位完成后,gttxreset_out可能变为低电平,此时AXI-Stream接口恢复正常,可以开始传输数据。 另外,时序问题也很重要。用户可能需要确保在复位过程中,AXI-Stream接口的数据不会丢失,或者在复位完成后重新初始化数据传输。这涉及到复位序列的正确处理,比如等待mstresetdone信号后再启动发送。 可能还需要参考Xilinx的文档,确认gttxreset_out的具体作用以及它与AXI-Stream接口的交互流程。例如,在复位期间,用户逻辑应该如何处理AXI-Stream的握手信号,避免数据冲突或丢失。</think>关于Xilinx 10G以太网子系统IP核中$gttxreset\_out$接口AXI-Stream接口的关系,其交互机制可分为三个层次解析: 1. **功能定位** $gttxreset\_out$属于GT收发器复位控制信号,用于触发GTX/GTH收发器的发送端硬件复位。AXI-Stream接口则是数据平面通道,负责以太网帧的传输(TX)和接收(RX)。两者分别属于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1]。 2. **时序关联** 当$gttxreset\_out$信号被置高时: - 所有通过GT发送通道的物理层数据传输将中止 - AXI-Stream接口的TX通道将冻结$tvalid$信号 - IP核内部FIFO暂停数据接收 直到$gtreset\_done$信号返回有效状态后,AXI-Stream接口才会恢复流控制握手。 3. **异常处理** 在复位脉冲期间(典型宽度>500ns): ```verilog // 典型复位监测逻辑 always @(posedge clk) begin if (gttxreset_out) begin axi_tready <= 1'b0; // 暂停数据接收 retry_counter <= 0; end else if (gtreset_done) begin axi_tready <= 1'b1; // 恢复数据流 end end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