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Web服务器存储并提供由HTML和CSS创建的网页,浏览器则接受网页并显示,其中HTML主要用来结构化网页,指出哪里是标题,哪里是段落之类的结构,CSS主要控制HTML的外观,背景色,字体,间隔之类。
网页通常有一个<html>,<head>,<body>元素,<head>包含了网页的主要信息,<body>则是在浏览器能看到的东西。
在<style>元素中输入CSS规则给网页添加CSS。
第二章:
<a>元素用于连接到另一个网页:href属性指明连接目的地
目的地的相对路径和绝对路径问题,..表明返回父目录,路径中"/"分割各个部分
第三章:
块元素与内联元素:块元素特立独行,前后都有换行,内联元素则嵌入在文本流中;
<p>,<blockquote>,<ol>,<ul>,<li>都是块元素
<q>,<em>,<a>则是内联元素
换行元素<br>是空元素,没有包围的内容
<ol>建立的是有序列表,<ul>建立的是无序列表
HTML中特殊字符要使用实体来显示,例如想在HTML中显示<html>,其中<和>必须用<和>代替,否则会引起嵌套错乱。
第四章:
域名是独一无二的名字,用来标识网站,一个域可以创建多个Web服务器,服务器名字通常是"WWW",FTP,HTTP是协议名字,通常URL由一个协议,一个网站名,到资源的绝对路径组成,协议告诉浏览器以怎样的方式获取资源。
如果URL指定的位置是个目录,那么会返回该目录下的默认页面(index.html)给浏览器。
<a>标签的href属性,指明连接目的地,id属性在页面创建目标锚,在"#"后面跟目标锚以连接到页面的特定位置,target属性在新窗口打开连接,通常target="_blank"
title属性来附加说明连接
第五章:
<img>元素添加图片,读完HTML页面后,浏览器从服务器接受每张图片之后再显示
<img>是内联元素,没前后换行
src属性指明img的图像文件位置
alt属性:当图像显示失败就显示alt的文字来说明
<img>元素可以放到<a>属性来达到连接的效果
第六章:
HTML-->HTML 4.01--->XHTML的发展
对于旧版的HTML,浏览器会尽力显示,但是不同浏览器会有不同的方法来尽力显示,不一定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因此需要一个标准,令所有浏览器都有一样的效果,因此需要一个更为标准,严谨的HTML,即HTML 4.01。
文件类型定义:<!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HTML 4.01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R/html4/loose.dtd">
这个写在html文件的顶端可以告诉浏览器我们使用的是HTML 4.01版本,浏览器就会用标准的格式规划显示。
如果告诉了浏览器使用HTML 4.01,内容却还是旧版的HTML,浏览器会检测到并且换回旧版的处理方式来处理。
<img>元素在HTML4.01中一定要有src属性和alt属性
<meta>元素写在<head>元素里面一开始的地方,用于告诉浏览器关于网页的一些信息,它的属性有:
http-equiv="Content-Type"(告诉浏览器关于网页内容的信息)
content="text/html;charset=ISO-8859-1"(指明网页内容的具体信息,告诉浏览器是HTML文件,并且用ISO-8859-1的编码方式)
严格的HTML4.01,之前都是用过渡的HTML4.01,现在改为用严格的HTML4.01,它对HTML文件的标准更为严格了:
文件类型定义:<!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HTML 4.01//EN" "http://www.w3.org/TR/html4/strict.dtd">
严格的HTML4.01对嵌套要求很高,<img>元素等内联元素必须嵌套到块元素中去,但又不是所有块元素都行,例如<img>就不能嵌套到<blockquote>这个块元素中了
严格的HTML4.01还有以下要求:
(1)必须有<html>,<head>,<body>元素
(2)<head>元素必须有<title>,其他的<meta>,<style>只能写在<head>里面
(3)<body>只能用块元素填充,内联元素只能嵌套在块元素中
(4)块元素禁止包含在<p>中
(5)<li>只能在<ol>或者<ul>中,但是<li>的内容则是很宽松,什么都行
(6)<blockquote>元素中要有一个或者多个块元素
第七章:
在了解HTML4.01之后,再来了解XHTML,XHTML是用XML拓展HTML,XHTML是XML,而HTML4.01是HTML。
XML是可拓展标签语言,就是可以自己创造一些不存在的标签,未来的趋势就是使用XHTML。
XHTML的文件类型:<!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Strict//EN"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strict.dtd">
<html>要加xmlns属性,lang属性,xml:lang属性,其中xmlns属性指定唯一的标示符(URL)来指明XHTML使用的是哪门标记语言,因为XML可以自己创造标签,所以得指定你用的是什么标记语言,如果使用XHTML,则是xmlns="http://www.w3.org/1999/xhtml" lang="en" xml:lang="en"(后面2个属性指明XML文档中使用的语言)
最后就是空元素结束处加"/",例如<br>---><br />(前面还有个空格主要是一些旧式浏览器的需求)
除此之外基本上XHTML与HTML 4.01一样了。
第八章:
改变网页的样式用CSS:
CSS的每个语句都包含一个场所,一个属性,一个提供给属性的样式
元素就是所说的那个场所例如:p {background-color: red;}就是一个CSS规则,给<p>元素增加background-color的属性,属性值是red
另外还有border: 1px solid gray;增加灰色实线边框
color:red;文本颜色
font-family:san-serif;设置字体
border-bottom:1px solid black;加边界下划线,会延伸到网页的边界
text-decoration:underline;加文本下划线,只在文本下加
ps:如果多个元素设置的规则一样,那么可以合并在一起,用逗号分开,例如 h1,h2 {.........}(h1,h2的规则一样)
外部样式表,创建一个.css文件,文件内容就是css的规则,不包括XHTML的<style>元素
需要用到这些样式的时候,在XHTML的<head>元素加<link>元素就行
<link type="text/css" rel="stylesheet" href=".....css" />
link元素用来连接外部信息,type属性讲明连接的信息是什么类型,这里是text/css,rel属性指明XHTML与你连接的东西之间的关系,这里要连接的是外部样式表,所以值是stylesheet,最后href指定连接的外部信息的位置。
样式的继承:
<p>元素里面的元素会继承<p>元素的样式就是一个例子,元素可以从它的父母那里继承样式,但不是全部样式都能继承,只能继承一部分
例如想改变网页的字体,可以body {font-family:sans-serif;}那么body元素的子元素,<p>,<h1>,<h2>等会继承这个样式,<a>,<em>等<p>的子元素也会从<p>那里继承这个字体的样式
当然可以指定一些子元素更为具体的样式来覆盖掉继承的样式
类:
要把元素加入到一个类中,只需要添加一个带有类名的class属性,例如<p class="green">
在样式表中p.green {color: green;}
如果想这个类的所有元素都用这个样式可以这样写: .green{}
一个元素可以属于多个类,这样可以具有多个类定义的样式,当遇到这些类都定义同一个样式的时候,看谁的定义最具体就用谁,如果具体程度一样就选CSS中靠后面的那条规则了。
第九章:
使用CSS控制文本的字体,格式,颜色和文本修饰等
font-family: sans-serif; //控制文本字体
字体系列是指一系列具有相同特征的字体,一共有5种系列:sans-serif(没有衬线),serif(有衬线的),monospace(等宽字符,'i'与'm'等宽的字体),cursive(比较贴近手写),fantasy(比较有趣的字体)
font-size: 17px; //控制文本大小
控制文本大小的方法有4种:(1)像素指定font-size: 17px; (2)百分比 font-size: 120%;(在该元素原默认字体的基础上的百分比) (3)比例因子font-size:1.2em;(效果同(2)) (4)指定的关键字:font-size: xx-small;x-small;small;medium;large;xx-large;
通常的做法:
body { font-size: small; } h1{ font-size:170%; } h2{ font-size: 130%; }这样其他元素的大小就建立在body的大小上了,适合改变
color: red; //控制文本颜色
在HTML中的颜色指定方法有:(1)color: red; (2) color: rgb(100%,0%,0%); (3) color: rgb(255,0,0); (4) color: #ff0000;
font-weight: lighter;normal;bold;bolder; //控制文本粗细
font-style: italic;//控制字体的style,暂时就知道斜体这一个属性值
text-decoration: none;underline;overline;line-through;blink; //控制文本修饰
第十章:
CSS的深入探究:
改变行间距的属性:line-height: 1.6em;//行间距变成原来的默认值的1.6倍,而且这个属性是可以继承的
插入背景图片的属性:background-image: url(images/drinks.gif); //默认会重复铺满背景,和background-color类似的会填满内容区和补白
改变背景图片的属性:background-position: top left;(左上角位置)50% 50%;(边框围住的区域的width50%,height50%)
background-style: no-repeat;(不在重复)repeat-x;repeat-y;
CSS盒模式:
CSS把所有元素看成一个盒,盒子由内容区,可选补白,边框和边界组成
内容区是紧紧包围元素的内容的区域
补白在内容区四周创建的可见的空间
属性:padding: 25px;(补白上下左右都设为25像素)
padding-left: 80px;(重新把左边的补白设为80px)
边框包围着补白和内容,是可见的
属性:border-style: solid;(实线)double;(双线)groove;(像凹进去)outset;(像凸出来)dotted;(点线)dashed;(虚线)inset;(像嵌进网页);ridge;(凸出边界)
border-width: 3px;thin;medium;thick;
border-color: red;rgb(100%,0%,0%);#444444;
border-top-color,border-top-style等设置一边的边框
边界是在边框外面,是元素之间分隔的空间
属性:margin:30px;(边界上下左右都设为30px)
margin-right: 80px;(重新设右边界为80px)
ID属性:
类似class,id属性专门指一个元素,p.greentea-->p#greentea
#greentea{ }改变的是全部id值是greentea的元素,一个网页只能有一个id叫greentea的元素
一个网页而已<link ../>多个.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