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于信源的发送和接收,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举例说明其工作原理与信息论的关系:无线通信
应用实例:手机通话、Wi-Fi上网
工作原理:声音或数据首先被转化为电信号,通过编码、调制过程转换成适合无线传输的形式。接收端逆向处理,还原信息。
信息论应用:信道编码(如卷积码、Turbo码、LDPC码)和信源编码(如霍夫曼编码),提高信息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数字电视广播
应用实例:家庭电视机接收电视信号
工作原理:通过广播塔发送包含视频和音频信息的数字信号,电视机接收并解码信号。
信息论应用:利用压缩技术(如MPEG-2、H.264编码)减少传输数据量,同时使用前向纠错编码(FEC)应对传输错误。
网络数据传输
应用实例:FTP下载、网页浏览
工作原理:数据被打包成数据包,通过TCP/IP协议在网络中传输。TCP协议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信息论应用:TCP协议中的确认与重传机制对应于信息论中的错误控制编码思想,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这些应用通过编码、调制、解码等过程实现信源的发送和接收,与信息论中的信道编码、信源编码等理论密切相关,共同保证了信息传输的效率、安全性和可靠性。
2.在面临香农公式被逼近极限,未来无线通信会朝着哪些方向发展?结合信息论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香农公式被逼近极限,也就是通信信道的容量在理论上的极限值已经被逼近,通信系统信道中的信息传输速率已经达到极限。所以我觉得未来无线通信会朝着以下方向发展:
(1)真实性:当前,VR、AR等技术带来的仿真体验已经十分优质,这些技术提供了打通物理和虚拟世界的交互渠道。但要追求更高的真实性,更强的交互性,更好沉浸感,则需要如全息影像的新技术以及提供触觉、嗅觉、听觉等多角度的感知,来实现在家就医,线上试穿等应用,拓宽人际交互。这就要求无线网络提供更高的带宽,毫秒级时延,保证实时交互流畅。因此,10Gbps带宽是使能沉浸式16K、6D体验,打破虚拟和物理世界墙壁的答案。
(2)安全性: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飞速发展,各种无线技术的应用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许多的便捷。但它也面临着一些不可避免的安全威胁。例如非法窃听、未经授权访问数据、非法基站、非法篡改数据等等。所以在资源紧张,速率不断增快的现在及未来也要不断提高其安全性。
3.在通信系统中,除了常见的高斯白噪声还有哪些噪声会对我们无线传输造成影响?
所谓高斯白噪声中的高斯是概率分布指是正态函数,而白噪声是指它的二阶矩不相关,一阶矩为常数,是指先后信号在时间上的相关性,高斯白噪声是分析信道加性噪声的理想模型。
(1)宇宙噪声:是指来自地球大气层外的无线电辐射干扰,是由天体辐射的电磁波对通信系统形成的噪声。它在整个空间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最强的来自银河系中部,其强度与季节和频率等因素有关。
(2)起伏噪声:本身是一种很频谱宽的噪声,当它通过通信系统时,会受到通信系统中各种变换的影响,使其频谱特性发生变化。
(3)散粒噪声:通信设备中的有源器件(如电真空管)中,由于电子发射不均匀性所引起的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