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悟悟道
wolftop
秋风落叶乱为堆 扫尽还来千百回 一笑罢休闲处坐 任它落地自成灰
展开
-
悟系统规则
得舍失放空有虚无原创 2010-11-26 16:06:00 · 533 阅读 · 0 评论 -
什么是活在当下
体悟这8个字就是活在当下: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原创 2011-10-27 15:49:13 · 981 阅读 · 1 评论 -
如果地球毁灭了,轮回在哪里寄托呢?
上师答:按照现代考古学家的观点,人类历史从最早170万年前的元煤猿人,一直到现在的21世纪。在170万年前,古人类是否存在?对考古学家来说还是一个迷。如果要探索人类历史及未来的去向,可以在《毗婆萨论》和《俱舍论》等相关的佛教典籍中寻找到答案。 按照《毗婆萨论》的观点,无论是世界的形成,还是毁灭,都会经历漫长的过程。不仅是地球,包括他方无量无边的世界,当它们毁灭时,造作恶业的众生,会转生到其转载 2011-10-26 16:55:51 · 945 阅读 · 0 评论 -
小小悟
你的世界是感知来的,离开了感知它不存在,就算它实在的存在,你也只能感知到很小的一部分,而这一部分对你而言就是你的全部世界(包括你所认为的主观客观的)。如果你认为银河系外或内有外星生命,有其它文明存在,没有理由不信极乐净土。它只是一个技术人员都向往的地方,好比googl原创 2011-10-09 13:47:21 · 864 阅读 · 2 评论 -
真我何在?
我怎么会不帮我自己。我怎么会不对我好。我怎么会不让我快乐。 唯心所变。唯识所现。我们现在的我是我们曾经选择出来的,我们现在看到外部事物是我们曾经所有选择的对立面所显现出来的。我们将来的我。是我们现在选择出来的,其实将来的我已在那里,等着我们去选择。所以无我,有我,就是原创 2011-10-14 12:33:10 · 1632 阅读 · 1 评论 -
不要用思维来改变和扭曲自己
阿底瑜伽(大圆满)的核心教导我们:应该揭露心的本质,心的本质是流动的自然。认识心的本质就是认识唯一的佛,除此之外一切都意义不大。阿底瑜伽认为凡夫心就好像一个在海边堆沙子的孩子,他不断地堆沙子,但不断地被大海冲垮。大海比喻无常,而我们的心总是不断地在抓取。一旦我们抓取的被摧毁,转载 2011-09-26 10:52:39 · 705 阅读 · 0 评论 -
“渡”众生
有一次,舍利弗就问世尊,就问佛陀说:“世尊!云何名为度众生?”什么叫做度众生呢?舍利弗说:“令众生界减,佛界增加,名为度众生否?”就是说:让众生减少,让佛界增加,这样算不算度众生呢?佛陀说:“作此见者,名为大邪见人。云何为让众生界减,佛界增加,名为度众生?舍利弗,众生界者,即是佛原创 2011-08-26 01:53:12 · 1811 阅读 · 0 评论 -
很不忍心告诉你
很不忍心告诉你,这个世界只是一个梦。很不忍心告诉你,这个世界不真实。很不忍心告诉你,这个人身很无常。很不忍心告诉你,这个家庭是缘起呀。 当你一心默默无闻,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的为整个家庭付出的时候,为了儿女操碎心的时候,为了不孝转载 2011-08-05 00:58:30 · 727 阅读 · 1 评论 -
我所认知的“道”
转自-百度悟道吧 文 / tao_nature 古往今来,众多的经典都把“道”的形象形容为混沌状态,我想应该是贴切之极了。另外,为了便于理解,我个人给“道”的属性下了一个简单的定义---“道” 就是没有主观意识的生命体。就如同常人在无主无梦的情况下,就是转载 2011-07-12 22:31:12 · 716 阅读 · 0 评论 -
论宇宙和感觉
<br />人的感觉、感情、情绪、心态,产生并存在于人的全身尤其是器官<br /><br /> 人的全部感觉、感情、情绪、心态都存在于全身尤其是器官,和大脑关系不大。伴随着大脑的意识和思考,心脏肝脏等会处于相应的心态和情绪感情状态,以至于中国古人一直认为是心在思考而不是大脑。与意识和思考有关的大量词汇,都与“心”字有关,而与大脑有关的少之又少。<br /><br /> 具体的生理感觉,主要局限于身体具体的部位或器官。当然,几乎每种感觉都会涉及人体其它部位甚至全身。比如辣的感觉,主要在嘴,但全身可原创 2011-04-13 01:23:00 · 2575 阅读 · 1 评论 -
佛对我说:“你的心上有尘”, 我用力的擦拭。
<br /> <br />佛对我说:“你的心上有尘”。 <br />我用力的擦拭。 <br />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 <br />我于是将心割了下来。 <br />佛又说:“你又错了,尘本非尘,何来有尘”。 <br />我未领悟,于是我依然弥留在尘世间!! <br />几百年过去了。我重归佛前。 <br />佛对我说:“你的心上有尘” <br />我:“没” <br />佛;“何解” <br />我:“心本无尘,有尘转载 2011-01-11 13:16:00 · 1144 阅读 · 4 评论 -
一切都是相对的标准
<br /> <br /> <br />庄子说:如果我们当初把天地叫做“马”,或是把天地叫做“指”,那么现在天地便是“马” 或是“指”了。人自己认为对的就说对,认为不对的就是不对,但是,对和不对的标准是什么呢?庄子并不是要我们去寻求某种答案,而是告诫我们:万物的标准不一致,人只是用人的立场去创造知识,又用自己创造的知识束缚了自己。人睡在潮湿的地方会得腰痛病,难道泥鳅也这样吗?人爬到高树上会感到害怕,难道猴子也这样吗?那么,人、泥鳅、猴子三者,究竟是谁选择的住处恰当呢?因此,当有人问:西施是美女吗?答:可能是转载 2010-12-18 21:22:00 · 647 阅读 · 0 评论 -
何为高人
痛到肠断能忍得过 苦到舌根能吃得消 烦到心乱能耐得住 困到绝望能行得通 屈到愤极能受得起 怒到发指能笑得出 急到眉燃能定得住 喜到意满能沉得下 话到嘴边能停得住 色到情迷能站得稳 财到眼前能看得淡转载 2011-11-29 16:56:22 · 973 阅读 · 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