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数据应用不断经历变迁,人们对数据的理解和运用较以往更为深刻,数据是资产已成为各方共识。如何研发、开发、最大化地利用这些数据资源是近些年各行各业高度关注的焦点。
大家普遍认识到,数据只有流通起来,构建数据自己的网络,向需要的业务输送“养料”,才能为世界创造价值,实现数据价值最大化。
数字化时代 数据流通整合成为基础
纵观整个信息化发展过程,数据不断经历着发展变迁,大致可分为5个阶段:数据显示阶段、数据少量存储阶段、数据主要存储阶段、数据流通整合阶段及数据智能驱动阶段(见下图)。
目前,我们正处于第4阶段,并在向第5阶段积极探索。
一方面,我们在积极进行跨部门、跨地域甚至跨领域的数据整合和挖掘,以期发现其中的关联,洞察更多信息,更好指导业务决策,发挥数据价值;
另一方面,数字化时代,各个领域都在加速被数字化、被数据定义、描述及应用,只有很好地实现了数据的流通整合,才能更好地推动第5阶即数据智能驱动阶段段更快速地到来及发展前进,实现数联万物,智慧融合。
数据孤岛——数据流通共享的首要障碍
相信很多人都会认识到,现存的数据量其实已经非常庞大。但根源问题在于,这些庞大的数据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区域及领域,数据始终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形成了一个个的“数据孤岛”。数据孤岛使大部分数据处于沉睡状态,仅能发挥基本的查询、搜索功能,无法全面、深度地进行数据分析,难以发挥大数据真正的价值,甚至对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安全相关领域的行业发展造成制约。
例如在侦查机关内部,数据孤岛现象严重。不同区域、不同级别、不同侦查部门之间的数据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