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还在为数组查找慢而烦恼吗?还在为链表遍历效率低而头疼吗?今天我们来聊聊数据结构中的神器——哈希表。它以其平均O(1)时间复杂度的增删改查效率,成为了底层架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举个例子:假设你是学校图书馆的管理员,需要管理1000本图书的借阅信息。每本书有唯一的ISBN号,范围是0000000000到9999999999。
方法一:顺序查找
# 在一堆无序的文件中查找
books = [
{
"isbn": "7531234567", "title": "数据结构", "borrower": "高老师"},
{
"isbn": "7531234568", "title": "算法", "borrower": "祁厅长"},
# ... 更多书
]
def find_book(isbn):
for book in books: # 最坏情况有1000本书要查1000次
if book["isbn"] == isbn:
return book
return None
方案二:直接寻址
# 准备10亿个位置放1000本书?
books = [None] * 10000000000 # 10亿长度的数组!
def add_book(isbn, info):
# 直接把ISBN当索引
index = int(isbn)
books[index] = info
def find_book(isbn):
return books[int(isbn)]
哈希表的解决思路
哈希表的解决方案更像图书馆的图书管理系统:
- 分区管理:把10亿可能的ISBN号映射到1000个书架上
- 快速定位:通过一个计算规则直接找到对应书架
- 处理冲突:同一个书架上的书用链表管理
一、 哈希表
1.1 什么是哈希表?
哈希表是一种通过键值对存储数据的数据结构,它使用哈希函数将键映射到数组的特定位置,从而实现快速访问。
下面参考核心组件关系图:
1.2 哈希表的工作流程
下面我们画一个详细的流程图来理解哈希表的工作原理: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2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