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 峰
《知识管理》一书,揭示了知识管理的本质,即在企业、组织中构建一个知识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让组织内的显性和隐性知识,通过获取、分享、转化、创新等过程,不断的回馈到知识系统内,成为组织的智力资本,其意义在于改进组织绩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但这一表述是站在企业、组织的角度认知知识管理的,联系到自己的实际工作和以往经验,我认为知识管理可分为两个层次来解读,一是企业知识管理,一是个人知识管理;企业知识管理是改进企业绩效提高企业竞争力,那么个人知识管理就是提升个人工作效率提高个人竞争力。
作为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知识型企业,它最大的资本便是知识员工及其生产率。由此看来,知识员工的个人知识管理,对企业知识管理势必起到较大的推动和提升作用。
那么,如何理解企业知识管理与个人知识管理的关系?
企业知识管理的含义:由知识员工不断地把个人显性和隐性知识转变成组织知识,并不断扩大组织的智力资本以增加组织的竞争力的过程。而个人知识管理:由知识员工通过各种方式持续进行信息的收集、理解、消化,最终将这些信息转化为个人的显性和隐性的知识并加以管理,从而提高个人的竞争力的过程。
由此可以看出,知识员工通过个人知识管理增加的是个人的显性和隐性知识,而这正是企业知识管理所需要的;作为企业知识管理活动中两大因素之一的知识员工,如果能很好的提升自己的显性和隐性知识,则企业知识管理应该会更有成效。
如何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结合自己的经验,我认为个人知识管理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找到合适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
网上有专门的知识管理软件,我个人主要是用电脑的资源管理器以及IE的收藏夹功能,目前基本上能满足我的需求。
2、建档储存信息和知识;
例如,在实际工作中,我命名建立了三档体系分类储存信息和知识:
① 见识
凡在工作中、网络上有自己感兴趣、想了解的信息都一并搜罗并分类整理,希望靠信息积累扩大自己的见识;
② 理解
对见识中收集的信息进行再阅读思考,这个过程通常去粗存精,只保留真正对自己的工作有帮助的信息;
③ 消化
根据理解中保留的有价值信息,适时写一些体会、总结,发到个人博客或者论坛,供大家评论并听取意见,真正将信息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3、建立获得信息和知识的人际网络
通过建立人际网络可以学到很多书上学不到的知识,人际圈子越广,交往的人员素质越高,可以接受到的知识就越多。这种人际网络不仅是现实中的,也包括在网络上建立的人际关系。
4、建立知识管理计划
作为知识员工除了日常的工作以外,为了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和价值,必须进行不断的学习,这就需要一定的学习计划,这种计划应该合理安排进个人知识管理中,同时需要与工作计划统筹安排。
通过良好的个人知识管理,个人可以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的信息,快速有效地获取所需
的知识,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和自身能力。
企业知识管理的核心是员工显性和隐性知识的管理(隐性知识更重要)。如果员工已经做好个人知识管理,那他们在与团队分享时,则避免了个人知识的临时性、零乱性、无序性;员工做好个人知识管理,能使团队在有知识分享需求时,根据自己既有的知识体系更加有的放矢的分享和转移知识。如此,便能更好的将员工个人的知识转化到组织中,最终得以提升企业、组织的知识管理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