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erisk项目的前世今生

1999年,Mark Spencer因高昂的电话系统报价而决定自主研发。基于此,Asterisk开源PBX系统诞生,迅速获得了全球开发者的关注和支持。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声明:本文由本人翻译自Asterisk wiki,如有不妥欢迎指正。

原文地址:https://wiki.asterisk.org/wiki/display/AST/A+Brief+History+of+the+Asterisk+Project

时间回到1999年,有一个叫 Mark Spencer的年轻人在阿拉巴马州的奥本大学修完了计算机工程学位,与此同时,他还偶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商业理念。1999年是互联网泡沫的最高点,成千上万的跨国公司发现他们可以通过使用开源的Linux操作系统替代专利操作系统(商业闭源操作系统,如Windows)以此来节省资金。可以开放获取源代码的免费操作系统的诱惑多到令人不可错过,然而遗憾的是,在当时获取对Linux提供商业支持的途径非常少。Mark决定通过成立一个名为“Linux Support Services”的公司来填补这个缺口。LSS公司提供了一条支持热线,IT专业人员可以打电话免费获取Linux技术支持。

然而,这个想法很快就消失了。在很短几个月中,Mark就有了一间小办公室,并聘用了一些Linux行家。又过了几个月,业务的增长使他们越来越需要一个实时电话系统,以将来电在支持团队中均衡的分配,于是Mark给几个当地的电话系统销售商打电话询问报价。结果让他很惊讶,所有销售商回复的报价都高于五万美元——远远超出了Mark对这个项目的预算,LSS根本就买不起。

Mark没有放弃或是采取小企业贷款,而是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他决定写一个自己的电话系统。为什么不呢?一个电话系统其实只不过是一台运行电话软件的计算机,不是吗?幸运的是,Mark全然不知他所做的是一个多么庞大的项目,如果当初Mark知道构建一个电话系统是一项多么艰巨的任务,那么他可能就会咬咬牙借钱采购一套电话系统并且把接下来的十年继续投入到Linux支持上。但他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于是他开始写代码,然后写代码,写代码。

Mark在 Adtran开始了他的合作社工程,这是一家位于汉斯维尔通讯和网络设备制造商。在那里,他全身心投入到电信系统的开发,解决难题,在很短的时间就生成了庞大而复杂的代码。这段经历已被证明是无价的,因为他这时开始构架的系统最后发展成了Asterisk。仅仅几个月,Mark就塑造了Asterisk最初的核心代码。当他拥有了一个可以工作的原型后就立即把源码发布到了互联网上,并让人们可以在GPL(Linux使用的协议)协议框架内使用它。

开源PBX的理念在短短几个月内流行起来,在当时还有一些其他的开源通讯系统项目,但是都没有像Asterisk那样的通讯怪才一样征服了全世界的想象力。就像Mark为核心系统努力付出一样,在全球有数百(现在是数千)位开发者已经开始提交新的特点和功能。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