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结构与算法
文章平均质量分 52
XX
学海浪太大
路要慢慢走
展开
-
线性表之顺序表_初始化_增删查改
顺序表是一种基本的数据结构,其主要用途是存储一组具有相同类型的元素,并支持对这些元素的快速访问、插入、删除等操作。顺序表适用于元素数量相对固定、操作次数较多的场景,例如需要频繁进行查找、排序、统计等操作的场景。其优点是具有较好的随机访问性能,可通过下标直接访问元素,并且支持连续存储,利于对内存空间的有效利用。数据库中的表格:表格中的每一行可以看作是一个元素,而表格的各个列则是元素的属性。在进行数据查询、排序、统计等操作时,可以使用顺序表进行存储和操作。原创 2023-04-18 11:36:20 · 146 阅读 · 0 评论 -
算法--汉诺塔问题
提示:文章写完后,目录可以自动生成,如何生成可参考右边的帮助文档文章目录一、汉诺塔问题二、代码1.伪代码2.c语言总结提示:以下是本篇文章正文内容,下面案例可供参考一、汉诺塔问题汉诺塔问题源自印度一个古老的传说,印度教的“创造之神”梵天创造世界时做了 3 根金刚石柱,其中的一根柱子上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摞着 64 个黄金圆盘。梵天命令一个叫婆罗门的门徒将所有的圆盘移动到另一个柱子上,移动过程中必须遵守以下规则:每次只能移动柱子最顶端的一个圆盘;每个柱子上,小圆盘永远要位于大圆盘之上;移动.原创 2022-03-11 11:57:46 · 2044 阅读 · 0 评论 -
算法--分治算法
提示:文章写完后,目录可以自动生成,如何生成可参考右边的帮助文档文章目录一、分治算法二、使用--找最大最小值1.普通算法2.分治算法3.c语言总结提示:以下是本篇文章正文内容,下面案例可供参考一、分治算法所谓问题间相互独立,简单理解就是每个问题都可以单独处理,不存在“谁先处理,谁后处理”的次序问题。二、使用–找最大最小值1.普通算法代码如下(示例):输入 num[1...n] // 输入 n 个数字max <- num[1] .原创 2022-03-10 22:13:46 · 1775 阅读 · 0 评论 -
算法—递归生成斐波那契数列
提示:文章写完后,目录可以自动生成,如何生成可参考右边的帮助文档文章目录前言一、递归生成斐波那契数列二、使用步骤1.伪代码2.c总结前言提示:这里可以添加本文要记录的大概内容:例如: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机器学习这门技术也越来越重要,很多人都开启了学习机器学习,本文就介绍了机器学习的基础内容。提示:以下是本篇文章正文内容,下面案例可供参考一、递归生成斐波那契数列F(n) = F(n-1) + F(n-2)二、使用步骤1.伪代码代码如下(示例):fibonacci(n): .原创 2022-03-10 21:54:24 · 6857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