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3C2440的Linux内核移植和yaffs2文件系统制作-- 配置Linux内核

本文指导如何配置Linux内核,包括设置S3C2410默认配置、选择内核模块功能、系统类型、内核特性、启动选项、文件系统支持以及设备驱动,特别强调了对支持yaffs2文件系统的配置。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3.3 配置Linux内核
1、 进入Linux-2.6.29.1内核主目录,通过以下命令将2410的默认配置文件写到当前目录下的.config。S3C2410的配置和S3C2440差不多,,在这基础上进行修改。

make  s3c2410_defconfig             

2、 配置内核模块的功能,有几种方式可以进行界面选择:

make menuconfig(文本选单的配置方式,在有字符终端下才能使用)

make xconfig(图形窗口模式的配置方式,图形窗口的配置比较直观,必须支持Xwindow下才能使用)

make oldconfig(文本配置方式,在原内核配置的基础修改时使用)

这里使用make menuconfig命令。

3、[*]Enable loadable module support--->

              [*]Forced module loading

              [*]Module unloading

4、System Type--->

           S3C2410 Machines--->

                     [*]SMDK2410/A9M2410选上 其余不选

           S3C2440 Machines--->

                     [*]SMDK2440

                     [*]SMDK2440 with S3C2440 CPU module,其余不选

其余的Machines下选项全部不选(如2400,2412,2442,2443)

5、Kernel Features--->

[*]Use the ARM EABI to compile the kernel

 注:由于所使用的的交叉编译arm-linux-gcc-4.3.2是符合EABI标准交叉编译器,对于浮点运行会预设硬浮点运算FPA(Float Point Architecture),而没有FPA的CPU,比如SAMSUNG S3C2410/S3C2440,会使用FPE(Float Point Emulation 即软浮点),这样在速度上就会遇到极大的限制,使用EABI(Embedded Application Binary Interface)则可以对此改善处理,ARM EABI有许多革新之处,其中最突出的改进就是Float Point Performance,它使用Vector Float Point(矢量浮点),因此可以极大提高涉及到浮点运算的程序。

参考:http://www.hotchn.cn/bbs/viewthread.php?tid=130&extra=page%3D1

6、Boot options-?

noinitrd root="/dev/mtdblock2" init="/linuxrc"  console=ttySAC0

7、Userspace binary formats--->

              [*]Kernel support for ELF binaries

其它的可以全部不选。

8、 选择支持yaffs2文件系统

Filesystem--->

              Miscellaneous filesystems--->

                     <*>YAFFS2 file system support

                     [*]   Lets Yaffs do its own ECC

              Native language support

<*> Codepage 437 (United States,Canada)

<*>Simplified Chinese charset(GB2312)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set(Big5)

<*>NLS ISO 8859-1(Latin1:Western European Languages)

<*>NLS UTF-8

9、Device Drivers--->

              Graphics support--->

                     <*>Support for frame buffer devices--->

                            [*]Enable firmware EDID

                            [*]Enable Video Mode Handling Helpers

                            <*>S3C2410 LCD framebuffer support

                     Console display driver support--->

                            <*>Framebuffer Console support

                            [*]Select compiled-in fonts

                            [*] VGA8x8 font

  [*]VGA8x16 font

[*]Bootup logo--->

                            [*]Standard black and white Linux logo

                            [*]Standard 16-color Linux logo

                            [*]Standard 224-color Linux logo

在Bootup logo--->选择的那几项,将会在系统启动时在液晶上显示开机logo。


本文来自: http://www.zdh1909.com/html/MCS51/4393_12.html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DevOps流程落地中自动化测试与监控体系的构建,强调二者是保障软件质量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支柱。自动化测试涵盖从单元测试到端到端测试的全流程自动化,而监控体系则通过实时采集分析系统数据,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文章介绍了测试金字塔模型的应用、监控指标的分层设计、测试与生产环境的一致性构建以及告警策略的精细化设置等核心技巧。此外,还提供了基于PythonPrometheus的具体代码案例,包括自动化接口测试脚本监控指标暴露的实现,展示了如何在实际项目中应用这些技术方法。 适合人群:对DevOps有一定了解,从事软件开发、运维或测试工作的技术人员,特别是那些希望提升自动化测试监控能力的从业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高并发业务系统中,模拟大规模用户请求,验证系统抗压能力稳定性;②关键业务流程保障,确保金融交易、医疗数据处理等敏感业务的合规性可追溯性;③微服务架构系统下,通过契约测试分布式链路追踪,保证服务间的兼容性故障快速定位。 阅读建议:本文不仅提供了理论指导,还有详细的代码示例,建议读者结合自身项目的实际情况,逐步实践文中提到的技术方法,特别是在构建自动化测试框架监控系统时,关注环境一致性、测试覆盖率性能指标等方面。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