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数据库设计特点

本文介绍了实时数据库的设计特点,包括数据的组织方式、数据来源、数据压缩及数据访问等方面。其中,数据组织方式涉及点表信息、实时库和历史库;数据来源主要为设备采集;数据压缩采用有损和无损两种算法;数据访问则可通过API、ODBC、OPC或自定义SQL语句等方式。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上篇博客介绍了实时数据库,那么实时数据库有什么设计特点呢?从下面几个方面介绍一下。

 

        数据的组织方式

        数据的组织方式应该包括三个内容,一个是点表信息,一个是实时库,另一个是历史库。

        其中点表信息,主要是记录的是监测点的信息,实时库是内存快照数据库,表示的是监测点的实时数据,例如时间戳、值信息、质量戳、扩展质量戳等;还有一个重要的库就是历史库,这个库是一监测点和时间作为关键字存储监测点的数据状态。

 

        数据来源

        针对不同领域数据来源是不相同的,可能是采集系统、手工录入、关系库等。这些数据都需要和生产直接相关。例如压力、温度、流量、电压等数据。其实可以这么说实时数据库的数据来源一般是设备。

 

        数据压缩

        在上篇博客中也介绍到了,实时数据库需要存储海量数据,因为设备检测点的数量会有很多,而且每秒都在监测所以数据量大是不言而喻的,随着存储量的增大,数据访问速度就会变得慢下来这时候需要一种解决方式就是压缩,所以一个好的实时库需要一个好的压缩算法做技术核心支撑。一般有两种压缩算法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有损和无损压缩。

 

        数据访问

        另一个设计实时库的方面就是数据库的访问问题,一般有三种,第一种就是API,这种比较直接,效率也比较高比较简单明了,但是语言差异性是个问题;第二种是通过ODBC方式;还有一种通过OPC方式,OPC是一种工业标准,目前社区也是非常火热,有很多开源的标准和工具都在被广泛使用。其实还有一种就是自己封装类SQL语句来实现调用,我个人感觉这种方式对上层开发人员来说最舒服也最亲切。

 

       通过上面的几个方面介绍了实时库设计特点,如果在这几方面上有很好的设计思路,那么就一定会设计出一个好的实时库系统。

 

评论 6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