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
- 本文原创作者:谷哥的小弟
- 作者博客地址:http://blog.youkuaiyun.com/lfdfhl
解释答疑
初学者可能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数组下标从0开始?
从数组存储的内存模型上来看,下标的原本含义是偏移(offset)。
假若数组下标从0开始,则数组a[i]的内存寻址公式为:
a[i]Address = baseAddress + i * typeSize
假若数组下标从1开始,则数组a[i]的内存寻址公式为:
a[i]Address = baseAddress + (i-1) * typeSize
所以,从两个寻址公式可以看出:如果数组下标从1开始,则每次随机访问数组元素就会多一次减法运算;这对于CPU来说就多了一次减法指令。
故,为了减少一次减法操作,数组下标从0开始编号。由于C语言的设计者采用0作为数组下标的起始,所以之后的其它高级语言也都效仿了该规则。
详细解读
首先,我们要理解计算机是如何存储和管理内存的。在计算机中,内存被划分为一系列连续的存储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当你声明一个数组时,计算机会为该数组分配一段连续的内存空间。这段空间的起始地址被称为基地址,它是数组第一个元素的地址。
现在,让我们来考虑如何访问数组中的元素。由于数组元素在内存中是连续存储的,所以每个元素都可以通过计算其地址来访问。如果你知道数组的首地址(基地址)和每个元素的大小,那么你就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出任何元素的地址:
元素地址 = 基地址 + 下标 * 元素大小
这个公式非常关键,它解释了为什么数组下标从0开始。如果下标从0开始,那么这个公式就非常简洁和直观。当你想要访问数组的第一个元素时,下标是0,所以元素地址就是基地址(因为0乘以任何数都是0)。当你想要访问数组的第二个元素时,下标是1,所以元素地址就是基地址加上一个元素的大小。以此类推,可以通过简单地增加下标来访问数组中的任何元素。
现在,如果数组下标从1开始,那么我们需要对这个公式进行调整,因为下标1实际上对应的是数组的第一个元素,而不是内存中的第一个位置(即基地址)。为了得到正确的元素地址,我们需要对下标进行减法操作,将其转换为从0开始的偏移量。公式将变为:
元素地址 = 基地址 + (下标 - 1) * 元素大小
这个公式中的(下标 - 1)就是对下标进行的减法操作,它确保了即使下标从1开始,我们也能正确地计算出元素在内存中的地址。
因此,从1开始的下标不仅会使代码更加难以编写和理解,而且还会增加计算成本和时间,并增加出错的风险。相比之下,从0开始的下标更加自然、高效,并且与计算机内存管理的方式更加一致。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编程语言都采用从0开始的数组下标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