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图层
图层功能被誉为Photoshop的灵魂,这个比喻一点也不夸张!图层在我们使用Photoshop进行图像处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最常用到的功能之一。掌握图层的概念是我们学习Photoshop的第一课。
在Photoshop中,一幅图像通常是由多个不同类型的图层通过一定的组合方式自下而上叠放在一起组成的,它们的叠放顺序以及混合方式直接影响着图像的显示效果。所谓图层就好比一层透明的玻璃纸,透过这层纸,我们可以看到纸后面的东西,而且无论在这层纸上如何涂画,都不会影响到其它层中的内容。【图层面板】就是用来控制这些“透明玻璃纸”的工具,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删除图层以及调换各个图层的叠放顺序,还可以将各个图层混合处理,产生出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了解关于Photoshop图层的几个重要概念。如图1-1-38所示,是一幅在Photoshop里合成的图像作品,图层面板和相应的图层结构如图1-1-39所示。
图1-1- 38
图1-1- 39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一幅图像作品通常是由多个不同类型的图层通过一定的组合方式自下而上叠放在一起完成的。如本例中的图像自下而上顺序叠放了一个包含花瓣特写图像的图层(如图1-1-40所示)、一个包含太阳花图像的“正常”模式下的图层(如图1-1-41所示)、一个经过模糊处理的包含太阳花图像的不透明度为65%的“叠加”模式下的图层(如图1-1-42所示)、一个色阶调节图层(如图1-1-43所示)以及一个带有图层样式效果的文字图层(如图1-1-44所示),这些图层各自独立存在,通过运用合理的叠放顺序和混合效果,最终合成一幅漂亮的图片。
图1-1- 40
图1-1- 41
图1-1- 42
图1-1- 43
图1-1- 44 Photoshop的图层有很多种,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但操作起来都十分类似。 要对图层进行操作,首先需要找到【图层面板】,如果【图层面板】已经被隐藏起来,可以执行【窗口】|【图层】命令(如图1-1-45所示)打开它(如图1-1-46所示)。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图层面板从最上面的图层开始,列出了图像中的所有图层和图层组。在这里,我们可以对图层进行创建、隐藏、显示、复制、链接、合并、锁定和删除等等操作。 操作技巧:按键盘上的F7键也可快捷打开【图层面板】 图 1-1- 46 下面我们一起来制作一个水晶按钮,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了解有关图层的一些简单操作。 在实际的创作中,经常需要创建新的图层来满足设计的需要,单击【图层面板】中的【创建新的图层】按钮,新建一个空白图层,这个新建的图层会自动依照建立的次序命名,第一次新建的图层为【图层1】。 现在,我们在新建的图层上创建一个带有渐变颜色的圆形,作为水晶按钮的底色,制作方法我们已经在工具箱的使用中具体介绍了,效果如图1-1-48所示。 图 1-1- 47 图 1-1- 48 复制图层是较为常用的操作。先选中【图层1】,再用鼠标将【图层1】的缩览图拖动至【创建新的图层】按钮上,如图1-1-49所示。释放鼠标,【图层1】就被复制出来了,被复制出来的图层为【图层1 副本】,它位于【图层1】的上方,两图层中的内容一样,如图1-1-50所示。 图 1-1- 49 图 1-1- 50 对于没有用的图层,可以将它删除。先选中要删除的图层,然后单击【图层面板】上的【删除图层】按钮,再单击【是】,这样选中的图层就被删除了。 操作技巧:也可以在图层面板上直接用鼠标将图层的缩览图拖放到【删除图层】按钮上来删除。如图1-1-51和图1-1-52所示。 图 1-1- 51 图 1-1- 52 在处理图像时,为了得到合适的画面效果,我们可以对图像中的各个图层进行缩放、旋转、倾斜、扭曲和透视等等变形操作,图层的变形功能可以用【自由变形】命令来实现。 首先,我们新建一个图层,在这个图层上制作一个由白色到蓝色的渐变效果,如图1-1-53所示。 执行【编辑】|【自由变形】命令进入自由变形状态(如图1-1-54所示),用鼠标拖动自由变形边框上的控制点,改变图像的大小;将鼠标移动到自由变形区域中并拖动鼠标,改变图像的位置,如图1-1-55所示。调整结束后按Enter键退出变换状态,得到如图1-1-56所示的效果。 图 1-1- 53 图 1-1- 54 图 1-1- 55 图 1-1- 56 Photoshop中的图像一般由多个图层组成,而多个图层之间是一层层往上叠放的,因而上方的图层会遮盖住其下方图层的内容。 在编辑图像时,我们可以调整图层之间的叠放次序来实现设想的效果。在【图层面板】中,选择要调整次序的图层并拖放至适当的位置,这样就可以调整图层的叠放次序。 我们接着制作水晶按钮,看看调整图层叠放次序前后的效果。首先新建一个图层【图层3】,然后用【笔刷工具】在上面绘制水晶球的反光效果(如图1-1-57所示),接着用我们刚刚介绍的方法把反光效果的图层调整到【图层1】的下方(如图1-1-58所示),这样反光效果就被【图层1】遮住了,效果如图1-1-59所示。 图 1-1- 57 图 1-1- 58 此图改成拖动到图层1的下方 图 1-1- 59 图片错误,反光效果应不可见 操作技巧:此外,我们也可以使用【图层】|【排列】子菜单下的命令来调整图层次序。如图1-1-60所示。按Ctrl+[和Ctrl+]也可改变当前图层的上下关系。 图层的链接功能可以方便我们移动多层图像以及合并。要使几个图层成为链接的层,方法如下:先选定一个图层,使它成为当前作用图层,然后,在想要链接图层左侧的方框内单击鼠标,在方块内出现一个“链锁”图标,表示此图层已经与当前层链接起来了(如图1-1-61所示)。 操作技巧:当要将链接的层取消链接时,则可单击一下链接的符号,当前层就取消链接(如图1-1-62所示)。 图 1-1- 61 图 1-1- 62 要将图层合并可以打开【图层面板】菜单,执行其中的命令即可。如图1-1-63所示。 图 1-1- 63 向下合并:执行此命令,可以将当前作用层与其下一层图像合并,其它层保持不变。使用此命令合并层时,需要将作用层的下一层图像设为显示状态。 合并可视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显示的图层合并,而隐藏的图层则保持不变。 拼合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图层合并。 如果我们要合并多个不相邻的层,可以将这几个层先设定为链接的层,然后执行【图层面板】菜单中的合并链接图层命令,或者按快捷键Ctrl+E进行合并。 合并图层后,原来的三个图层都集中到一个图层中了,现在的图层结构如图1-1-64所示。 图 1-1- 64 在Photoshop中,我们可以为除背景层外的所有图层设置阴影、发光、立体浮雕等样式特效。在【图层面板】的底部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如图1-1-65所示),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一个命令即可打开【图层样式】对话框。 图1-1- 65 图1-1- 66 在【图层样式】对话框的左侧有许多图层效果复选框,当选中这些复选框中的任意一个,则当前图层会自动添加被选取的图层效果;对话框的右侧提供了大量的参数选项,在这里可以轻松的对样式效果进行设置。下面来看怎样使用图层样式功能为水晶按钮添加投影效果。 首先在【图层面板】中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在弹出的选择菜单中选择【投影…】命令,这时我们会看到如图1-1-67所示的图层样式对话框。 在图中我们发现,对话框左边的“投影”选项已经被选中,说明当前投影样式效果已经起作用了。接下来看对话框右边的部分,这里列出了投影样式效果的各种参数选项。我们分别在角度、距离、扩展和大小参数栏中填入120、3、0和10;其它参数则保持原来的数值(如图1-1-68所示),按【好】按钮,现在的水晶按钮有了明显的阴影效果,如图1-1-69所示。 图1-1- 68 图1-1- 69 重要提示:图层样式效果的神奇功能决不是我们一下子就能够介绍完的,需要大家不断的去体味和尝试,本书后面的实例部分就有不少介绍图层样式功能使用的例子,它们可都是不可多得的练习机会哦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图层的链接功能可以方便我们移动多层图像以及合并。要使几个图层成为链接的层,方法如下:先选定一个图层,使它成为当前作用图层,然后,在想要链接图层左侧的方框内单击鼠标,在方块内出现一个“链锁”图标,表示此图层已经与当前层链接起来了(如图1-1-61所示)。 操作技巧:当要将链接的层取消链接时,则可单击一下链接的符号,当前层就取消链接(如图1-1-62所示)。 图 1-1- 61 图 1-1- 62 要将图层合并可以打开【图层面板】菜单,执行其中的命令即可。如图1-1-63所示。 图 1-1- 63 向下合并:执行此命令,可以将当前作用层与其下一层图像合并,其它层保持不变。使用此命令合并层时,需要将作用层的下一层图像设为显示状态。 合并可视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显示的图层合并,而隐藏的图层则保持不变。 拼合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图层合并。 如果我们要合并多个不相邻的层,可以将这几个层先设定为链接的层,然后执行【图层面板】菜单中的合并链接图层命令,或者按快捷键Ctrl+E进行合并。 合并图层后,原来的三个图层都集中到一个图层中了,现在的图层结构如图1-1-64所示。 图 1-1- 64 在Photoshop中,我们可以为除背景层外的所有图层设置阴影、发光、立体浮雕等样式特效。在【图层面板】的底部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如图1-1-65所示),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一个命令即可打开【图层样式】对话框。 图1-1- 65 图1-1- 66 在【图层样式】对话框的左侧有许多图层效果复选框,当选中这些复选框中的任意一个,则当前图层会自动添加被选取的图层效果;对话框的右侧提供了大量的参数选项,在这里可以轻松的对样式效果进行设置。下面来看怎样使用图层样式功能为水晶按钮添加投影效果。 首先在【图层面板】中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在弹出的选择菜单中选择【投影…】命令,这时我们会看到如图1-1-67所示的图层样式对话框。 在图中我们发现,对话框左边的“投影”选项已经被选中,说明当前投影样式效果已经起作用了。接下来看对话框右边的部分,这里列出了投影样式效果的各种参数选项。我们分别在角度、距离、扩展和大小参数栏中填入120、3、0和10;其它参数则保持原来的数值(如图1-1-68所示),按【好】按钮,现在的水晶按钮有了明显的阴影效果,如图1-1-69所示。 图1-1- 68 图1-1- 69 重要提示:图层样式效果的神奇功能决不是我们一下子就能够介绍完的,需要大家不断的去体味和尝试,本书后面的实例部分就有不少介绍图层样式功能使用的例子,它们可都是不可多得的练习机会哦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图层的链接功能可以方便我们移动多层图像以及合并。要使几个图层成为链接的层,方法如下:先选定一个图层,使它成为当前作用图层,然后,在想要链接图层左侧的方框内单击鼠标,在方块内出现一个“链锁”图标,表示此图层已经与当前层链接起来了(如图1-1-61所示)。 操作技巧:当要将链接的层取消链接时,则可单击一下链接的符号,当前层就取消链接(如图1-1-62所示)。 图 1-1- 61 图 1-1- 62 要将图层合并可以打开【图层面板】菜单,执行其中的命令即可。如图1-1-63所示。 图 1-1- 63 向下合并:执行此命令,可以将当前作用层与其下一层图像合并,其它层保持不变。使用此命令合并层时,需要将作用层的下一层图像设为显示状态。 合并可视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显示的图层合并,而隐藏的图层则保持不变。 拼合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图层合并。 如果我们要合并多个不相邻的层,可以将这几个层先设定为链接的层,然后执行【图层面板】菜单中的合并链接图层命令,或者按快捷键Ctrl+E进行合并。 合并图层后,原来的三个图层都集中到一个图层中了,现在的图层结构如图1-1-64所示。 图 1-1- 64 在Photoshop中,我们可以为除背景层外的所有图层设置阴影、发光、立体浮雕等样式特效。在【图层面板】的底部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如图1-1-65所示),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一个命令即可打开【图层样式】对话框。 图1-1- 65 图1-1- 66 在【图层样式】对话框的左侧有许多图层效果复选框,当选中这些复选框中的任意一个,则当前图层会自动添加被选取的图层效果;对话框的右侧提供了大量的参数选项,在这里可以轻松的对样式效果进行设置。下面来看怎样使用图层样式功能为水晶按钮添加投影效果。 首先在【图层面板】中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在弹出的选择菜单中选择【投影…】命令,这时我们会看到如图1-1-67所示的图层样式对话框。 在图中我们发现,对话框左边的“投影”选项已经被选中,说明当前投影样式效果已经起作用了。接下来看对话框右边的部分,这里列出了投影样式效果的各种参数选项。我们分别在角度、距离、扩展和大小参数栏中填入120、3、0和10;其它参数则保持原来的数值(如图1-1-68所示),按【好】按钮,现在的水晶按钮有了明显的阴影效果,如图1-1-69所示。 图1-1- 68 图1-1- 69 重要提示:图层样式效果的神奇功能决不是我们一下子就能够介绍完的,需要大家不断的去体味和尝试,本书后面的实例部分就有不少介绍图层样式功能使用的例子,它们可都是不可多得的练习机会哦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在处理图像时,为了得到合适的画面效果,我们可以对图像中的各个图层进行缩放、旋转、倾斜、扭曲和透视等等变形操作,图层的变形功能可以用【自由变形】命令来实现。 首先,我们新建一个图层,在这个图层上制作一个由白色到蓝色的渐变效果,如图1-1-53所示。 执行【编辑】|【自由变形】命令进入自由变形状态(如图1-1-54所示),用鼠标拖动自由变形边框上的控制点,改变图像的大小;将鼠标移动到自由变形区域中并拖动鼠标,改变图像的位置,如图1-1-55所示。调整结束后按Enter键退出变换状态,得到如图1-1-56所示的效果。 图 1-1- 53 图 1-1- 54 图 1-1- 55 图 1-1- 56 Photoshop中的图像一般由多个图层组成,而多个图层之间是一层层往上叠放的,因而上方的图层会遮盖住其下方图层的内容。 在编辑图像时,我们可以调整图层之间的叠放次序来实现设想的效果。在【图层面板】中,选择要调整次序的图层并拖放至适当的位置,这样就可以调整图层的叠放次序。 我们接着制作水晶按钮,看看调整图层叠放次序前后的效果。首先新建一个图层【图层3】,然后用【笔刷工具】在上面绘制水晶球的反光效果(如图1-1-57所示),接着用我们刚刚介绍的方法把反光效果的图层调整到【图层1】的下方(如图1-1-58所示),这样反光效果就被【图层1】遮住了,效果如图1-1-59所示。 图 1-1- 57 图 1-1- 58 此图改成拖动到图层1的下方 图 1-1- 59 图片错误,反光效果应不可见 操作技巧:此外,我们也可以使用【图层】|【排列】子菜单下的命令来调整图层次序。如图1-1-60所示。按Ctrl+[和Ctrl+]也可改变当前图层的上下关系。 图层的链接功能可以方便我们移动多层图像以及合并。要使几个图层成为链接的层,方法如下:先选定一个图层,使它成为当前作用图层,然后,在想要链接图层左侧的方框内单击鼠标,在方块内出现一个“链锁”图标,表示此图层已经与当前层链接起来了(如图1-1-61所示)。 操作技巧:当要将链接的层取消链接时,则可单击一下链接的符号,当前层就取消链接(如图1-1-62所示)。 图 1-1- 61 图 1-1- 62 要将图层合并可以打开【图层面板】菜单,执行其中的命令即可。如图1-1-63所示。 图 1-1- 63 向下合并:执行此命令,可以将当前作用层与其下一层图像合并,其它层保持不变。使用此命令合并层时,需要将作用层的下一层图像设为显示状态。 合并可视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显示的图层合并,而隐藏的图层则保持不变。 拼合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图层合并。 如果我们要合并多个不相邻的层,可以将这几个层先设定为链接的层,然后执行【图层面板】菜单中的合并链接图层命令,或者按快捷键Ctrl+E进行合并。 合并图层后,原来的三个图层都集中到一个图层中了,现在的图层结构如图1-1-64所示。 图 1-1- 64 在Photoshop中,我们可以为除背景层外的所有图层设置阴影、发光、立体浮雕等样式特效。在【图层面板】的底部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如图1-1-65所示),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一个命令即可打开【图层样式】对话框。 图1-1- 65 图1-1- 66 在【图层样式】对话框的左侧有许多图层效果复选框,当选中这些复选框中的任意一个,则当前图层会自动添加被选取的图层效果;对话框的右侧提供了大量的参数选项,在这里可以轻松的对样式效果进行设置。下面来看怎样使用图层样式功能为水晶按钮添加投影效果。 首先在【图层面板】中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在弹出的选择菜单中选择【投影…】命令,这时我们会看到如图1-1-67所示的图层样式对话框。 在图中我们发现,对话框左边的“投影”选项已经被选中,说明当前投影样式效果已经起作用了。接下来看对话框右边的部分,这里列出了投影样式效果的各种参数选项。我们分别在角度、距离、扩展和大小参数栏中填入120、3、0和10;其它参数则保持原来的数值(如图1-1-68所示),按【好】按钮,现在的水晶按钮有了明显的阴影效果,如图1-1-69所示。 图1-1- 68 图1-1- 69 重要提示:图层样式效果的神奇功能决不是我们一下子就能够介绍完的,需要大家不断的去体味和尝试,本书后面的实例部分就有不少介绍图层样式功能使用的例子,它们可都是不可多得的练习机会哦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图层的链接功能可以方便我们移动多层图像以及合并。要使几个图层成为链接的层,方法如下:先选定一个图层,使它成为当前作用图层,然后,在想要链接图层左侧的方框内单击鼠标,在方块内出现一个“链锁”图标,表示此图层已经与当前层链接起来了(如图1-1-61所示)。 操作技巧:当要将链接的层取消链接时,则可单击一下链接的符号,当前层就取消链接(如图1-1-62所示)。 图 1-1- 61 图 1-1- 62 要将图层合并可以打开【图层面板】菜单,执行其中的命令即可。如图1-1-63所示。 图 1-1- 63 向下合并:执行此命令,可以将当前作用层与其下一层图像合并,其它层保持不变。使用此命令合并层时,需要将作用层的下一层图像设为显示状态。 合并可视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显示的图层合并,而隐藏的图层则保持不变。 拼合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图层合并。 如果我们要合并多个不相邻的层,可以将这几个层先设定为链接的层,然后执行【图层面板】菜单中的合并链接图层命令,或者按快捷键Ctrl+E进行合并。 合并图层后,原来的三个图层都集中到一个图层中了,现在的图层结构如图1-1-64所示。 图 1-1- 64 在Photoshop中,我们可以为除背景层外的所有图层设置阴影、发光、立体浮雕等样式特效。在【图层面板】的底部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如图1-1-65所示),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一个命令即可打开【图层样式】对话框。 图1-1- 65 图1-1- 66 在【图层样式】对话框的左侧有许多图层效果复选框,当选中这些复选框中的任意一个,则当前图层会自动添加被选取的图层效果;对话框的右侧提供了大量的参数选项,在这里可以轻松的对样式效果进行设置。下面来看怎样使用图层样式功能为水晶按钮添加投影效果。 首先在【图层面板】中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在弹出的选择菜单中选择【投影…】命令,这时我们会看到如图1-1-67所示的图层样式对话框。 在图中我们发现,对话框左边的“投影”选项已经被选中,说明当前投影样式效果已经起作用了。接下来看对话框右边的部分,这里列出了投影样式效果的各种参数选项。我们分别在角度、距离、扩展和大小参数栏中填入120、3、0和10;其它参数则保持原来的数值(如图1-1-68所示),按【好】按钮,现在的水晶按钮有了明显的阴影效果,如图1-1-69所示。 图1-1- 68 图1-1- 69 重要提示:图层样式效果的神奇功能决不是我们一下子就能够介绍完的,需要大家不断的去体味和尝试,本书后面的实例部分就有不少介绍图层样式功能使用的例子,它们可都是不可多得的练习机会哦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图层的链接功能可以方便我们移动多层图像以及合并。要使几个图层成为链接的层,方法如下:先选定一个图层,使它成为当前作用图层,然后,在想要链接图层左侧的方框内单击鼠标,在方块内出现一个“链锁”图标,表示此图层已经与当前层链接起来了(如图1-1-61所示)。 操作技巧:当要将链接的层取消链接时,则可单击一下链接的符号,当前层就取消链接(如图1-1-62所示)。 图 1-1- 61 图 1-1- 62 要将图层合并可以打开【图层面板】菜单,执行其中的命令即可。如图1-1-63所示。 图 1-1- 63 向下合并:执行此命令,可以将当前作用层与其下一层图像合并,其它层保持不变。使用此命令合并层时,需要将作用层的下一层图像设为显示状态。 合并可视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显示的图层合并,而隐藏的图层则保持不变。 拼合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图层合并。 如果我们要合并多个不相邻的层,可以将这几个层先设定为链接的层,然后执行【图层面板】菜单中的合并链接图层命令,或者按快捷键Ctrl+E进行合并。 合并图层后,原来的三个图层都集中到一个图层中了,现在的图层结构如图1-1-64所示。 图 1-1- 64 在Photoshop中,我们可以为除背景层外的所有图层设置阴影、发光、立体浮雕等样式特效。在【图层面板】的底部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如图1-1-65所示),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一个命令即可打开【图层样式】对话框。 图1-1- 65 图1-1- 66 在【图层样式】对话框的左侧有许多图层效果复选框,当选中这些复选框中的任意一个,则当前图层会自动添加被选取的图层效果;对话框的右侧提供了大量的参数选项,在这里可以轻松的对样式效果进行设置。下面来看怎样使用图层样式功能为水晶按钮添加投影效果。 首先在【图层面板】中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在弹出的选择菜单中选择【投影…】命令,这时我们会看到如图1-1-67所示的图层样式对话框。 在图中我们发现,对话框左边的“投影”选项已经被选中,说明当前投影样式效果已经起作用了。接下来看对话框右边的部分,这里列出了投影样式效果的各种参数选项。我们分别在角度、距离、扩展和大小参数栏中填入120、3、0和10;其它参数则保持原来的数值(如图1-1-68所示),按【好】按钮,现在的水晶按钮有了明显的阴影效果,如图1-1-69所示。 图1-1- 68 图1-1- 69 重要提示:图层样式效果的神奇功能决不是我们一下子就能够介绍完的,需要大家不断的去体味和尝试,本书后面的实例部分就有不少介绍图层样式功能使用的例子,它们可都是不可多得的练习机会哦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在处理图像时,为了得到合适的画面效果,我们可以对图像中的各个图层进行缩放、旋转、倾斜、扭曲和透视等等变形操作,图层的变形功能可以用【自由变形】命令来实现。 首先,我们新建一个图层,在这个图层上制作一个由白色到蓝色的渐变效果,如图1-1-53所示。 执行【编辑】|【自由变形】命令进入自由变形状态(如图1-1-54所示),用鼠标拖动自由变形边框上的控制点,改变图像的大小;将鼠标移动到自由变形区域中并拖动鼠标,改变图像的位置,如图1-1-55所示。调整结束后按Enter键退出变换状态,得到如图1-1-56所示的效果。 图 1-1- 53 图 1-1- 54 图 1-1- 55 图 1-1- 56 Photoshop中的图像一般由多个图层组成,而多个图层之间是一层层往上叠放的,因而上方的图层会遮盖住其下方图层的内容。 在编辑图像时,我们可以调整图层之间的叠放次序来实现设想的效果。在【图层面板】中,选择要调整次序的图层并拖放至适当的位置,这样就可以调整图层的叠放次序。 我们接着制作水晶按钮,看看调整图层叠放次序前后的效果。首先新建一个图层【图层3】,然后用【笔刷工具】在上面绘制水晶球的反光效果(如图1-1-57所示),接着用我们刚刚介绍的方法把反光效果的图层调整到【图层1】的下方(如图1-1-58所示),这样反光效果就被【图层1】遮住了,效果如图1-1-59所示。 图 1-1- 57 图 1-1- 58 此图改成拖动到图层1的下方 图 1-1- 59 图片错误,反光效果应不可见 操作技巧:此外,我们也可以使用【图层】|【排列】子菜单下的命令来调整图层次序。如图1-1-60所示。按Ctrl+[和Ctrl+]也可改变当前图层的上下关系。 图层的链接功能可以方便我们移动多层图像以及合并。要使几个图层成为链接的层,方法如下:先选定一个图层,使它成为当前作用图层,然后,在想要链接图层左侧的方框内单击鼠标,在方块内出现一个“链锁”图标,表示此图层已经与当前层链接起来了(如图1-1-61所示)。 操作技巧:当要将链接的层取消链接时,则可单击一下链接的符号,当前层就取消链接(如图1-1-62所示)。 图 1-1- 61 图 1-1- 62 要将图层合并可以打开【图层面板】菜单,执行其中的命令即可。如图1-1-63所示。 图 1-1- 63 向下合并:执行此命令,可以将当前作用层与其下一层图像合并,其它层保持不变。使用此命令合并层时,需要将作用层的下一层图像设为显示状态。 合并可视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显示的图层合并,而隐藏的图层则保持不变。 拼合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图层合并。 如果我们要合并多个不相邻的层,可以将这几个层先设定为链接的层,然后执行【图层面板】菜单中的合并链接图层命令,或者按快捷键Ctrl+E进行合并。 合并图层后,原来的三个图层都集中到一个图层中了,现在的图层结构如图1-1-64所示。 图 1-1- 64 在Photoshop中,我们可以为除背景层外的所有图层设置阴影、发光、立体浮雕等样式特效。在【图层面板】的底部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如图1-1-65所示),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一个命令即可打开【图层样式】对话框。 图1-1- 65 图1-1- 66 在【图层样式】对话框的左侧有许多图层效果复选框,当选中这些复选框中的任意一个,则当前图层会自动添加被选取的图层效果;对话框的右侧提供了大量的参数选项,在这里可以轻松的对样式效果进行设置。下面来看怎样使用图层样式功能为水晶按钮添加投影效果。 首先在【图层面板】中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在弹出的选择菜单中选择【投影…】命令,这时我们会看到如图1-1-67所示的图层样式对话框。 在图中我们发现,对话框左边的“投影”选项已经被选中,说明当前投影样式效果已经起作用了。接下来看对话框右边的部分,这里列出了投影样式效果的各种参数选项。我们分别在角度、距离、扩展和大小参数栏中填入120、3、0和10;其它参数则保持原来的数值(如图1-1-68所示),按【好】按钮,现在的水晶按钮有了明显的阴影效果,如图1-1-69所示。 图1-1- 68 图1-1- 69 重要提示:图层样式效果的神奇功能决不是我们一下子就能够介绍完的,需要大家不断的去体味和尝试,本书后面的实例部分就有不少介绍图层样式功能使用的例子,它们可都是不可多得的练习机会哦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图层的链接功能可以方便我们移动多层图像以及合并。要使几个图层成为链接的层,方法如下:先选定一个图层,使它成为当前作用图层,然后,在想要链接图层左侧的方框内单击鼠标,在方块内出现一个“链锁”图标,表示此图层已经与当前层链接起来了(如图1-1-61所示)。 操作技巧:当要将链接的层取消链接时,则可单击一下链接的符号,当前层就取消链接(如图1-1-62所示)。 图 1-1- 61 图 1-1- 62 要将图层合并可以打开【图层面板】菜单,执行其中的命令即可。如图1-1-63所示。 图 1-1- 63 向下合并:执行此命令,可以将当前作用层与其下一层图像合并,其它层保持不变。使用此命令合并层时,需要将作用层的下一层图像设为显示状态。 合并可视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显示的图层合并,而隐藏的图层则保持不变。 拼合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图层合并。 如果我们要合并多个不相邻的层,可以将这几个层先设定为链接的层,然后执行【图层面板】菜单中的合并链接图层命令,或者按快捷键Ctrl+E进行合并。 合并图层后,原来的三个图层都集中到一个图层中了,现在的图层结构如图1-1-64所示。 图 1-1- 64 在Photoshop中,我们可以为除背景层外的所有图层设置阴影、发光、立体浮雕等样式特效。在【图层面板】的底部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如图1-1-65所示),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一个命令即可打开【图层样式】对话框。 图1-1- 65 图1-1- 66 在【图层样式】对话框的左侧有许多图层效果复选框,当选中这些复选框中的任意一个,则当前图层会自动添加被选取的图层效果;对话框的右侧提供了大量的参数选项,在这里可以轻松的对样式效果进行设置。下面来看怎样使用图层样式功能为水晶按钮添加投影效果。 首先在【图层面板】中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在弹出的选择菜单中选择【投影…】命令,这时我们会看到如图1-1-67所示的图层样式对话框。 在图中我们发现,对话框左边的“投影”选项已经被选中,说明当前投影样式效果已经起作用了。接下来看对话框右边的部分,这里列出了投影样式效果的各种参数选项。我们分别在角度、距离、扩展和大小参数栏中填入120、3、0和10;其它参数则保持原来的数值(如图1-1-68所示),按【好】按钮,现在的水晶按钮有了明显的阴影效果,如图1-1-69所示。 图1-1- 68 图1-1- 69 重要提示:图层样式效果的神奇功能决不是我们一下子就能够介绍完的,需要大家不断的去体味和尝试,本书后面的实例部分就有不少介绍图层样式功能使用的例子,它们可都是不可多得的练习机会哦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图层的链接功能可以方便我们移动多层图像以及合并。要使几个图层成为链接的层,方法如下:先选定一个图层,使它成为当前作用图层,然后,在想要链接图层左侧的方框内单击鼠标,在方块内出现一个“链锁”图标,表示此图层已经与当前层链接起来了(如图1-1-61所示)。 操作技巧:当要将链接的层取消链接时,则可单击一下链接的符号,当前层就取消链接(如图1-1-62所示)。 图 1-1- 61 图 1-1- 62 要将图层合并可以打开【图层面板】菜单,执行其中的命令即可。如图1-1-63所示。 图 1-1- 63 向下合并:执行此命令,可以将当前作用层与其下一层图像合并,其它层保持不变。使用此命令合并层时,需要将作用层的下一层图像设为显示状态。 合并可视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显示的图层合并,而隐藏的图层则保持不变。 拼合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图层合并。 如果我们要合并多个不相邻的层,可以将这几个层先设定为链接的层,然后执行【图层面板】菜单中的合并链接图层命令,或者按快捷键Ctrl+E进行合并。 合并图层后,原来的三个图层都集中到一个图层中了,现在的图层结构如图1-1-64所示。 图 1-1- 64 在Photoshop中,我们可以为除背景层外的所有图层设置阴影、发光、立体浮雕等样式特效。在【图层面板】的底部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如图1-1-65所示),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一个命令即可打开【图层样式】对话框。 图1-1- 65 图1-1- 66 在【图层样式】对话框的左侧有许多图层效果复选框,当选中这些复选框中的任意一个,则当前图层会自动添加被选取的图层效果;对话框的右侧提供了大量的参数选项,在这里可以轻松的对样式效果进行设置。下面来看怎样使用图层样式功能为水晶按钮添加投影效果。 首先在【图层面板】中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在弹出的选择菜单中选择【投影…】命令,这时我们会看到如图1-1-67所示的图层样式对话框。 在图中我们发现,对话框左边的“投影”选项已经被选中,说明当前投影样式效果已经起作用了。接下来看对话框右边的部分,这里列出了投影样式效果的各种参数选项。我们分别在角度、距离、扩展和大小参数栏中填入120、3、0和10;其它参数则保持原来的数值(如图1-1-68所示),按【好】按钮,现在的水晶按钮有了明显的阴影效果,如图1-1-69所示。 图1-1- 68 图1-1- 69 重要提示:图层样式效果的神奇功能决不是我们一下子就能够介绍完的,需要大家不断的去体味和尝试,本书后面的实例部分就有不少介绍图层样式功能使用的例子,它们可都是不可多得的练习机会哦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2、创建、复制和删除图层
3、图层的变形
4、调整图层的叠放次序
5、图层的链接与合并
6、图层样式效果的使用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5、图层的链接与合并
6、图层样式效果的使用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5、图层的链接与合并
6、图层样式效果的使用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3、图层的变形
4、调整图层的叠放次序
5、图层的链接与合并
6、图层样式效果的使用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5、图层的链接与合并
6、图层样式效果的使用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5、图层的链接与合并
6、图层样式效果的使用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3、图层的变形
4、调整图层的叠放次序
5、图层的链接与合并
6、图层样式效果的使用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5、图层的链接与合并
6、图层样式效果的使用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5、图层的链接与合并
6、图层样式效果的使用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Photoshop的图层有很多种,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但操作起来都十分类似。
要对图层进行操作,首先需要找到【图层面板】,如果【图层面板】已经被隐藏起来,可以执行【窗口】|【图层】命令(如图1-1-45所示)打开它(如图1-1-46所示)。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图层面板从最上面的图层开始,列出了图像中的所有图层和图层组。在这里,我们可以对图层进行创建、隐藏、显示、复制、链接、合并、锁定和删除等等操作。
操作技巧:按键盘上的F7键也可快捷打开【图层面板】
图 1-1- 46
下面我们一起来制作一个水晶按钮,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了解有关图层的一些简单操作。
2、创建、复制和删除图层
在实际的创作中,经常需要创建新的图层来满足设计的需要,单击【图层面板】中的【创建新的图层】按钮,新建一个空白图层,这个新建的图层会自动依照建立的次序命名,第一次新建的图层为【图层1】。
现在,我们在新建的图层上创建一个带有渐变颜色的圆形,作为水晶按钮的底色,制作方法我们已经在工具箱的使用中具体介绍了,效果如图1-1-48所示。
图 1-1- 47
图 1-1- 48
复制图层是较为常用的操作。先选中【图层1】,再用鼠标将【图层1】的缩览图拖动至【创建新的图层】按钮上,如图1-1-49所示。释放鼠标,【图层1】就被复制出来了,被复制出来的图层为【图层1 副本】,它位于【图层1】的上方,两图层中的内容一样,如图1-1-50所示。
图 1-1- 49
图 1-1- 50
对于没有用的图层,可以将它删除。先选中要删除的图层,然后单击【图层面板】上的【删除图层】按钮,再单击【是】,这样选中的图层就被删除了。
操作技巧:也可以在图层面板上直接用鼠标将图层的缩览图拖放到【删除图层】按钮上来删除。如图1-1-51和图1-1-52所示。
图 1-1- 51
图 1-1- 52 在处理图像时,为了得到合适的画面效果,我们可以对图像中的各个图层进行缩放、旋转、倾斜、扭曲和透视等等变形操作,图层的变形功能可以用【自由变形】命令来实现。 首先,我们新建一个图层,在这个图层上制作一个由白色到蓝色的渐变效果,如图1-1-53所示。 执行【编辑】|【自由变形】命令进入自由变形状态(如图1-1-54所示),用鼠标拖动自由变形边框上的控制点,改变图像的大小;将鼠标移动到自由变形区域中并拖动鼠标,改变图像的位置,如图1-1-55所示。调整结束后按Enter键退出变换状态,得到如图1-1-56所示的效果。 图 1-1- 53 图 1-1- 54 图 1-1- 55 图 1-1- 56 Photoshop中的图像一般由多个图层组成,而多个图层之间是一层层往上叠放的,因而上方的图层会遮盖住其下方图层的内容。 在编辑图像时,我们可以调整图层之间的叠放次序来实现设想的效果。在【图层面板】中,选择要调整次序的图层并拖放至适当的位置,这样就可以调整图层的叠放次序。 我们接着制作水晶按钮,看看调整图层叠放次序前后的效果。首先新建一个图层【图层3】,然后用【笔刷工具】在上面绘制水晶球的反光效果(如图1-1-57所示),接着用我们刚刚介绍的方法把反光效果的图层调整到【图层1】的下方(如图1-1-58所示),这样反光效果就被【图层1】遮住了,效果如图1-1-59所示。 图 1-1- 57 图 1-1- 58 此图改成拖动到图层1的下方 图 1-1- 59 图片错误,反光效果应不可见 操作技巧:此外,我们也可以使用【图层】|【排列】子菜单下的命令来调整图层次序。如图1-1-60所示。按Ctrl+[和Ctrl+]也可改变当前图层的上下关系。 图层的链接功能可以方便我们移动多层图像以及合并。要使几个图层成为链接的层,方法如下:先选定一个图层,使它成为当前作用图层,然后,在想要链接图层左侧的方框内单击鼠标,在方块内出现一个“链锁”图标,表示此图层已经与当前层链接起来了(如图1-1-61所示)。 操作技巧:当要将链接的层取消链接时,则可单击一下链接的符号,当前层就取消链接(如图1-1-62所示)。 图 1-1- 61 图 1-1- 62 要将图层合并可以打开【图层面板】菜单,执行其中的命令即可。如图1-1-63所示。 图 1-1- 63 向下合并:执行此命令,可以将当前作用层与其下一层图像合并,其它层保持不变。使用此命令合并层时,需要将作用层的下一层图像设为显示状态。 合并可视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显示的图层合并,而隐藏的图层则保持不变。 拼合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图层合并。 如果我们要合并多个不相邻的层,可以将这几个层先设定为链接的层,然后执行【图层面板】菜单中的合并链接图层命令,或者按快捷键Ctrl+E进行合并。 合并图层后,原来的三个图层都集中到一个图层中了,现在的图层结构如图1-1-64所示。 图 1-1- 64 在Photoshop中,我们可以为除背景层外的所有图层设置阴影、发光、立体浮雕等样式特效。在【图层面板】的底部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如图1-1-65所示),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一个命令即可打开【图层样式】对话框。 图1-1- 65 图1-1- 66 在【图层样式】对话框的左侧有许多图层效果复选框,当选中这些复选框中的任意一个,则当前图层会自动添加被选取的图层效果;对话框的右侧提供了大量的参数选项,在这里可以轻松的对样式效果进行设置。下面来看怎样使用图层样式功能为水晶按钮添加投影效果。 首先在【图层面板】中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在弹出的选择菜单中选择【投影…】命令,这时我们会看到如图1-1-67所示的图层样式对话框。 在图中我们发现,对话框左边的“投影”选项已经被选中,说明当前投影样式效果已经起作用了。接下来看对话框右边的部分,这里列出了投影样式效果的各种参数选项。我们分别在角度、距离、扩展和大小参数栏中填入120、3、0和10;其它参数则保持原来的数值(如图1-1-68所示),按【好】按钮,现在的水晶按钮有了明显的阴影效果,如图1-1-69所示。 图1-1- 68 图1-1- 69 重要提示:图层样式效果的神奇功能决不是我们一下子就能够介绍完的,需要大家不断的去体味和尝试,本书后面的实例部分就有不少介绍图层样式功能使用的例子,它们可都是不可多得的练习机会哦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图层的链接功能可以方便我们移动多层图像以及合并。要使几个图层成为链接的层,方法如下:先选定一个图层,使它成为当前作用图层,然后,在想要链接图层左侧的方框内单击鼠标,在方块内出现一个“链锁”图标,表示此图层已经与当前层链接起来了(如图1-1-61所示)。 操作技巧:当要将链接的层取消链接时,则可单击一下链接的符号,当前层就取消链接(如图1-1-62所示)。 图 1-1- 61 图 1-1- 62 要将图层合并可以打开【图层面板】菜单,执行其中的命令即可。如图1-1-63所示。 图 1-1- 63 向下合并:执行此命令,可以将当前作用层与其下一层图像合并,其它层保持不变。使用此命令合并层时,需要将作用层的下一层图像设为显示状态。 合并可视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显示的图层合并,而隐藏的图层则保持不变。 拼合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图层合并。 如果我们要合并多个不相邻的层,可以将这几个层先设定为链接的层,然后执行【图层面板】菜单中的合并链接图层命令,或者按快捷键Ctrl+E进行合并。 合并图层后,原来的三个图层都集中到一个图层中了,现在的图层结构如图1-1-64所示。 图 1-1- 64 在Photoshop中,我们可以为除背景层外的所有图层设置阴影、发光、立体浮雕等样式特效。在【图层面板】的底部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如图1-1-65所示),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一个命令即可打开【图层样式】对话框。 图1-1- 65 图1-1- 66 在【图层样式】对话框的左侧有许多图层效果复选框,当选中这些复选框中的任意一个,则当前图层会自动添加被选取的图层效果;对话框的右侧提供了大量的参数选项,在这里可以轻松的对样式效果进行设置。下面来看怎样使用图层样式功能为水晶按钮添加投影效果。 首先在【图层面板】中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在弹出的选择菜单中选择【投影…】命令,这时我们会看到如图1-1-67所示的图层样式对话框。 在图中我们发现,对话框左边的“投影”选项已经被选中,说明当前投影样式效果已经起作用了。接下来看对话框右边的部分,这里列出了投影样式效果的各种参数选项。我们分别在角度、距离、扩展和大小参数栏中填入120、3、0和10;其它参数则保持原来的数值(如图1-1-68所示),按【好】按钮,现在的水晶按钮有了明显的阴影效果,如图1-1-69所示。 图1-1- 68 图1-1- 69 重要提示:图层样式效果的神奇功能决不是我们一下子就能够介绍完的,需要大家不断的去体味和尝试,本书后面的实例部分就有不少介绍图层样式功能使用的例子,它们可都是不可多得的练习机会哦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图层的链接功能可以方便我们移动多层图像以及合并。要使几个图层成为链接的层,方法如下:先选定一个图层,使它成为当前作用图层,然后,在想要链接图层左侧的方框内单击鼠标,在方块内出现一个“链锁”图标,表示此图层已经与当前层链接起来了(如图1-1-61所示)。 操作技巧:当要将链接的层取消链接时,则可单击一下链接的符号,当前层就取消链接(如图1-1-62所示)。 图 1-1- 61 图 1-1- 62 要将图层合并可以打开【图层面板】菜单,执行其中的命令即可。如图1-1-63所示。 图 1-1- 63 向下合并:执行此命令,可以将当前作用层与其下一层图像合并,其它层保持不变。使用此命令合并层时,需要将作用层的下一层图像设为显示状态。 合并可视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显示的图层合并,而隐藏的图层则保持不变。 拼合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图层合并。 如果我们要合并多个不相邻的层,可以将这几个层先设定为链接的层,然后执行【图层面板】菜单中的合并链接图层命令,或者按快捷键Ctrl+E进行合并。 合并图层后,原来的三个图层都集中到一个图层中了,现在的图层结构如图1-1-64所示。 图 1-1- 64 在Photoshop中,我们可以为除背景层外的所有图层设置阴影、发光、立体浮雕等样式特效。在【图层面板】的底部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如图1-1-65所示),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一个命令即可打开【图层样式】对话框。 图1-1- 65 图1-1- 66 在【图层样式】对话框的左侧有许多图层效果复选框,当选中这些复选框中的任意一个,则当前图层会自动添加被选取的图层效果;对话框的右侧提供了大量的参数选项,在这里可以轻松的对样式效果进行设置。下面来看怎样使用图层样式功能为水晶按钮添加投影效果。 首先在【图层面板】中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在弹出的选择菜单中选择【投影…】命令,这时我们会看到如图1-1-67所示的图层样式对话框。 在图中我们发现,对话框左边的“投影”选项已经被选中,说明当前投影样式效果已经起作用了。接下来看对话框右边的部分,这里列出了投影样式效果的各种参数选项。我们分别在角度、距离、扩展和大小参数栏中填入120、3、0和10;其它参数则保持原来的数值(如图1-1-68所示),按【好】按钮,现在的水晶按钮有了明显的阴影效果,如图1-1-69所示。 图1-1- 68 图1-1- 69 重要提示:图层样式效果的神奇功能决不是我们一下子就能够介绍完的,需要大家不断的去体味和尝试,本书后面的实例部分就有不少介绍图层样式功能使用的例子,它们可都是不可多得的练习机会哦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3、图层的变形
4、调整图层的叠放次序
5、图层的链接与合并
6、图层样式效果的使用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5、图层的链接与合并
6、图层样式效果的使用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5、图层的链接与合并
6、图层样式效果的使用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3、图层的变形
在处理图像时,为了得到合适的画面效果,我们可以对图像中的各个图层进行缩放、旋转、倾斜、扭曲和透视等等变形操作,图层的变形功能可以用【自由变形】命令来实现。
首先,我们新建一个图层,在这个图层上制作一个由白色到蓝色的渐变效果,如图1-1-53所示。
执行【编辑】|【自由变形】命令进入自由变形状态(如图1-1-54所示),用鼠标拖动自由变形边框上的控制点,改变图像的大小;将鼠标移动到自由变形区域中并拖动鼠标,改变图像的位置,如图1-1-55所示。调整结束后按Enter键退出变换状态,得到如图1-1-56所示的效果。
图 1-1- 53
图 1-1- 54
图 1-1- 55
图 1-1- 56
4、调整图层的叠放次序
Photoshop中的图像一般由多个图层组成,而多个图层之间是一层层往上叠放的,因而上方的图层会遮盖住其下方图层的内容。
在编辑图像时,我们可以调整图层之间的叠放次序来实现设想的效果。在【图层面板】中,选择要调整次序的图层并拖放至适当的位置,这样就可以调整图层的叠放次序。
我们接着制作水晶按钮,看看调整图层叠放次序前后的效果。首先新建一个图层【图层3】,然后用【笔刷工具】在上面绘制水晶球的反光效果(如图1-1-57所示),接着用我们刚刚介绍的方法把反光效果的图层调整到【图层1】的下方(如图1-1-58所示),这样反光效果就被【图层1】遮住了,效果如图1-1-59所示。
图 1-1- 57
图 1-1- 58 此图改成拖动到图层1的下方
图 1-1- 59 图片错误,反光效果应不可见
操作技巧:此外,我们也可以使用【图层】|【排列】子菜单下的命令来调整图层次序。如图1-1-60所示。按Ctrl+[和Ctrl+]也可改变当前图层的上下关系。 图层的链接功能可以方便我们移动多层图像以及合并。要使几个图层成为链接的层,方法如下:先选定一个图层,使它成为当前作用图层,然后,在想要链接图层左侧的方框内单击鼠标,在方块内出现一个“链锁”图标,表示此图层已经与当前层链接起来了(如图1-1-61所示)。 操作技巧:当要将链接的层取消链接时,则可单击一下链接的符号,当前层就取消链接(如图1-1-62所示)。 图 1-1- 61 图 1-1- 62 要将图层合并可以打开【图层面板】菜单,执行其中的命令即可。如图1-1-63所示。 图 1-1- 63 向下合并:执行此命令,可以将当前作用层与其下一层图像合并,其它层保持不变。使用此命令合并层时,需要将作用层的下一层图像设为显示状态。 合并可视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显示的图层合并,而隐藏的图层则保持不变。 拼合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图层合并。 如果我们要合并多个不相邻的层,可以将这几个层先设定为链接的层,然后执行【图层面板】菜单中的合并链接图层命令,或者按快捷键Ctrl+E进行合并。 合并图层后,原来的三个图层都集中到一个图层中了,现在的图层结构如图1-1-64所示。 图 1-1- 64 在Photoshop中,我们可以为除背景层外的所有图层设置阴影、发光、立体浮雕等样式特效。在【图层面板】的底部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如图1-1-65所示),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一个命令即可打开【图层样式】对话框。 图1-1- 65 图1-1- 66 在【图层样式】对话框的左侧有许多图层效果复选框,当选中这些复选框中的任意一个,则当前图层会自动添加被选取的图层效果;对话框的右侧提供了大量的参数选项,在这里可以轻松的对样式效果进行设置。下面来看怎样使用图层样式功能为水晶按钮添加投影效果。 首先在【图层面板】中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在弹出的选择菜单中选择【投影…】命令,这时我们会看到如图1-1-67所示的图层样式对话框。 在图中我们发现,对话框左边的“投影”选项已经被选中,说明当前投影样式效果已经起作用了。接下来看对话框右边的部分,这里列出了投影样式效果的各种参数选项。我们分别在角度、距离、扩展和大小参数栏中填入120、3、0和10;其它参数则保持原来的数值(如图1-1-68所示),按【好】按钮,现在的水晶按钮有了明显的阴影效果,如图1-1-69所示。 图1-1- 68 图1-1- 69 重要提示:图层样式效果的神奇功能决不是我们一下子就能够介绍完的,需要大家不断的去体味和尝试,本书后面的实例部分就有不少介绍图层样式功能使用的例子,它们可都是不可多得的练习机会哦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5、图层的链接与合并
6、图层样式效果的使用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5、图层的链接与合并
图层的链接功能可以方便我们移动多层图像以及合并。要使几个图层成为链接的层,方法如下:先选定一个图层,使它成为当前作用图层,然后,在想要链接图层左侧的方框内单击鼠标,在方块内出现一个“链锁”图标,表示此图层已经与当前层链接起来了(如图1-1-61所示)。
操作技巧:当要将链接的层取消链接时,则可单击一下链接的符号,当前层就取消链接(如图1-1-62所示)。
图 1-1- 61
图 1-1- 62
要将图层合并可以打开【图层面板】菜单,执行其中的命令即可。如图1-1-63所示。
图 1-1- 63
向下合并:执行此命令,可以将当前作用层与其下一层图像合并,其它层保持不变。使用此命令合并层时,需要将作用层的下一层图像设为显示状态。
合并可视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显示的图层合并,而隐藏的图层则保持不变。
拼合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图层合并。
如果我们要合并多个不相邻的层,可以将这几个层先设定为链接的层,然后执行【图层面板】菜单中的合并链接图层命令,或者按快捷键Ctrl+E进行合并。
合并图层后,原来的三个图层都集中到一个图层中了,现在的图层结构如图1-1-64所示。
图 1-1- 64
6、图层样式效果的使用
在Photoshop中,我们可以为除背景层外的所有图层设置阴影、发光、立体浮雕等样式特效。在【图层面板】的底部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如图1-1-65所示),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一个命令即可打开【图层样式】对话框。
图1-1- 65
图1-1- 66
在【图层样式】对话框的左侧有许多图层效果复选框,当选中这些复选框中的任意一个,则当前图层会自动添加被选取的图层效果;对话框的右侧提供了大量的参数选项,在这里可以轻松的对样式效果进行设置。下面来看怎样使用图层样式功能为水晶按钮添加投影效果。
首先在【图层面板】中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在弹出的选择菜单中选择【投影…】命令,这时我们会看到如图1-1-67所示的图层样式对话框。
在图中我们发现,对话框左边的“投影”选项已经被选中,说明当前投影样式效果已经起作用了。接下来看对话框右边的部分,这里列出了投影样式效果的各种参数选项。我们分别在角度、距离、扩展和大小参数栏中填入120、3、0和10;其它参数则保持原来的数值(如图1-1-68所示),按【好】按钮,现在的水晶按钮有了明显的阴影效果,如图1-1-69所示。
图1-1- 68
图1-1- 69
重要提示:图层样式效果的神奇功能决不是我们一下子就能够介绍完的,需要大家不断的去体味和尝试,本书后面的实例部分就有不少介绍图层样式功能使用的例子,它们可都是不可多得的练习机会哦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5、图层的链接与合并
图层的链接功能可以方便我们移动多层图像以及合并。要使几个图层成为链接的层,方法如下:先选定一个图层,使它成为当前作用图层,然后,在想要链接图层左侧的方框内单击鼠标,在方块内出现一个“链锁”图标,表示此图层已经与当前层链接起来了(如图1-1-61所示)。
操作技巧:当要将链接的层取消链接时,则可单击一下链接的符号,当前层就取消链接(如图1-1-62所示)。
图 1-1- 61
图 1-1- 62
要将图层合并可以打开【图层面板】菜单,执行其中的命令即可。如图1-1-63所示。
图 1-1- 63
向下合并:执行此命令,可以将当前作用层与其下一层图像合并,其它层保持不变。使用此命令合并层时,需要将作用层的下一层图像设为显示状态。
合并可视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显示的图层合并,而隐藏的图层则保持不变。
拼合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图层合并。
如果我们要合并多个不相邻的层,可以将这几个层先设定为链接的层,然后执行【图层面板】菜单中的合并链接图层命令,或者按快捷键Ctrl+E进行合并。
合并图层后,原来的三个图层都集中到一个图层中了,现在的图层结构如图1-1-64所示。
图 1-1- 64
6、图层样式效果的使用
在Photoshop中,我们可以为除背景层外的所有图层设置阴影、发光、立体浮雕等样式特效。在【图层面板】的底部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如图1-1-65所示),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一个命令即可打开【图层样式】对话框。
图1-1- 65
图1-1- 66
在【图层样式】对话框的左侧有许多图层效果复选框,当选中这些复选框中的任意一个,则当前图层会自动添加被选取的图层效果;对话框的右侧提供了大量的参数选项,在这里可以轻松的对样式效果进行设置。下面来看怎样使用图层样式功能为水晶按钮添加投影效果。
首先在【图层面板】中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在弹出的选择菜单中选择【投影…】命令,这时我们会看到如图1-1-67所示的图层样式对话框。
在图中我们发现,对话框左边的“投影”选项已经被选中,说明当前投影样式效果已经起作用了。接下来看对话框右边的部分,这里列出了投影样式效果的各种参数选项。我们分别在角度、距离、扩展和大小参数栏中填入120、3、0和10;其它参数则保持原来的数值(如图1-1-68所示),按【好】按钮,现在的水晶按钮有了明显的阴影效果,如图1-1-69所示。
图1-1- 68
图1-1- 69
重要提示:图层样式效果的神奇功能决不是我们一下子就能够介绍完的,需要大家不断的去体味和尝试,本书后面的实例部分就有不少介绍图层样式功能使用的例子,它们可都是不可多得的练习机会哦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3、图层的变形
在处理图像时,为了得到合适的画面效果,我们可以对图像中的各个图层进行缩放、旋转、倾斜、扭曲和透视等等变形操作,图层的变形功能可以用【自由变形】命令来实现。
首先,我们新建一个图层,在这个图层上制作一个由白色到蓝色的渐变效果,如图1-1-53所示。
执行【编辑】|【自由变形】命令进入自由变形状态(如图1-1-54所示),用鼠标拖动自由变形边框上的控制点,改变图像的大小;将鼠标移动到自由变形区域中并拖动鼠标,改变图像的位置,如图1-1-55所示。调整结束后按Enter键退出变换状态,得到如图1-1-56所示的效果。
图 1-1- 53
图 1-1- 54
图 1-1- 55
图 1-1- 56
4、调整图层的叠放次序
Photoshop中的图像一般由多个图层组成,而多个图层之间是一层层往上叠放的,因而上方的图层会遮盖住其下方图层的内容。
在编辑图像时,我们可以调整图层之间的叠放次序来实现设想的效果。在【图层面板】中,选择要调整次序的图层并拖放至适当的位置,这样就可以调整图层的叠放次序。
我们接着制作水晶按钮,看看调整图层叠放次序前后的效果。首先新建一个图层【图层3】,然后用【笔刷工具】在上面绘制水晶球的反光效果(如图1-1-57所示),接着用我们刚刚介绍的方法把反光效果的图层调整到【图层1】的下方(如图1-1-58所示),这样反光效果就被【图层1】遮住了,效果如图1-1-59所示。
图 1-1- 57
图 1-1- 58 此图改成拖动到图层1的下方
图 1-1- 59 图片错误,反光效果应不可见
操作技巧:此外,我们也可以使用【图层】|【排列】子菜单下的命令来调整图层次序。如图1-1-60所示。按Ctrl+[和Ctrl+]也可改变当前图层的上下关系。 图层的链接功能可以方便我们移动多层图像以及合并。要使几个图层成为链接的层,方法如下:先选定一个图层,使它成为当前作用图层,然后,在想要链接图层左侧的方框内单击鼠标,在方块内出现一个“链锁”图标,表示此图层已经与当前层链接起来了(如图1-1-61所示)。 操作技巧:当要将链接的层取消链接时,则可单击一下链接的符号,当前层就取消链接(如图1-1-62所示)。 图 1-1- 61 图 1-1- 62 要将图层合并可以打开【图层面板】菜单,执行其中的命令即可。如图1-1-63所示。 图 1-1- 63 向下合并:执行此命令,可以将当前作用层与其下一层图像合并,其它层保持不变。使用此命令合并层时,需要将作用层的下一层图像设为显示状态。 合并可视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显示的图层合并,而隐藏的图层则保持不变。 拼合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图层合并。 如果我们要合并多个不相邻的层,可以将这几个层先设定为链接的层,然后执行【图层面板】菜单中的合并链接图层命令,或者按快捷键Ctrl+E进行合并。 合并图层后,原来的三个图层都集中到一个图层中了,现在的图层结构如图1-1-64所示。 图 1-1- 64 在Photoshop中,我们可以为除背景层外的所有图层设置阴影、发光、立体浮雕等样式特效。在【图层面板】的底部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如图1-1-65所示),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一个命令即可打开【图层样式】对话框。 图1-1- 65 图1-1- 66 在【图层样式】对话框的左侧有许多图层效果复选框,当选中这些复选框中的任意一个,则当前图层会自动添加被选取的图层效果;对话框的右侧提供了大量的参数选项,在这里可以轻松的对样式效果进行设置。下面来看怎样使用图层样式功能为水晶按钮添加投影效果。 首先在【图层面板】中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在弹出的选择菜单中选择【投影…】命令,这时我们会看到如图1-1-67所示的图层样式对话框。 在图中我们发现,对话框左边的“投影”选项已经被选中,说明当前投影样式效果已经起作用了。接下来看对话框右边的部分,这里列出了投影样式效果的各种参数选项。我们分别在角度、距离、扩展和大小参数栏中填入120、3、0和10;其它参数则保持原来的数值(如图1-1-68所示),按【好】按钮,现在的水晶按钮有了明显的阴影效果,如图1-1-69所示。 图1-1- 68 图1-1- 69 重要提示:图层样式效果的神奇功能决不是我们一下子就能够介绍完的,需要大家不断的去体味和尝试,本书后面的实例部分就有不少介绍图层样式功能使用的例子,它们可都是不可多得的练习机会哦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5、图层的链接与合并
6、图层样式效果的使用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5、图层的链接与合并
图层的链接功能可以方便我们移动多层图像以及合并。要使几个图层成为链接的层,方法如下:先选定一个图层,使它成为当前作用图层,然后,在想要链接图层左侧的方框内单击鼠标,在方块内出现一个“链锁”图标,表示此图层已经与当前层链接起来了(如图1-1-61所示)。
操作技巧:当要将链接的层取消链接时,则可单击一下链接的符号,当前层就取消链接(如图1-1-62所示)。
图 1-1- 61
图 1-1- 62
要将图层合并可以打开【图层面板】菜单,执行其中的命令即可。如图1-1-63所示。
图 1-1- 63
向下合并:执行此命令,可以将当前作用层与其下一层图像合并,其它层保持不变。使用此命令合并层时,需要将作用层的下一层图像设为显示状态。
合并可视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显示的图层合并,而隐藏的图层则保持不变。
拼合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图层合并。
如果我们要合并多个不相邻的层,可以将这几个层先设定为链接的层,然后执行【图层面板】菜单中的合并链接图层命令,或者按快捷键Ctrl+E进行合并。
合并图层后,原来的三个图层都集中到一个图层中了,现在的图层结构如图1-1-64所示。
图 1-1- 64
6、图层样式效果的使用
在Photoshop中,我们可以为除背景层外的所有图层设置阴影、发光、立体浮雕等样式特效。在【图层面板】的底部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如图1-1-65所示),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一个命令即可打开【图层样式】对话框。
图1-1- 65
图1-1- 66
在【图层样式】对话框的左侧有许多图层效果复选框,当选中这些复选框中的任意一个,则当前图层会自动添加被选取的图层效果;对话框的右侧提供了大量的参数选项,在这里可以轻松的对样式效果进行设置。下面来看怎样使用图层样式功能为水晶按钮添加投影效果。
首先在【图层面板】中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在弹出的选择菜单中选择【投影…】命令,这时我们会看到如图1-1-67所示的图层样式对话框。
在图中我们发现,对话框左边的“投影”选项已经被选中,说明当前投影样式效果已经起作用了。接下来看对话框右边的部分,这里列出了投影样式效果的各种参数选项。我们分别在角度、距离、扩展和大小参数栏中填入120、3、0和10;其它参数则保持原来的数值(如图1-1-68所示),按【好】按钮,现在的水晶按钮有了明显的阴影效果,如图1-1-69所示。
图1-1- 68
图1-1- 69
重要提示:图层样式效果的神奇功能决不是我们一下子就能够介绍完的,需要大家不断的去体味和尝试,本书后面的实例部分就有不少介绍图层样式功能使用的例子,它们可都是不可多得的练习机会哦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5、图层的链接与合并
图层的链接功能可以方便我们移动多层图像以及合并。要使几个图层成为链接的层,方法如下:先选定一个图层,使它成为当前作用图层,然后,在想要链接图层左侧的方框内单击鼠标,在方块内出现一个“链锁”图标,表示此图层已经与当前层链接起来了(如图1-1-61所示)。
操作技巧:当要将链接的层取消链接时,则可单击一下链接的符号,当前层就取消链接(如图1-1-62所示)。
图 1-1- 61
图 1-1- 62
要将图层合并可以打开【图层面板】菜单,执行其中的命令即可。如图1-1-63所示。
图 1-1- 63
向下合并:执行此命令,可以将当前作用层与其下一层图像合并,其它层保持不变。使用此命令合并层时,需要将作用层的下一层图像设为显示状态。
合并可视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显示的图层合并,而隐藏的图层则保持不变。
拼合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图层合并。
如果我们要合并多个不相邻的层,可以将这几个层先设定为链接的层,然后执行【图层面板】菜单中的合并链接图层命令,或者按快捷键Ctrl+E进行合并。
合并图层后,原来的三个图层都集中到一个图层中了,现在的图层结构如图1-1-64所示。
图 1-1- 64
6、图层样式效果的使用
在Photoshop中,我们可以为除背景层外的所有图层设置阴影、发光、立体浮雕等样式特效。在【图层面板】的底部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如图1-1-65所示),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一个命令即可打开【图层样式】对话框。
图1-1- 65
图1-1- 66
在【图层样式】对话框的左侧有许多图层效果复选框,当选中这些复选框中的任意一个,则当前图层会自动添加被选取的图层效果;对话框的右侧提供了大量的参数选项,在这里可以轻松的对样式效果进行设置。下面来看怎样使用图层样式功能为水晶按钮添加投影效果。
首先在【图层面板】中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在弹出的选择菜单中选择【投影…】命令,这时我们会看到如图1-1-67所示的图层样式对话框。
在图中我们发现,对话框左边的“投影”选项已经被选中,说明当前投影样式效果已经起作用了。接下来看对话框右边的部分,这里列出了投影样式效果的各种参数选项。我们分别在角度、距离、扩展和大小参数栏中填入120、3、0和10;其它参数则保持原来的数值(如图1-1-68所示),按【好】按钮,现在的水晶按钮有了明显的阴影效果,如图1-1-69所示。
图1-1- 68
图1-1- 69
重要提示:图层样式效果的神奇功能决不是我们一下子就能够介绍完的,需要大家不断的去体味和尝试,本书后面的实例部分就有不少介绍图层样式功能使用的例子,它们可都是不可多得的练习机会哦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Photoshop的图层有很多种,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但操作起来都十分类似。
要对图层进行操作,首先需要找到【图层面板】,如果【图层面板】已经被隐藏起来,可以执行【窗口】|【图层】命令(如图1-1-45所示)打开它(如图1-1-46所示)。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图层面板从最上面的图层开始,列出了图像中的所有图层和图层组。在这里,我们可以对图层进行创建、隐藏、显示、复制、链接、合并、锁定和删除等等操作。
操作技巧:按键盘上的F7键也可快捷打开【图层面板】
图 1-1- 46
下面我们一起来制作一个水晶按钮,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了解有关图层的一些简单操作。
2、创建、复制和删除图层
在实际的创作中,经常需要创建新的图层来满足设计的需要,单击【图层面板】中的【创建新的图层】按钮,新建一个空白图层,这个新建的图层会自动依照建立的次序命名,第一次新建的图层为【图层1】。
现在,我们在新建的图层上创建一个带有渐变颜色的圆形,作为水晶按钮的底色,制作方法我们已经在工具箱的使用中具体介绍了,效果如图1-1-48所示。
图 1-1- 47
图 1-1- 48
复制图层是较为常用的操作。先选中【图层1】,再用鼠标将【图层1】的缩览图拖动至【创建新的图层】按钮上,如图1-1-49所示。释放鼠标,【图层1】就被复制出来了,被复制出来的图层为【图层1 副本】,它位于【图层1】的上方,两图层中的内容一样,如图1-1-50所示。
图 1-1- 49
图 1-1- 50
对于没有用的图层,可以将它删除。先选中要删除的图层,然后单击【图层面板】上的【删除图层】按钮,再单击【是】,这样选中的图层就被删除了。
操作技巧:也可以在图层面板上直接用鼠标将图层的缩览图拖放到【删除图层】按钮上来删除。如图1-1-51和图1-1-52所示。
图 1-1- 51
图 1-1- 52 在处理图像时,为了得到合适的画面效果,我们可以对图像中的各个图层进行缩放、旋转、倾斜、扭曲和透视等等变形操作,图层的变形功能可以用【自由变形】命令来实现。 首先,我们新建一个图层,在这个图层上制作一个由白色到蓝色的渐变效果,如图1-1-53所示。 执行【编辑】|【自由变形】命令进入自由变形状态(如图1-1-54所示),用鼠标拖动自由变形边框上的控制点,改变图像的大小;将鼠标移动到自由变形区域中并拖动鼠标,改变图像的位置,如图1-1-55所示。调整结束后按Enter键退出变换状态,得到如图1-1-56所示的效果。 图 1-1- 53 图 1-1- 54 图 1-1- 55 图 1-1- 56 Photoshop中的图像一般由多个图层组成,而多个图层之间是一层层往上叠放的,因而上方的图层会遮盖住其下方图层的内容。 在编辑图像时,我们可以调整图层之间的叠放次序来实现设想的效果。在【图层面板】中,选择要调整次序的图层并拖放至适当的位置,这样就可以调整图层的叠放次序。 我们接着制作水晶按钮,看看调整图层叠放次序前后的效果。首先新建一个图层【图层3】,然后用【笔刷工具】在上面绘制水晶球的反光效果(如图1-1-57所示),接着用我们刚刚介绍的方法把反光效果的图层调整到【图层1】的下方(如图1-1-58所示),这样反光效果就被【图层1】遮住了,效果如图1-1-59所示。 图 1-1- 57 图 1-1- 58 此图改成拖动到图层1的下方 图 1-1- 59 图片错误,反光效果应不可见 操作技巧:此外,我们也可以使用【图层】|【排列】子菜单下的命令来调整图层次序。如图1-1-60所示。按Ctrl+[和Ctrl+]也可改变当前图层的上下关系。 图层的链接功能可以方便我们移动多层图像以及合并。要使几个图层成为链接的层,方法如下:先选定一个图层,使它成为当前作用图层,然后,在想要链接图层左侧的方框内单击鼠标,在方块内出现一个“链锁”图标,表示此图层已经与当前层链接起来了(如图1-1-61所示)。 操作技巧:当要将链接的层取消链接时,则可单击一下链接的符号,当前层就取消链接(如图1-1-62所示)。 图 1-1- 61 图 1-1- 62 要将图层合并可以打开【图层面板】菜单,执行其中的命令即可。如图1-1-63所示。 图 1-1- 63 向下合并:执行此命令,可以将当前作用层与其下一层图像合并,其它层保持不变。使用此命令合并层时,需要将作用层的下一层图像设为显示状态。 合并可视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显示的图层合并,而隐藏的图层则保持不变。 拼合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图层合并。 如果我们要合并多个不相邻的层,可以将这几个层先设定为链接的层,然后执行【图层面板】菜单中的合并链接图层命令,或者按快捷键Ctrl+E进行合并。 合并图层后,原来的三个图层都集中到一个图层中了,现在的图层结构如图1-1-64所示。 图 1-1- 64 在Photoshop中,我们可以为除背景层外的所有图层设置阴影、发光、立体浮雕等样式特效。在【图层面板】的底部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如图1-1-65所示),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一个命令即可打开【图层样式】对话框。 图1-1- 65 图1-1- 66 在【图层样式】对话框的左侧有许多图层效果复选框,当选中这些复选框中的任意一个,则当前图层会自动添加被选取的图层效果;对话框的右侧提供了大量的参数选项,在这里可以轻松的对样式效果进行设置。下面来看怎样使用图层样式功能为水晶按钮添加投影效果。 首先在【图层面板】中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在弹出的选择菜单中选择【投影…】命令,这时我们会看到如图1-1-67所示的图层样式对话框。 在图中我们发现,对话框左边的“投影”选项已经被选中,说明当前投影样式效果已经起作用了。接下来看对话框右边的部分,这里列出了投影样式效果的各种参数选项。我们分别在角度、距离、扩展和大小参数栏中填入120、3、0和10;其它参数则保持原来的数值(如图1-1-68所示),按【好】按钮,现在的水晶按钮有了明显的阴影效果,如图1-1-69所示。 图1-1- 68 图1-1- 69 重要提示:图层样式效果的神奇功能决不是我们一下子就能够介绍完的,需要大家不断的去体味和尝试,本书后面的实例部分就有不少介绍图层样式功能使用的例子,它们可都是不可多得的练习机会哦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图层的链接功能可以方便我们移动多层图像以及合并。要使几个图层成为链接的层,方法如下:先选定一个图层,使它成为当前作用图层,然后,在想要链接图层左侧的方框内单击鼠标,在方块内出现一个“链锁”图标,表示此图层已经与当前层链接起来了(如图1-1-61所示)。 操作技巧:当要将链接的层取消链接时,则可单击一下链接的符号,当前层就取消链接(如图1-1-62所示)。 图 1-1- 61 图 1-1- 62 要将图层合并可以打开【图层面板】菜单,执行其中的命令即可。如图1-1-63所示。 图 1-1- 63 向下合并:执行此命令,可以将当前作用层与其下一层图像合并,其它层保持不变。使用此命令合并层时,需要将作用层的下一层图像设为显示状态。 合并可视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显示的图层合并,而隐藏的图层则保持不变。 拼合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图层合并。 如果我们要合并多个不相邻的层,可以将这几个层先设定为链接的层,然后执行【图层面板】菜单中的合并链接图层命令,或者按快捷键Ctrl+E进行合并。 合并图层后,原来的三个图层都集中到一个图层中了,现在的图层结构如图1-1-64所示。 图 1-1- 64 在Photoshop中,我们可以为除背景层外的所有图层设置阴影、发光、立体浮雕等样式特效。在【图层面板】的底部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如图1-1-65所示),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一个命令即可打开【图层样式】对话框。 图1-1- 65 图1-1- 66 在【图层样式】对话框的左侧有许多图层效果复选框,当选中这些复选框中的任意一个,则当前图层会自动添加被选取的图层效果;对话框的右侧提供了大量的参数选项,在这里可以轻松的对样式效果进行设置。下面来看怎样使用图层样式功能为水晶按钮添加投影效果。 首先在【图层面板】中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在弹出的选择菜单中选择【投影…】命令,这时我们会看到如图1-1-67所示的图层样式对话框。 在图中我们发现,对话框左边的“投影”选项已经被选中,说明当前投影样式效果已经起作用了。接下来看对话框右边的部分,这里列出了投影样式效果的各种参数选项。我们分别在角度、距离、扩展和大小参数栏中填入120、3、0和10;其它参数则保持原来的数值(如图1-1-68所示),按【好】按钮,现在的水晶按钮有了明显的阴影效果,如图1-1-69所示。 图1-1- 68 图1-1- 69 重要提示:图层样式效果的神奇功能决不是我们一下子就能够介绍完的,需要大家不断的去体味和尝试,本书后面的实例部分就有不少介绍图层样式功能使用的例子,它们可都是不可多得的练习机会哦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图层的链接功能可以方便我们移动多层图像以及合并。要使几个图层成为链接的层,方法如下:先选定一个图层,使它成为当前作用图层,然后,在想要链接图层左侧的方框内单击鼠标,在方块内出现一个“链锁”图标,表示此图层已经与当前层链接起来了(如图1-1-61所示)。 操作技巧:当要将链接的层取消链接时,则可单击一下链接的符号,当前层就取消链接(如图1-1-62所示)。 图 1-1- 61 图 1-1- 62 要将图层合并可以打开【图层面板】菜单,执行其中的命令即可。如图1-1-63所示。 图 1-1- 63 向下合并:执行此命令,可以将当前作用层与其下一层图像合并,其它层保持不变。使用此命令合并层时,需要将作用层的下一层图像设为显示状态。 合并可视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显示的图层合并,而隐藏的图层则保持不变。 拼合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图层合并。 如果我们要合并多个不相邻的层,可以将这几个层先设定为链接的层,然后执行【图层面板】菜单中的合并链接图层命令,或者按快捷键Ctrl+E进行合并。 合并图层后,原来的三个图层都集中到一个图层中了,现在的图层结构如图1-1-64所示。 图 1-1- 64 在Photoshop中,我们可以为除背景层外的所有图层设置阴影、发光、立体浮雕等样式特效。在【图层面板】的底部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如图1-1-65所示),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一个命令即可打开【图层样式】对话框。 图1-1- 65 图1-1- 66 在【图层样式】对话框的左侧有许多图层效果复选框,当选中这些复选框中的任意一个,则当前图层会自动添加被选取的图层效果;对话框的右侧提供了大量的参数选项,在这里可以轻松的对样式效果进行设置。下面来看怎样使用图层样式功能为水晶按钮添加投影效果。 首先在【图层面板】中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在弹出的选择菜单中选择【投影…】命令,这时我们会看到如图1-1-67所示的图层样式对话框。 在图中我们发现,对话框左边的“投影”选项已经被选中,说明当前投影样式效果已经起作用了。接下来看对话框右边的部分,这里列出了投影样式效果的各种参数选项。我们分别在角度、距离、扩展和大小参数栏中填入120、3、0和10;其它参数则保持原来的数值(如图1-1-68所示),按【好】按钮,现在的水晶按钮有了明显的阴影效果,如图1-1-69所示。 图1-1- 68 图1-1- 69 重要提示:图层样式效果的神奇功能决不是我们一下子就能够介绍完的,需要大家不断的去体味和尝试,本书后面的实例部分就有不少介绍图层样式功能使用的例子,它们可都是不可多得的练习机会哦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3、图层的变形
4、调整图层的叠放次序
5、图层的链接与合并
6、图层样式效果的使用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5、图层的链接与合并
6、图层样式效果的使用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5、图层的链接与合并
6、图层样式效果的使用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3、图层的变形
在处理图像时,为了得到合适的画面效果,我们可以对图像中的各个图层进行缩放、旋转、倾斜、扭曲和透视等等变形操作,图层的变形功能可以用【自由变形】命令来实现。
首先,我们新建一个图层,在这个图层上制作一个由白色到蓝色的渐变效果,如图1-1-53所示。
执行【编辑】|【自由变形】命令进入自由变形状态(如图1-1-54所示),用鼠标拖动自由变形边框上的控制点,改变图像的大小;将鼠标移动到自由变形区域中并拖动鼠标,改变图像的位置,如图1-1-55所示。调整结束后按Enter键退出变换状态,得到如图1-1-56所示的效果。
图 1-1- 53
图 1-1- 54
图 1-1- 55
图 1-1- 56
4、调整图层的叠放次序
Photoshop中的图像一般由多个图层组成,而多个图层之间是一层层往上叠放的,因而上方的图层会遮盖住其下方图层的内容。
在编辑图像时,我们可以调整图层之间的叠放次序来实现设想的效果。在【图层面板】中,选择要调整次序的图层并拖放至适当的位置,这样就可以调整图层的叠放次序。
我们接着制作水晶按钮,看看调整图层叠放次序前后的效果。首先新建一个图层【图层3】,然后用【笔刷工具】在上面绘制水晶球的反光效果(如图1-1-57所示),接着用我们刚刚介绍的方法把反光效果的图层调整到【图层1】的下方(如图1-1-58所示),这样反光效果就被【图层1】遮住了,效果如图1-1-59所示。
图 1-1- 57
图 1-1- 58 此图改成拖动到图层1的下方
图 1-1- 59 图片错误,反光效果应不可见
操作技巧:此外,我们也可以使用【图层】|【排列】子菜单下的命令来调整图层次序。如图1-1-60所示。按Ctrl+[和Ctrl+]也可改变当前图层的上下关系。 图层的链接功能可以方便我们移动多层图像以及合并。要使几个图层成为链接的层,方法如下:先选定一个图层,使它成为当前作用图层,然后,在想要链接图层左侧的方框内单击鼠标,在方块内出现一个“链锁”图标,表示此图层已经与当前层链接起来了(如图1-1-61所示)。 操作技巧:当要将链接的层取消链接时,则可单击一下链接的符号,当前层就取消链接(如图1-1-62所示)。 图 1-1- 61 图 1-1- 62 要将图层合并可以打开【图层面板】菜单,执行其中的命令即可。如图1-1-63所示。 图 1-1- 63 向下合并:执行此命令,可以将当前作用层与其下一层图像合并,其它层保持不变。使用此命令合并层时,需要将作用层的下一层图像设为显示状态。 合并可视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显示的图层合并,而隐藏的图层则保持不变。 拼合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图层合并。 如果我们要合并多个不相邻的层,可以将这几个层先设定为链接的层,然后执行【图层面板】菜单中的合并链接图层命令,或者按快捷键Ctrl+E进行合并。 合并图层后,原来的三个图层都集中到一个图层中了,现在的图层结构如图1-1-64所示。 图 1-1- 64 在Photoshop中,我们可以为除背景层外的所有图层设置阴影、发光、立体浮雕等样式特效。在【图层面板】的底部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如图1-1-65所示),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一个命令即可打开【图层样式】对话框。 图1-1- 65 图1-1- 66 在【图层样式】对话框的左侧有许多图层效果复选框,当选中这些复选框中的任意一个,则当前图层会自动添加被选取的图层效果;对话框的右侧提供了大量的参数选项,在这里可以轻松的对样式效果进行设置。下面来看怎样使用图层样式功能为水晶按钮添加投影效果。 首先在【图层面板】中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在弹出的选择菜单中选择【投影…】命令,这时我们会看到如图1-1-67所示的图层样式对话框。 在图中我们发现,对话框左边的“投影”选项已经被选中,说明当前投影样式效果已经起作用了。接下来看对话框右边的部分,这里列出了投影样式效果的各种参数选项。我们分别在角度、距离、扩展和大小参数栏中填入120、3、0和10;其它参数则保持原来的数值(如图1-1-68所示),按【好】按钮,现在的水晶按钮有了明显的阴影效果,如图1-1-69所示。 图1-1- 68 图1-1- 69 重要提示:图层样式效果的神奇功能决不是我们一下子就能够介绍完的,需要大家不断的去体味和尝试,本书后面的实例部分就有不少介绍图层样式功能使用的例子,它们可都是不可多得的练习机会哦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5、图层的链接与合并
6、图层样式效果的使用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5、图层的链接与合并
图层的链接功能可以方便我们移动多层图像以及合并。要使几个图层成为链接的层,方法如下:先选定一个图层,使它成为当前作用图层,然后,在想要链接图层左侧的方框内单击鼠标,在方块内出现一个“链锁”图标,表示此图层已经与当前层链接起来了(如图1-1-61所示)。
操作技巧:当要将链接的层取消链接时,则可单击一下链接的符号,当前层就取消链接(如图1-1-62所示)。
图 1-1- 61
图 1-1- 62
要将图层合并可以打开【图层面板】菜单,执行其中的命令即可。如图1-1-63所示。
图 1-1- 63
向下合并:执行此命令,可以将当前作用层与其下一层图像合并,其它层保持不变。使用此命令合并层时,需要将作用层的下一层图像设为显示状态。
合并可视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显示的图层合并,而隐藏的图层则保持不变。
拼合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图层合并。
如果我们要合并多个不相邻的层,可以将这几个层先设定为链接的层,然后执行【图层面板】菜单中的合并链接图层命令,或者按快捷键Ctrl+E进行合并。
合并图层后,原来的三个图层都集中到一个图层中了,现在的图层结构如图1-1-64所示。
图 1-1- 64
6、图层样式效果的使用
在Photoshop中,我们可以为除背景层外的所有图层设置阴影、发光、立体浮雕等样式特效。在【图层面板】的底部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如图1-1-65所示),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一个命令即可打开【图层样式】对话框。
图1-1- 65
图1-1- 66
在【图层样式】对话框的左侧有许多图层效果复选框,当选中这些复选框中的任意一个,则当前图层会自动添加被选取的图层效果;对话框的右侧提供了大量的参数选项,在这里可以轻松的对样式效果进行设置。下面来看怎样使用图层样式功能为水晶按钮添加投影效果。
首先在【图层面板】中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在弹出的选择菜单中选择【投影…】命令,这时我们会看到如图1-1-67所示的图层样式对话框。
在图中我们发现,对话框左边的“投影”选项已经被选中,说明当前投影样式效果已经起作用了。接下来看对话框右边的部分,这里列出了投影样式效果的各种参数选项。我们分别在角度、距离、扩展和大小参数栏中填入120、3、0和10;其它参数则保持原来的数值(如图1-1-68所示),按【好】按钮,现在的水晶按钮有了明显的阴影效果,如图1-1-69所示。
图1-1- 68
图1-1- 69
重要提示:图层样式效果的神奇功能决不是我们一下子就能够介绍完的,需要大家不断的去体味和尝试,本书后面的实例部分就有不少介绍图层样式功能使用的例子,它们可都是不可多得的练习机会哦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5、图层的链接与合并
图层的链接功能可以方便我们移动多层图像以及合并。要使几个图层成为链接的层,方法如下:先选定一个图层,使它成为当前作用图层,然后,在想要链接图层左侧的方框内单击鼠标,在方块内出现一个“链锁”图标,表示此图层已经与当前层链接起来了(如图1-1-61所示)。
操作技巧:当要将链接的层取消链接时,则可单击一下链接的符号,当前层就取消链接(如图1-1-62所示)。
图 1-1- 61
图 1-1- 62
要将图层合并可以打开【图层面板】菜单,执行其中的命令即可。如图1-1-63所示。
图 1-1- 63
向下合并:执行此命令,可以将当前作用层与其下一层图像合并,其它层保持不变。使用此命令合并层时,需要将作用层的下一层图像设为显示状态。
合并可视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显示的图层合并,而隐藏的图层则保持不变。
拼合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图层合并。
如果我们要合并多个不相邻的层,可以将这几个层先设定为链接的层,然后执行【图层面板】菜单中的合并链接图层命令,或者按快捷键Ctrl+E进行合并。
合并图层后,原来的三个图层都集中到一个图层中了,现在的图层结构如图1-1-64所示。
图 1-1- 64
6、图层样式效果的使用
在Photoshop中,我们可以为除背景层外的所有图层设置阴影、发光、立体浮雕等样式特效。在【图层面板】的底部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如图1-1-65所示),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一个命令即可打开【图层样式】对话框。
图1-1- 65
图1-1- 66
在【图层样式】对话框的左侧有许多图层效果复选框,当选中这些复选框中的任意一个,则当前图层会自动添加被选取的图层效果;对话框的右侧提供了大量的参数选项,在这里可以轻松的对样式效果进行设置。下面来看怎样使用图层样式功能为水晶按钮添加投影效果。
首先在【图层面板】中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在弹出的选择菜单中选择【投影…】命令,这时我们会看到如图1-1-67所示的图层样式对话框。
在图中我们发现,对话框左边的“投影”选项已经被选中,说明当前投影样式效果已经起作用了。接下来看对话框右边的部分,这里列出了投影样式效果的各种参数选项。我们分别在角度、距离、扩展和大小参数栏中填入120、3、0和10;其它参数则保持原来的数值(如图1-1-68所示),按【好】按钮,现在的水晶按钮有了明显的阴影效果,如图1-1-69所示。
图1-1- 68
图1-1- 69
重要提示:图层样式效果的神奇功能决不是我们一下子就能够介绍完的,需要大家不断的去体味和尝试,本书后面的实例部分就有不少介绍图层样式功能使用的例子,它们可都是不可多得的练习机会哦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3、图层的变形
在处理图像时,为了得到合适的画面效果,我们可以对图像中的各个图层进行缩放、旋转、倾斜、扭曲和透视等等变形操作,图层的变形功能可以用【自由变形】命令来实现。
首先,我们新建一个图层,在这个图层上制作一个由白色到蓝色的渐变效果,如图1-1-53所示。
执行【编辑】|【自由变形】命令进入自由变形状态(如图1-1-54所示),用鼠标拖动自由变形边框上的控制点,改变图像的大小;将鼠标移动到自由变形区域中并拖动鼠标,改变图像的位置,如图1-1-55所示。调整结束后按Enter键退出变换状态,得到如图1-1-56所示的效果。
图 1-1- 53
图 1-1- 54
图 1-1- 55
图 1-1- 56
4、调整图层的叠放次序
Photoshop中的图像一般由多个图层组成,而多个图层之间是一层层往上叠放的,因而上方的图层会遮盖住其下方图层的内容。
在编辑图像时,我们可以调整图层之间的叠放次序来实现设想的效果。在【图层面板】中,选择要调整次序的图层并拖放至适当的位置,这样就可以调整图层的叠放次序。
我们接着制作水晶按钮,看看调整图层叠放次序前后的效果。首先新建一个图层【图层3】,然后用【笔刷工具】在上面绘制水晶球的反光效果(如图1-1-57所示),接着用我们刚刚介绍的方法把反光效果的图层调整到【图层1】的下方(如图1-1-58所示),这样反光效果就被【图层1】遮住了,效果如图1-1-59所示。
图 1-1- 57
图 1-1- 58 此图改成拖动到图层1的下方
图 1-1- 59 图片错误,反光效果应不可见
操作技巧:此外,我们也可以使用【图层】|【排列】子菜单下的命令来调整图层次序。如图1-1-60所示。按Ctrl+[和Ctrl+]也可改变当前图层的上下关系。 图层的链接功能可以方便我们移动多层图像以及合并。要使几个图层成为链接的层,方法如下:先选定一个图层,使它成为当前作用图层,然后,在想要链接图层左侧的方框内单击鼠标,在方块内出现一个“链锁”图标,表示此图层已经与当前层链接起来了(如图1-1-61所示)。 操作技巧:当要将链接的层取消链接时,则可单击一下链接的符号,当前层就取消链接(如图1-1-62所示)。 图 1-1- 61 图 1-1- 62 要将图层合并可以打开【图层面板】菜单,执行其中的命令即可。如图1-1-63所示。 图 1-1- 63 向下合并:执行此命令,可以将当前作用层与其下一层图像合并,其它层保持不变。使用此命令合并层时,需要将作用层的下一层图像设为显示状态。 合并可视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显示的图层合并,而隐藏的图层则保持不变。 拼合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图层合并。 如果我们要合并多个不相邻的层,可以将这几个层先设定为链接的层,然后执行【图层面板】菜单中的合并链接图层命令,或者按快捷键Ctrl+E进行合并。 合并图层后,原来的三个图层都集中到一个图层中了,现在的图层结构如图1-1-64所示。 图 1-1- 64 在Photoshop中,我们可以为除背景层外的所有图层设置阴影、发光、立体浮雕等样式特效。在【图层面板】的底部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如图1-1-65所示),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一个命令即可打开【图层样式】对话框。 图1-1- 65 图1-1- 66 在【图层样式】对话框的左侧有许多图层效果复选框,当选中这些复选框中的任意一个,则当前图层会自动添加被选取的图层效果;对话框的右侧提供了大量的参数选项,在这里可以轻松的对样式效果进行设置。下面来看怎样使用图层样式功能为水晶按钮添加投影效果。 首先在【图层面板】中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在弹出的选择菜单中选择【投影…】命令,这时我们会看到如图1-1-67所示的图层样式对话框。 在图中我们发现,对话框左边的“投影”选项已经被选中,说明当前投影样式效果已经起作用了。接下来看对话框右边的部分,这里列出了投影样式效果的各种参数选项。我们分别在角度、距离、扩展和大小参数栏中填入120、3、0和10;其它参数则保持原来的数值(如图1-1-68所示),按【好】按钮,现在的水晶按钮有了明显的阴影效果,如图1-1-69所示。 图1-1- 68 图1-1- 69 重要提示:图层样式效果的神奇功能决不是我们一下子就能够介绍完的,需要大家不断的去体味和尝试,本书后面的实例部分就有不少介绍图层样式功能使用的例子,它们可都是不可多得的练习机会哦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5、图层的链接与合并
6、图层样式效果的使用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5、图层的链接与合并
图层的链接功能可以方便我们移动多层图像以及合并。要使几个图层成为链接的层,方法如下:先选定一个图层,使它成为当前作用图层,然后,在想要链接图层左侧的方框内单击鼠标,在方块内出现一个“链锁”图标,表示此图层已经与当前层链接起来了(如图1-1-61所示)。
操作技巧:当要将链接的层取消链接时,则可单击一下链接的符号,当前层就取消链接(如图1-1-62所示)。
图 1-1- 61
图 1-1- 62
要将图层合并可以打开【图层面板】菜单,执行其中的命令即可。如图1-1-63所示。
图 1-1- 63
向下合并:执行此命令,可以将当前作用层与其下一层图像合并,其它层保持不变。使用此命令合并层时,需要将作用层的下一层图像设为显示状态。
合并可视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显示的图层合并,而隐藏的图层则保持不变。
拼合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图层合并。
如果我们要合并多个不相邻的层,可以将这几个层先设定为链接的层,然后执行【图层面板】菜单中的合并链接图层命令,或者按快捷键Ctrl+E进行合并。
合并图层后,原来的三个图层都集中到一个图层中了,现在的图层结构如图1-1-64所示。
图 1-1- 64
6、图层样式效果的使用
在Photoshop中,我们可以为除背景层外的所有图层设置阴影、发光、立体浮雕等样式特效。在【图层面板】的底部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如图1-1-65所示),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一个命令即可打开【图层样式】对话框。
图1-1- 65
图1-1- 66
在【图层样式】对话框的左侧有许多图层效果复选框,当选中这些复选框中的任意一个,则当前图层会自动添加被选取的图层效果;对话框的右侧提供了大量的参数选项,在这里可以轻松的对样式效果进行设置。下面来看怎样使用图层样式功能为水晶按钮添加投影效果。
首先在【图层面板】中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在弹出的选择菜单中选择【投影…】命令,这时我们会看到如图1-1-67所示的图层样式对话框。
在图中我们发现,对话框左边的“投影”选项已经被选中,说明当前投影样式效果已经起作用了。接下来看对话框右边的部分,这里列出了投影样式效果的各种参数选项。我们分别在角度、距离、扩展和大小参数栏中填入120、3、0和10;其它参数则保持原来的数值(如图1-1-68所示),按【好】按钮,现在的水晶按钮有了明显的阴影效果,如图1-1-69所示。
图1-1- 68
图1-1- 69
重要提示:图层样式效果的神奇功能决不是我们一下子就能够介绍完的,需要大家不断的去体味和尝试,本书后面的实例部分就有不少介绍图层样式功能使用的例子,它们可都是不可多得的练习机会哦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5、图层的链接与合并
图层的链接功能可以方便我们移动多层图像以及合并。要使几个图层成为链接的层,方法如下:先选定一个图层,使它成为当前作用图层,然后,在想要链接图层左侧的方框内单击鼠标,在方块内出现一个“链锁”图标,表示此图层已经与当前层链接起来了(如图1-1-61所示)。
操作技巧:当要将链接的层取消链接时,则可单击一下链接的符号,当前层就取消链接(如图1-1-62所示)。
图 1-1- 61
图 1-1- 62
要将图层合并可以打开【图层面板】菜单,执行其中的命令即可。如图1-1-63所示。
图 1-1- 63
向下合并:执行此命令,可以将当前作用层与其下一层图像合并,其它层保持不变。使用此命令合并层时,需要将作用层的下一层图像设为显示状态。
合并可视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显示的图层合并,而隐藏的图层则保持不变。
拼合图层:执行此命令,可将图像中所有图层合并。
如果我们要合并多个不相邻的层,可以将这几个层先设定为链接的层,然后执行【图层面板】菜单中的合并链接图层命令,或者按快捷键Ctrl+E进行合并。
合并图层后,原来的三个图层都集中到一个图层中了,现在的图层结构如图1-1-64所示。
图 1-1- 64
6、图层样式效果的使用
在Photoshop中,我们可以为除背景层外的所有图层设置阴影、发光、立体浮雕等样式特效。在【图层面板】的底部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如图1-1-65所示),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一个命令即可打开【图层样式】对话框。
图1-1- 65
图1-1- 66
在【图层样式】对话框的左侧有许多图层效果复选框,当选中这些复选框中的任意一个,则当前图层会自动添加被选取的图层效果;对话框的右侧提供了大量的参数选项,在这里可以轻松的对样式效果进行设置。下面来看怎样使用图层样式功能为水晶按钮添加投影效果。
首先在【图层面板】中单击【添加图层样式】按钮,在弹出的选择菜单中选择【投影…】命令,这时我们会看到如图1-1-67所示的图层样式对话框。
在图中我们发现,对话框左边的“投影”选项已经被选中,说明当前投影样式效果已经起作用了。接下来看对话框右边的部分,这里列出了投影样式效果的各种参数选项。我们分别在角度、距离、扩展和大小参数栏中填入120、3、0和10;其它参数则保持原来的数值(如图1-1-68所示),按【好】按钮,现在的水晶按钮有了明显的阴影效果,如图1-1-69所示。
图1-1- 68
图1-1- 69
重要提示:图层样式效果的神奇功能决不是我们一下子就能够介绍完的,需要大家不断的去体味和尝试,本书后面的实例部分就有不少介绍图层样式功能使用的例子,它们可都是不可多得的练习机会哦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
7、图层的不透明度和混合模式
运用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像合成效果。
⑴ 不透明度
使用图层编辑图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快速的使图层变成半透明的状态,这在图像合成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设定图层的“不透明度”呢?
先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层,然后单击“不透明度”右边的小三角形,在弹出的“控制滑杆”上拖动小三角形滑块,这样便可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了。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时,表示图层完全透明(如图1-1-70所示);100%则表示图层则完全不透明(如图1-1-72所示)。
图 1-1- 70
图 1-1- 71
图 1-1- 72
⑵ 图层混合模式
当两个图层的图像重叠的时候,Photoshop提供了上下图层颜色间多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法,这就是图层的“混合模式”。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Photoshop 7.0的【图层面板】中提供了22种“图层混合模式”,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就会弹出“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列表(如图1-1-73所示),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合模式。
图 1-1- 7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不同的混合模式对图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首先我们打开如图1-1-74和图1-1-75两幅规格相同的图像。
图 1-1- 74
图 1-1- 75
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在“图片1”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其拖放到“图片2”的图像窗口中(如图1-1-76所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互相叠加的图层了(如图1-1-77所示)。
图 1-1- 76
图 1-1- 77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图层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将会看到以下的各种效果:
⑴ 正常模式
这是在Photoshop中进行绘画与图像合成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合成模式下,图层的颜色会遮盖住原来的底色。可以通过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来控制下一层的显现效果。如图1-1-78所示。
图 1-1- 78
⑵ 溶解模式
该模式下,随着图层不透明度的降低,图像将呈颗粒状随机取代原有的背景色。它的效果如图1-1-79所示。
图 1-1- 79
⑶ 正片叠底模式
使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降低图像的亮度,突出背景图像中色调较暗的部分。它的效果如图1-1-80所示。
图 1-1- 80
⑷ 屏幕模式
这种模式与正片叠底模式刚好相反,具有漂白图像的效果。效果如图1-1-81所示。
图 1-1- 81
⑸ 叠加模式
该模式将当前图层的颜色与背景色叠加,并保持背景色的明暗程度,从而可以产生出自然的融合效果。如图1-1-82所示。
图 1-1- 82
⑹ 柔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在图像中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效果如图1-1-83所示。
图 1-1- 83
⑺ 强光模式
此模式的混合效果与耀眼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能够产生增加图像暗部的效果,在需要向图像添加暗调时非常有用。其效果如图1-1-84所示。
图 1-1- 84
⑻ 颜色减淡模式
该模式会将背景图层的亮度提高,从而达到突出局部图像的效果。如图1-1-85所示。
图 1-1- 85
⑼ 颜色加深模式
该模式会降低背景像素的亮度,产生的效果与颜色减淡模式相反。如图1-1-86所示。
图 1-1- 86
以上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混合模式的使用效果,其它的几种模式较少用到,这里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混合,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