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档:https://www.jianshu.com/p/2ad1c9b35996
demo下载:https://github.com/robotframework/RobotDemo
robotdemo中包含3种类型的测试用例
- data_driven.robot 数据驱动测试用例
- gherkin.robot(Given, When, Then. Step Organization)
- keyword_driven.robot 关键字驱动测试用例
data_driven.robot 解析
gherkin、keyword_driven就不写啦,可以自己去读哟
通过使用自定义模板,测试用例里面只有三种测试数据:正确的结果、错误结果、异常结果这3类数据测试。
文件的三部分:Settings\Test cases\Keywords
-
***Settings*** 中包含3个内容:
1.Documention 是整个用例集的描述,在执行用例文件时,会打印在结果中;
2.Test Template 定义了测试用例的模板,所有的Test cases都会按照Calculate模板进行执行
3.Library:导入了自定义库,注意自定义库的导入和第三方库导入的区别哟,自定义所在的文件夹不在sitepackages,所以要加上py后缀哟,例如这样:Library D://RobotDemo-calculator//RobotDemo-master//CalculatorLibrary.py
- *** Test Cases *** Calculation error 这个测试用例中,定义了一个新的模板,这时,这个用例就不会再采用Settings中模板了,so模板的优先级顺序是:用例内的 > Settings中的
-
***Keywords*** 定义了2个关键字:Calculate和Calculation should fail。
- Calculate就是***Settings***里要用到的Test Template,Calculate中定义了2个参数,定义模板后,直接输入参数就可以按照Calculate的步骤执行了,从而实现了数据驱动
- Push buttions是CalculateLibrary.py定义的关键字,在CalculateLibrary.py的同名类中,定义了一个push_buttons(self,expression)方法
C${expression}=
,这个类型的表达式是什么意思呢?经过验证C
应该是concat
的意思,将2个字符串进行连接,就是在${expression}
后再加一个=
号,如:${expression}
的值为1+2
,则C${expression}=
的值为1+2=
- Calculatuion should fail关键字中,用到了一个表达式
${error} = Should cause error C${expression}=
,这个表达式是将Should cause error C${expression}=
的值赋给了${error}
,这里相当于是定义了一个变量
总结:
通过阅读用例,理解不了每个关键字的实现过程怎么办?
-
查看CalculateLibrary.py源码,用python的打断点方式,去理解下每个关键字的作用和执行过程哟:
- 刚开始读这个用例的时候,还是比较懵逼的,比如:
C${expression}=
这个表达式的用法就想了好一会儿,不知道是啥意思 - 还有每个关键字的具体执行过程是怎样的,看用例的过程也很懵。我的方法就是,看到用例中的一个关键字,然后带入参数去看源码,一点点追溯过去,就能理解这个过程了,举个例子:
keyword_driven.robot中用到的关键字为Push button和Result should be,连续输入几个数据字符,最后也能和Result should be中输入的预期结果进行比较,这个为什么呢?每个Push button的结果是存在哪里呢?
- 去看下CalculatorLibrary.py的源码,可以看到push_button方法中是把结果存在
__init__
中定义的self._result中的 - 为什么在库中定义的方法为push_button在写用例时是用Push button呢?大胆想象,RobotFramework应该是对方法名到关键字之间的转换做了处理。
RobotFramework的关键字是不区分大小写的喔
写在最后
- 通过阅读自定义库的这个示例,可以了解到如何去自定义库,自定义库的语法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在后续工作中也是很有帮助的
- 实践出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