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知笔记
主要记录个人成长中的过程,关注认知的提升
Leekwen
个人微信:leekwenty,个人信息可自行搜索:leekwen,个人公众号:leekwen-iot
展开
-
中年危机下的多选变单选
由于开始感受到年龄增长的影响,已经看惯了云淡风轻,露水情缘。想到一个段子:如果不往家里寄钱,一个好人也就不是了。这里的重新定义关系,不仅仅是人际关系,而且包含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定位。想要改变环境,但又被环境改变着。原创 2024-02-22 17:31:13 · 1023 阅读 · 0 评论 -
我的经验就是我的局限与牢笼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通常都会形成对这个周遭世界的一种印象,而这种印象慢慢地就会存在我们大脑里,形成一个根深蒂固的记忆。当遇到同样的环境或同样的条件时,我们通常会借助非意识的行为来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而这种非意识的行为,就是通过调用根深蒂固的记忆,来做出的外部反应。条件反射这个动物实验,很明确地告诉我们经验有时候,会成为我们的局限,我们的牢笼。原创 2024-02-21 17:11:43 · 410 阅读 · 0 评论 -
chatGPT免费AI交互产品的应用
进来后,直接创建自己的AI-bot就可以了,然后关联上对应的插件;包括GPT4以及DALLE,这样,你就可以愉快的玩耍了。无限次数,无限次数,无限次数,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翻墙工具,请自行搜索度娘,不用来问我。原创 2024-02-20 09:56:01 · 899 阅读 · 0 评论 -
个人进化的再次讨论
进化一词,来源于生物进化论。学习知识之前,需要先了解一下自身,也就是我们人类自己的通识,然后再将不同的个性、兴趣加入其中,才可以真正地做到量体裁衣。原创 2023-01-12 12:12:49 · 492 阅读 · 0 评论 -
如何提高决策的质量
提高决策的质量,那么就是提高选择的质量。而质量一词,在产品设计的理念下就是问题的代名词。质量来自于管理之中,换句话说,质量是管理出来的。同样的道理,提高决策的质量,就要基于事实本身的依据,采用开放的头脑和心态去接受不同人的意见,不同人的看法,不同人的观察角度。但影响合理决策的两个最大障碍就是我们的自我意识和思维盲点。自我意识的本身就是我们的自我保护机制,是与生俱来的自然进化的结果。想要突破自我意识的障碍,就需要能够让自己看到自我意识的不足,从而有意识地去规避自我意识下的应急反应。原创 2023-01-04 18:11:37 · 613 阅读 · 0 评论 -
2024年的年终总结
前半年还有时间去写一下,到了后半年,组织内部调整,外加空降管理,战略任务转移等等问题,导致一人多用,事情突然多了起来。2025年需要交付一个满意的答卷,但满意是个结果,分解到每天的话就是,做好每一天的产品管理。作为产品人,同样的道理,企业以盈利为目的,职员只是企业的一个人资而已,再无用的时候,就会被无情地抛弃,这是事实,也是一种无奈。我刚刚写完提交,仿佛是已经将2024年翻了个篇了,但实际上困难才刚刚开始而已。后面的几年会越来越有这样的感觉,最好的时候就是前一年。明年对集团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原创 2024-12-31 19:01:14 · 234 阅读 · 0 评论 -
再次回首人生的四个部分
我们一直在提升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阅历,累计自己的经验,去看世界,看自己,看一切,但终起目的,无外乎就是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只是我们每个人,输入的判断条件不同,看待的角度不同,思想的深度不同,自己的能力不同,从而做出的或被迫做出的选择不同而已。决策者,想获取更多的信息,更多真实的数据,机遇这种情况下的判断才可能更为准确。再回首,这四种出身,能力,选择,机遇情况,结合自己的当下,更是一种五味杂陈。而执行者,更多的是收到指令后的执行,而不是基于综合条件下的权衡后的决定。不管你的能力如何,你都在做不同的选择。原创 2024-12-09 20:52:45 · 300 阅读 · 0 评论 -
你的拼命向前,只不过是别人的轻松实现
今天早上送孩子上学,没有开车,骑着2轮小驴子去的。路上遇到一位骑着单车的男孩,拼命的用力踩着脚踏板,齿轮发出嗤嗤的声音,但路上同样骑着2轮电车的人却轻松地超过了他。难道我们能怪这个男孩不努力吗?同样的,我们自己在工作中,有事也是做着这样的傻事,事倍却功半。我们在一个下沉的行业上努力着,不如别人坐着时代的电梯,上升来的高级和从容。原创 2024-10-11 22:46:07 · 415 阅读 · 0 评论 -
为何我们没有高质量的输出?
正如食物的质量和消化过程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一样,信息的质量及其处理方式也会显著影响我们的认知发展和心理健康。病从口入,我们的大脑也是如此,所以要严控输入的信息质量;细嚼慢咽,消耗吸收的过程与我们处理信息的过程类似,所以要反思、总结;厚积薄发,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所以我们要养成输出的习惯,让其形成肌肉记忆。原创 2024-10-11 11:57:18 · 761 阅读 · 0 评论 -
知识的通用性
很久没有写文章了,因为集团公司当前在大刀阔斧的改革,人员精简,很多事情都合并到同一个人身上,同时将内部的沟通软件平台又做一次大的切换,很多资料都需要重新的整理。所以,抱歉,很多内容都没有发出来,自己颓废了一段时间。而今天,趁着假期间的空闲,上来给大家唠唠,不为别的,就为自己完成更新博文的任务吧~~回到本体,我们很少看到一个人是孤立的。或许,你会说,我们是群居动物,你去看看狼吧,他们都是形单影只的。我们后面解释这个问题~原创 2024-09-14 19:04:42 · 438 阅读 · 0 评论 -
开启大脑的“调试模式”
在使用产品时,我们通常会查阅此产品的使用手册,但,如果把我们自己作为一个产品,那么它的使用手册,如何写,又会写些什么呢?有人说,手机是人的第二个大脑,特别是在当前chatGPT等AI技术飞跃发展的节点上,但是当我们将手机开启调试模式的时候,就会清晰地懂得它的运行机理,从而更好地使用和调试它。而,对于我们自己呢?我们是否能通过某种方式来进入“调试模式”,发现自己存在的bug,从而修复它,强大它。甚至于说,能与自己更好地对话,更好地理解自己,发现自己,从而到改变自己。原创 2024-09-14 18:34:53 · 1043 阅读 · 0 评论 -
请做好那位,事后诸葛亮
别给我扯些没用的,我要看干货!作为知识分享的直播间,里面通常都会遇到上面的问答。而通常情况下,这种人都忍不住,也得不到他想要的答案,究其原因就是答案。我们都会犯错,犯错之后,通常最令人讨厌的就是那个事后的诸葛亮先生了。其实,真正应该做事后诸葛亮的不是别人,恰恰就是自己。原创 2024-07-19 09:22:48 · 337 阅读 · 0 评论 -
再读俞军老师的《产品方法论》
关于需求的问题,各个人员都能说上一顿的抱怨。客户抱怨、研发抱怨、市场抱怨、供应链也抱怨。总之都是需求的问题。需求本质是是来源于用户。但这里的用户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自然人,而是一个需求的合集,目的是提高产品的通用性。产品是由人加工,有用户,且可以被交易的商品或服务。那么产品经理就是负责找到用户,同时协调人员去生产出对应的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然后才可能将其与用户进行交易。所以,第一步就是先要发现用户的需求、了解用户的需求,其次才是定义用户的需求,做用户需求的导入及优先级的权衡工作。原创 2024-07-19 00:06:10 · 825 阅读 · 0 评论 -
读书无用论,新解
我们见过大学生去做了送外卖的小哥,但那个只是临时的过度角色而已,一种被生活所迫的人,向生活的临时妥协,仅仅是一种职业的底线,而不是终点。可是,后头一看,当初自己的小学同学就如同被钉子定在了五线的小城里,却依然能够搞个属于自己的个体营生,生活也怡然自得。我们想要的幸福,其实很简单,就是降低自己的欲望,或者增加自己的能力,让欲望与自己的能力匹配上。同样,你识别过不同人的认知水平,也就更多的理解了他们自己。书,如同开了一扇窗,这里能看到别人的世界,同时也在投射着自己世界的光斑,能让我们自省,思齐。原创 2024-07-17 23:21:07 · 219 阅读 · 0 评论 -
坚持日更的意义何在?
日更,就是每天更新一次或一篇文章。坚持日更,就是坚持每天更新一次或一篇文章。这里用了坚持,实际上不是恰当的表述,正确的感觉应该是让日更当作习惯,然后,让自己习惯每天去更新一篇文章。原创 2024-07-16 23:02:13 · 778 阅读 · 0 评论 -
自动驾驶,革了谁的命
特斯拉进入政府车辆采购名录,一定是做了让步的【比如服务器架设在本土】。毕竟,你自己的家里,不会允许别人带着摄像头满屋里窜吧~关于地图、视频、交易、用户等等相关性数据的安全性必定会考虑的。同样,萝卜快跑做为本土企业会有特定的优势,但也不是其作为一家独大的挡箭牌。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最先考虑的一定是效率。而且效率一旦提升,是没有回头路的。我们不可能再回到大量的马拉牛车的时代,那是一个回不去的时代,也是一个过去式了。同样地,当第一个批量落地后,会有第二个、第三个,最终再到全球开花。原创 2024-07-16 16:45:58 · 571 阅读 · 0 评论 -
第一次当父母的我们
昨日,为六一儿童节,孩子们最高兴的节日。学校在31号的时候,组织了一场儿童节的活动,给孩子们提前过了节。父母们呢,则在周六的时候,给孩子又过了一个节日。当前孩子们学习的时候,也是压力蛮大的,难得在这个节日里,放松一下。原创 2024-06-02 23:00:59 · 488 阅读 · 0 评论 -
日有所思的梦想
俗话说,但随着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平淡无奇的每天,以及,你的梦想是否早已被时间的流水冲的淡而无味,再也找不到当初的心境,寻不到那种骚动的风~~原创 2024-05-31 22:50:52 · 567 阅读 · 0 评论 -
不是我愿意孤独,而是周围找不到同类
首先,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是从《天道》的电视剧中听到的。仔细翻阅后,发现,这句话出自尼采。完整的表述是:独处的人不是因为他想孤独,而是因为在他的周围找不到他的同类~先不说是不是真有此句,但其表述的意义却是,同一空间下,我们的思想差距之大,甚至要超过人与动物之间的差距。有时,我也在思考,在同一个实体空间内,我们的思维的维度却很是不同。如同昨天大家一起开会时,看到和听到的场景,一种无名的陌生感油然而生,虽然两个人在彼此深刻的交流,但是却很难同频共振。原创 2024-05-31 22:09:06 · 599 阅读 · 0 评论 -
产品经理,你们到底在干嘛?
产品经理,可大可小。大到像周鸿祎、马小龙、张一鸣等等,他们也是产品经理;小到做个APP,做个小程序,做个手机、画个图吧,他们都是产品经理。但他们的职责相同,他们都是产品的负责人,负责推广和宣传自己的产品,让用户了解他们设计产品的初衷及价值点,他们为自己的产品负责。原创 2024-05-30 21:07:11 · 1007 阅读 · 0 评论 -
2024 Shanghai Hotel & Shop Plus
2024年的酒店展会即将在上海举行,地址是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我们公司这次也去参展,有需要讨论的朋友可以移步此处!时间:2024.3.26-29。地点: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原创 2024-03-22 13:51:42 · 160 阅读 · 0 评论 -
与AI机器共存的三个层次
这种我们做不到,够一够也碰不到。对于大模型来说,定义机器的API的这种人。简单理解就是,那些可以制定社会规则的人。显然我们中的大多数并不属于此类。原创 2024-03-21 21:33:43 · 445 阅读 · 0 评论 -
被指标化后的生活
病来如山倒,不生病,感觉自己是个英雄,生病后,感觉自己狗屁不是。生老病死本是人生常态,但生与死只只一瞬间,很少人能被有意感知!但老与病,他们两个却是一个渐渐变化的过程,却又很容易被我们捕获,也给我们内心留下了很多不一样的感悟!原创 2024-03-21 15:10:40 · 702 阅读 · 0 评论 -
写在3月8日--女性朋友的节日
今日是3月8日,也是国际妇女节,英文为:International Women’s Day。我们的生命都来源于自己的母亲,在这个节日里,特别应该感谢的就是我们的母亲,是她给予了我们生命,也是她给我们带来了首缕地球的光亮。今天先抛开对女性的各种祝福,着重描述一下当下女性的生存现状。原创 2024-03-08 18:54:40 · 396 阅读 · 0 评论 -
你上过多少次《最后一课》
如果第一个鹰钩鼻,进行的类似《最后一课》的做法,慢慢地渗透,将入侵的木马涂抹上一层厚厚的糖衣,然后包装成灵魂拯救呢?请大家看破不说破,否则根本通不过审核,别说发表出来了~~反观我们自己的历史,有的热心澎湃,有的心情低落,有的刀枪火炮,有的丝丝柔和。充满血泪的那段历史里,曾经也记录着我们自己的《最后一课》。原创 2024-03-06 18:30:45 · 513 阅读 · 0 评论 -
热锅炒冷饭,新瓶装旧酒:再说现实世界与内心世界
我们对新事物,通常都保持着喜爱,也就是那种喜新厌旧的心理。对待新的认知,我们也是如此,几乎都是积极拥抱的态度。但哪里有那么多新的认知?对于造词大师来说,无非就是用新瓶装旧酒。每年的跨年演讲就可以看出,造词大师的功力了。听上去高大上,结果没有毛用的说一堆。看上去自己吸收了很多知识,其实啥也不是。原创 2024-03-06 17:35:35 · 394 阅读 · 0 评论 -
啰嗦,或许也是解决沟通歧义的一种方式
沟通是个基本的技能,但沟通中出现的歧义现象却常常会出现。而,多问一句,或许可以解决沟通上的歧义。多问、多说可能看似啰嗦,不过他换来的价值却很大。原创 2024-03-01 13:44:13 · 919 阅读 · 0 评论 -
再议【每天进步一点点】
之前听姜胡说,讲到了他自己日更博客的故事,也就是每天去更新一篇博客文章。日更,其实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先不说文章的深度如何,单单从时间的耗费上,文字的积累上,以及对事物的敏感度上,这三点就能超过我们普通人一大截啦。我在2022年曾经做过日更的规划,其中,在1月、3月、4月、6月算做的比较好的。如截图:但后面因为事情多,而被迫终止了,2022年一整年,写了大概161篇文章。于是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想着写点什么?这个也曾是听姜胡说提到的每天写点什么的回应了。原创 2024-02-29 17:48:54 · 1082 阅读 · 0 评论 -
我不是与人在竞争
当前时代背景下,第一个与机器竞争的职业已经出现,那就是网红主播了!今日的主播以下称之为人肉播主,她们在与机器AI竞争的场景已经出,后续这种场景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个职业中。原创 2024-02-29 16:45:58 · 952 阅读 · 0 评论 -
不要做一个睡着的醒着的人
何为睡着的醒着的人呢?在认知觉醒中,有这个看似逻辑上的不合理的用户画像的定义,“睡着的醒着的人”:就是对自己不了解,对生活没有主张,对命运无选择的人群。原创 2024-02-27 22:23:26 · 381 阅读 · 0 评论 -
低纬度勤奋,可能会害了你~
我们很难去赚到认知之外的钱,别说钱了,你甚至很难看到你认知之外的世界。如果不拓展你的取景框,那么你能看到的就是井底向上的那部分天空。原创 2024-02-27 18:27:19 · 652 阅读 · 2 评论 -
Google发布开放的模型Gemma
今天,Google 发布了一系列最新的开放式大型语言模型 —— Gemma!Google 正在加强其对开源人工智能的支持,我们也非常有幸能够帮助全力支持这次发布,并与 Hugging Face 生态完美集成。2B 参数模型则适用于 CPU 和移动设备。每种规模的模型都包含基础版本和经过指令调优的版本。7B 参数模型,针对消费级 GPU 和 TPU 设计,确保高效部署和开发;原创 2024-02-22 15:05:44 · 557 阅读 · 0 评论 -
善用你的外挂大脑--AI工具
当前手机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从之前的“绿码通行”,到现在的“扫码通行”、“扫码付款”等等,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的另外一个眼睛、另外一双手,嫣然已经成为外置的人体器官。原创 2024-02-21 15:18:41 · 858 阅读 · 0 评论 -
如果自己作为一个商品上架,什么决定了你自身的价格?
如果我们想在10个,100个,1000个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那么一定是某种你具有,同时其他人不具有的特性来决定的。但我们需要去看到崭新的事物,需要闭着那个固步自封的一只眼睛,用另外一只怀有好奇心的眼来看这个世界,看当下的自己。当前,如果你还在磨刀的话,面对一分钟能看到一个千年古树的电锯,你的功耗可以说是大的吓人了,费力不讨好。以我们的某种语言的技能为例,你会python语言,另外一个人会java的人不会。这不是绝对的差异化。高效的利用工具,才能加快自己的输出,并将自己的输出作用于你的受众。原创 2024-02-21 14:19:58 · 901 阅读 · 0 评论 -
劳动的抽象度不同,则被AI淘汰的速度也不一样
图中最高的部分代表“文字构思”,这是创作过程中最抽象的阶段。随着创作的细化,抽象度逐级下降,依次经过“文章概要设计”、“文章段落”、"文章文字润色",直至最终的“文字书写”阶段,这是创作过程中最具体的部分。从中可以看出,淘汰最快的就是文字的书写【之前有个职业叫专业打字员,而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是兼职的打字员了。】,打字员这种以敲击键盘输入文字的人的职业也就消失了。所以,抽象度的等级不同,对应与当前AI来说,被淘汰的速度也不一样。原创 2024-02-21 11:30:35 · 897 阅读 · 0 评论 -
站在2024的起航之年
后面会在多写点关于人工智能chatGPT方面的内容,同时欢迎各位来交流。原创 2024-02-20 09:46:25 · 412 阅读 · 0 评论 -
我能为其提供何种价值?
因此,文字blog的没落也是成为必然,毕竟它没有视频的冲击力强,没有音乐类的渲染度高,反而需要通过读些枯燥的文字,去唤醒自己的思考,燃烧自己的脑细胞,消耗自己的能量。但是,这里并不影响我们通过文字去唤醒他人,为他们提供一种思想上的启发,或者说一点点萤火之光,让读者能够通过蛛丝马迹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同样的一个错误出现,有的人能够搜到你的答案,而有的人就算答案和步骤写的明确,却依然会错失。但最终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它的内容满足了一群人的相似的需求,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画像。互联网用户,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需求!原创 2023-10-18 09:33:49 · 111 阅读 · 0 评论 -
以终为始,向死而生
同样的,我们做事之前,三思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只停留在三思上,而裹足不前,那么这个三思就成了一种行动的障碍或不去行动的挡箭牌。产品是价值的载体,用户从来不考虑实现的过程,他们只是想通过产品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实现更好的自己。毕竟,我们很难看清一个事物的全貌,无论你采用什么样的视角去看,都有其纰漏,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风口来时,猪都能飞,但如果猪在飞的过程中不长出翅膀来,待风停之时,甩的最惨的也是它了。有的人想要保持身材,有的人想要赚点外快,有的人想要。边走边做,边看边做,边做边调整,边调整边做,如此循环。原创 2023-10-18 09:17:05 · 82 阅读 · 0 评论 -
被边缘化的哲学
曾经有一部电影叫《楚门的世界》讲述的就是自已生活在别人的监控之下,除自己外的所有人都能通过在线观看来了解到他的一举一动,而他自己却不自知。同样,当时代的灰尘落到我们自己的头上时,如果没有同伴们的携手并肩而行,或许已经将我们压死封印到万丈深渊,永不得翻身。有那么一个时刻,感觉自己已经被生活打败,顺其自然反倒成了自己的一种生活哲学,那种无奈之下的选择。但如果是我,我则认为这种感觉很鬼异,在一双眼睛的监控下,心理压力会很重。如果我们自己是那个被直播的楚门,那么我们又是怎样的一个心境?原创 2023-09-22 21:26:49 · 85 阅读 · 0 评论 -
都很忙,哪里寻找时间?
在公交上、地铁上、高铁上、飞机上等等公共场合,大家看似都忙碌着,低头玩自己的手机,手上敲着键盘,耳朵里塞着耳机等等诸如此类的。有人用时间换来衣食住行,有人用时间换来一日三餐,有人用时间换来盆满钵满,也有人用时间换来大腹便便......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可以看一下自己的日程,看一下那无效的工作作风是如何让时间流逝的!有事说事,不要上来就说“在不?但既然时间如此重要,我们去哪里找,我一天全部都用来上班了啊?说忙吧,显得自己很重要,可说不忙吧,又显得没价值。做到的人,难道不是活在当下的24小时一天里?原创 2023-11-15 13:35:26 · 121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