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并发零知识协议解析
1. 协议背景与优势
在并发零知识协议的研究中,存在两种不同的方法。第二种方法相较于第一种方法,其主要优势在于能以更少的时隙保证正确的“最坏情况”模拟。具体而言,第一种方法需要 $O(n^{\epsilon})$ 个时隙(对于任意 $\epsilon > 0$),而第二种方法仅需 $\tilde{O}(\log n)$ 个时隙。不过,第二种方法对实际调度情况不敏感,似乎不太适合利用时隙内无嵌套头部和/或尾部的特性。但通过自适应地识别多次回溯的合适位置,第二种方法可以在乐观并发的环境中发挥作用。利用无嵌套尾部来改进并发模拟的想法是新颖的,而且在一个时隙内无嵌套尾部对调度的约束相对较弱,可以通过多种实际机制来实现。
2. 协议流程
该协议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具体流程如下:
- 公共输入 :$x \in {0, 1}^n$,安全参数 $n$,最大轮数参数 $k = \omega(\log n)$。
- 证明者输入 :见证 $w$,满足 $R_L(x, w) = 1$。
2.1 阶段 1
- $P \to V (P_0)$ :发送完美隐藏承诺 $Com$ 的第一条消息。
- $V \to P (V_0)$ :使用承诺 $Com$,对随机的 $\sigma$、${\sigma_{i,j}^0} {i,j = 1}^k$ 和 ${\sigma {i,j}^1} {i,j = 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