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的抗干扰设计

电路抗干扰设计包括电源线、地线设计、元器件配置、去耦电容使用等,强调电源线应加宽并减少接地环路面积,地线应模拟地与数字地分开,采用单点接地,元器件布局应减少信号线长度,去耦电容配置要恰当,降低噪声和电磁干扰,遵循特定的布线规则,确保电路稳定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

电路的抗干扰设计

**
抗干扰设计的基本任务是系统或装置既不因外界电磁干扰影响而误动作或丧失功能,也不向外界发送过大的噪声干扰,以免影响其他系统或装置正常工作。
因此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也是该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
电路抗干扰设计原则汇总:
1、电源线的设计
(1) 选择合适的电源;
(2) 尽量加宽电源线;
(3) 保证电源线、底线走向和数据传输方向一致;
(4) 使用抗干扰元器件;
(5) 电源入口添加去耦电容(10~100uf)。
2、地线的设计
(1) 模拟地和数字地分开;
(2) 尽量采用单点接地;
(3) 尽量加宽地线;
(4) 将敏感电路连接到稳定的接地参考源;
(5) 对pcb板进行分区设计,把高带宽的噪声电路与低频电路分开;
(6) 尽量减少接地环路(所有器件接地后回电源地形成的通路叫“地线环路”)的面积。
3、元器件的配置
(1) 不要有过长的平行信号线;
(2) 保证pcb的时钟发生器、晶振和cpu的时钟输入端尽量靠近,同时远离其他低频器件;
(3) 元器件应围绕核心器件进行配置,尽量减少引线长度;
(4) 对pcb板进行分区布局;
(5) 考虑pcb板在机箱中的位置和方向;
(6) 缩短高频元器件之间的引线。
4、去耦电容的配置
(1) 每10个集成电路要增加一片充放电电容(10uf);
(2) 引线式电容用于低频,贴片式电容用于高频;
(3) 每个集成芯片要布置一个0.1uf的陶瓷电容;
(4) 对抗噪声能力弱,关断时电源变化大的器件要加高频去耦电容;
(5) 电容之间不要共用过孔;
(6) 去耦电容引线不能太长。
5、降低噪声和电磁干扰原则
(1) 尽量采用45°折线而不是90°折线(尽量减少高频信号对外的发射与耦合);
(2) 用串联电阻的方法来降低电路信号边沿的跳变速率;
(3) 石英晶振外壳要接地;
(4) 闲置不用的们电路不要悬空;
(5) 时钟垂直于IO线时干扰小;<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