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ID学习感悟
文章平均质量分 68
电机控制学者
集天下之义,享天下之功!
展开
-
经典PID学习感悟(一)-初步认知【kd】
上一节对kp的学习感悟链接:https://blog.youkuaiyun.com/L000321/article/details/115285966?spm=1001.2014.3001.5502上一节对ki的学习感悟链接:https://blog.youkuaiyun.com/L000321/article/details/115338871?spm=1001.2014.3001.5501先用简短的几句话说明各个环节的特点:比例作用:输出与输入曲线相似;积分作用:只要输入有偏差输出就变化;微分作用:输入有抖动输出原创 2021-04-02 23:31:28 · 3484 阅读 · 2 评论 -
经典PID学习感悟(一)-初步认知【ki】
上一节对kp的学习感悟链接:https://blog.youkuaiyun.com/L000321/article/details/115285966?spm=1001.2014.3001.5502一、积分理解在上一章的内容中说到了PID的由来以及kp的作用和缺陷,由此引出了ki的出现。为了消除控制对象在PID控制中出现的静态误差,我们通常采用再加误差的积分。积分的作用:其输出量与输入量对时间的积分成正比。如果输入突变,输出值要等一定时间之后才等于,故由滞后作用。输出积累一段时间之后,即使使输入为零,输出也将保原创 2021-03-30 23:26:18 · 2398 阅读 · 4 评论 -
经典PID学习感悟(一)-初步认知【比例kp】
一、PID的由来:过去都是采用位式(两位式‘开关量’)控制方法,即位式控制算法只有两种输出信号(H/L),且位式控制只考察控制对象当前的状态量,而对于实际对象来说都具有惯性,会使得调节器一直在输出,即输出一直在预期值附近波动,无法达到精准控制。由此,需要有一种控制算法,不仅能对控制对象当前输出量的控制,还能对过去历史的规律的“总结”(消除环境等因素造成的静态误差)以及对未来对象输出的提前预判,对对象提前进行控制,使得输出能够尽快达到预期值并稳定下来(正如那句话所说,‘不要等到已经发生了才开始控制,往往会原创 2021-03-28 19:48:36 · 2952 阅读 · 1 评论 -
经典PID学习感悟(二)
一、 经典PID疑问总结(一)通过前面简单地对PID初步的认知,PID各项所代表的的含义之后,但又提出了新的疑问。自己本身是搞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的,速度环和电流环传统的控制方法都是采用PID来控制。问题一:为什么在电机控制中大多数采用PI控制,而没有采用PID控制呢?答:在电机控制中,一般不会引入D项,是因为电机的绕组传递函数,只有一个真正的极点,本质上来说,它是一个R/L时间常数。因此,其具有90°的相移,就不需要任何像D项为系统提供的相位超前。因此,PI控制器就能很好地控制。并且我们知道微分项在原创 2021-05-20 14:05:33 · 4552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