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莓派3B+ 挂载储存设备

本文介绍如何在树莓派上手动及自动挂载移动存储设备的方法,包括格式化为ext4格式、挂载和卸载操作步骤,以及通过修改fstab文件实现自动挂载。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树莓派3B+ 挂载存储设备


对于没有图形界面的raspbian系统不会自动挂载移动存储设备,所以需要自行挂载一下,当然可以开启自动挂载,这样就不需要每次都设置了。


0.前言

对于树莓派无法识别储存设备或读写不稳定的现象,请确保电源供电达到2.5A。
如果要实现Linux下的文件权限问题,需将储存设备格式化成 ext4 格式(即Linux文件系统格式)。

0.1)将储存设备格式为 ext4 格式(非必需,请直接进入 步骤 1)
// 硬盘接入USB口后,系统不会自动挂载,查看已连接的储存设备
sudo fdisk-l
// 找到我们所需设备的名称(sda1),格式化为ext4
sudo mkfs.ext4 /dev/sda1

1.挂载存储设备

// 命令查看硬件设备,并找到我们所需设备的名称。
sudo fdisk -l
// 一般来说 会返回两个硬件设备信息。一个是 /dev/mmcblk0 ,这个是SD卡的硬件标识。
// 另一个 则是 /dev/sda ,一般来说这个表示的就是移动存储设备。

// 新建一个挂载目录文件夹
sudo mkdir /media/piusb/
// 将设备的分区挂载到该目录上面
sudo mount /dev/sda1 /media/piusb
// 这时就已经挂载好了,也可以用以下命令查看挂载情况:
df-h

针对 ntfs 格式移动硬盘,需要安装支持包,不然只能读而不能写。

// 安装 nfts 支持
sudo apt-get install -y ntfs-3g
// 加载内核支持
modprobe fuse

注意:挂载移动存储设备是针对该设备的某一个分区,而不是设备的本身,因此,在挂载时输入的名称也应该精确到分区,如 /dev/sda1 。


2.卸载已挂载的存储设备

使用完移动存储设备后,我们还需要解除它与树莓派的挂载关系。
这时就需要用 到命令 sudo umount /media/usb 了。
执行完上述命令后,你就可以放心大胆地拔出移动存储设备了。


3.设置自动挂载存储设备

3.1)自动挂载指定储存设备
// 查看要指定加载储存设备的UUID
sudo blkid

结果如下:
/dev/mmcblk0p1: LABEL=”boot” UUID=”CDD4-B453” TYPE=”vfat” PARTUUID=”daf17199-01”
/dev/mmcblk0p2: LABEL=”rootfs” UUID=”72bfc10d-73ec-4d9e-a54a-1cc507ee7ed2” TYPE=”ext4” PARTUUID=”daf17199-02”
/dev/mmcblk0: PTUUID=”daf17199” PTTYPE=”dos”
/dev/sda1: LABEL=”piusb” UUID=”3EFBF3DF518ACC17” TYPE=”ntfs” PARTLABEL=”Basic data partition” PARTUUID=”5cb848ac-2940-462f-8600-e881ce428606”

可以看到最后一个是我的移动硬盘,并且为ntfs格式。此时记录下 UUID。

// 编辑设备管理
sudo vim /etc/fstab
// 在最后一行添加你要挂载的设备
// 针对非 ntfs 格式的移动硬盘
UUID=3EFBF3DF518ACC17 /media/piusb auto defaults,noexec,umask=0000 0 0

// 针对 ntfs 格式的移动硬盘
UUID=A01443031442DBC2 /media/piusb ntfs-3g defaults,noexec,umask=0000 0 0

说明:

  • 第一列:Device:磁盘设备文件或者该设备的Label或者UUID
  • 第二列:Mount point:设备的挂载点,就是你要挂载到哪个目录下。
  • 第三列:filesystem:磁盘文件系统的格式,包括ext3、ext4、reiserfs、nfs、vfat等
  • 第四列:parameters:文件系统的参数
    • Async/sync 设置是否为同步方式运行,默认为async
    • auto/noauto 当下载mount -a 的命令时,此文件系统是否被主动挂载。默认为auto
    • rw/ro 是否以以只读或者读写模式挂载
    • exec/noexec 限制此文件系统内是否能够进行”执行”的操作
    • user/nouser 是否允许用户使用mount命令挂载
    • suid/nosuid 是否允许SUID的存在
    • usrquota 启动文件系统支持磁盘配额模式
    • grpquota 启动文件系统对群组磁盘配额模式的支持
    • defaults 同事具有rw,suid,dev,exec,auto,nouser,async等默认参数的设置
  • 第五列:能否被dump备份命令作用
    • 0 代表不要做dump备份
    • 1 代表要每天进行dump的操作
    • 2 代表不定日期的进行dump操作
  • 第六列:开机的过程中是否检验扇区
    • 0 不要检验
    • 1 最早检验(一般根目录会选择)
    • 2 1级别检验完成之后进行检验
3.2)自动挂载所有储存设备

上面的这种手动挂载方法的操作步骤繁杂,特别是需要用到多个存储设备时,往往会搞得我们晕头转向。那么有没有办法实现移动存储设备自动挂载呢?
答案是 肯定的。

我们只需借助一个名叫 usbmount 的软件就可以实现这一功能。

// 安装软件
sudo apt-get install usbmount

完成后插入将移动存储设备插入树莓派, 该软件会自动挂载设备到 /media/usb0 日录(usb后的序号是根据设备分区数量从 0 开始顺序递增的。
特别要注意的是,usbmount 自动挂载移动存储设备是需要管理员权限的,即需要在 root 用户下才能实现自动挂载。


3.查看存储设备中的义件

挂载好了移动存储设备后,我们就可以查看并使用其中的文件了。首先我们用命令 “cd /media/usb” 进入到设备挂载的日录,接着可以使命令 “ls” 来列出文件目录或者是目录中的文件名称。如果还想查看更详细的文件信息,比如权限、用户组、文件大小,可以利用命令 “ls -l”。找到目标文件后,我们可以用 “cat” 命令来查看。如果文件较长,就用 “cat | more” 进行翻页。

<think>嗯,用户想了解树莓派5的分区配置或相关教程。首先,我需要回忆一下树莓派的分区机制。树莓派通常使用TF卡作为存储介质,系统默认会有两个分区:启动分区(FAT32)和根文件系统分区(ext4)。不过,树莓派5可能有些不同吗?毕竟用户提到的是树莓派5,可能需要确认是否有新的分区要求或者配置变化。 根据之前的引用内容,引用[3]提到树莓派3B/3B+/4B的基本配置,需要正确格式化TF卡的文件系统。可能树莓派5的分区步骤类似,但需要确认是否支持更大的存储或不同的文件系统。另外,用户可能在进行编译或其他高内存操作时遇到swap分区的问题,比如引用[1]提到swap分区过小导致编译死机,引用[2]则涉及禁用swap的方法。所以用户可能关心如何合理配置swap分区,或者是否需要调整分区大小。 接下来,用户的问题集中在分区配置教程上。需要分步骤说明如何分区,可能包括使用raspi-config工具、手动调整分区工具如fdisk或gparted,以及swap分区的设置。此外,用户可能需要了解如何扩展根分区,这在树莓派初次启动时常见,因为默认可能不会占满整个存储卡。 另外,用户之前的问题涉及swap分区的调整,所以在回答中需要包含如何增加swap空间或者禁用swap,但树莓派5是否有默认的不同配置呢?需要确认官方文档是否有更新。例如,树莓派5是否默认使用更大的swap分区,或者是否有新的推荐配置。 可能还需要提到文件系统类型的选择,比如FAT32用于启动分区,ext4用于根分区,以及是否需要其他分区如/home单独分区。同时,用户可能对如何备份和恢复分区感兴趣,或者如何恢复损坏的分区表。 最后,要确保回答结构清晰,分步骤说明,并包含相关命令和注意事项,例如操作分区时数据丢失的风险,建议备份。同时,生成的问题需要围绕分区调整、swap优化、多系统引导、备份恢复等,这些都是用户可能进一步询问的方向。</think>### 树莓派5分区配置教程 #### 一、树莓派5默认分区结构 树莓派5默认系统镜像包含两个核心分区: 1. **启动分区**(FAT32): 标识为`/boot/firmware`,存储引导文件和设备树配置,大小通常为256MB-512MB $$ \text{分区格式:FAT32} \quad \text{挂载点:/boot/firmware} $$ 2. **根文件系统分区**(ext4): 包含操作系统主体和用户数据,默认占满TF卡剩余空间 $$ \text{分区格式:ext4} \quad \text{挂载点:/} $$ #### 二、分区调整方法 1. **首次启动自动扩展(推荐)** 树莓派OS首次启动时会自动扩展根分区到整张TF卡[^3] ```bash sudo raspi-config # 选择"Advanced Options" → "Expand Filesystem" ``` 2. **手动调整分区(需Linux环境)** 使用`gparted`或`fdisk`工具: ```bash sudo fdisk /dev/mmcblk0 # 删除旧分区后重建,注意操作会清空数据 sudo resize2fs /dev/mmcblk0p2 # 扩展ext4分区 ``` 3. **添加Swap分区(编译场景)** 树莓派5默认无独立swap分区,建议通过临时文件增加: ```bash sudo dphys-swapfile swapoff sudo nano /etc/dphys-swapfile # 修改CONF_SWAPSIZE=2048(单位MB) sudo dphys-swapfile setup && sudo dphys-swapfile swapon ``` 编译大型项目时建议设置2048MB以上swap空间[^1] #### 三、高级配置场景 1. **多系统分区方案** ```bash /dev/mmcblk0p1 # FAT32 512M /boot/firmware /dev/mmcblk0p2 # ext4 20G / /dev/mmcblk0p3 # ext4 剩余空间 /home ``` 2. **UASP优化(外接SSD)** 树莓派5支持USB3.0,建议SSD分区对齐: ```bash parted -a optimal /dev/sda mklabel gpt parted -a optimal /dev/sda mkpart primary 0% 100% ``` #### 四、故障恢复 1. **分区表损坏修复** ```bash sudo fsck -y /dev/mmcblk0p2 # 检查修复ext4分区 sudo dosfsck -a /dev/mmcblk0p1 # 修复FAT32启动分区 ``` 2. **备份关键分区** ```bash sudo dd if=/dev/mmcblk0p1 of=backup_boot.img bs=4M sudo tar czvf rootfs_backup.tar.gz --exclude=/proc --exclude=/sys / ```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