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设计
DemonHunter211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京城最惨地产商:股价跌到8毛1,滞留海外曾为女星豪掷1亿
中弘股份成为一只名副其实的“仙股”。8月21日,中弘股份收盘报价为0.81元/股,但较昨日股价上涨5.19%。目前,公司已经连续5个交易日跌破1元。5日股价跌幅为18.81%,略有回升。从18年前,最高的37.66元/股,跌到如今不足1元。据了解,公司股票连续二十个交易日(不含公司股票全天停牌的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股票面值(即1元),将存在被强制终止上市的风险。针对此次股票交...原创 2018-08-22 10:05:40 · 411 阅读 · 0 评论 -
Vidahouse独创“DNA技术”颠覆你的设计观
9月21日14点,Vidahouse玩家生活发布会将在上海市徐汇区宜山路407号喜盈门国际建材品牌中心三楼云艺术中心举行。发布会主题为:“不只是VR,Vidahouse让设计更好’玩’”。据主办方透露,Vidahouse是专门替设计师打造的一款结合高效高质感3D制作、远距交互在线设计沟通、同步置换DNA设计等多元创新功能于一体的设计软件,出发点为替设计师创造更好的设计空间,因此同时实现了缩短设计时...原创 2018-07-26 17:07:39 · 404 阅读 · 0 评论 -
谁是AI界大坑,景观设计师是否比建筑师更不容易被AI所取代?
来源:源于中国的现代景观研究平台本文已获授权当下,风景园林或景观设计行业不能只在自己的小圈子讨论设计好或不好,而是应该跨出舒适区,与不同的行业交流切磋。笔者一直对AI充满关注。认为未来是AI的时代,我们人类应该要未雨绸缪,更好地驾驭AI,或与AI并肩战斗。从围棋AlphaGo、AlphaGo Master到AlphaGo Zero的演变和进化,我们看到了什么?今年伦敦当地时间1...原创 2018-07-26 17:05:42 · 2555 阅读 · 1 评论 -
转行设计师肺腑之言:离开建筑设计行业的9大理由
1.生产模式 如果把建筑设计成果比喻成一种产品,个人认为,这种产品相比于其它行业,有几个缺点: ①产品重复性高 作为卖内容的产品,建筑的格局都大同小异,特别是主要的业务小区及商业设计。虽然每个项目具体情况不同,但产品形态没有本质区别,容易抄袭复制,使得产品价值降低。 ②生产工业化程度低 生产过程需要大量人力。人力是主要成本,最小的项目也要数百小时...原创 2018-07-26 13:49:33 · 19952 阅读 · 1 评论 -
BIM或是大势所趋?等着不用再画施工图,设计师们偷着乐了吧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BIM,一个近几年在建筑设计业、土木工程等领域得到广泛关注的新型黑科技技术,设计师们撞破脑袋都想深入了解的高能手段,它的真实面目到底是什么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是深入探索一番!有人说,BIM是将CAD、SU和3Dmax一网打尽的高能软件,有人说,BIM是拥有超强模型数据库,可分分钟建模...原创 2018-07-25 11:48:26 · 898 阅读 · 0 评论 -
BIM时代的来临,建筑设计院的未来将何去何从?
近年来,随着 BIM 方法在越来越多的中国施工设计项目中的切实应用,和 BIM 技术在行业中的广泛开展。BIM这个热门词汇开始在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口中谈起,那么它到底是开拓未来的利剑,还是潘多拉的魔盒,我们就近年来的发展趋势来详细谈一谈。建筑信息模型or建筑信息模块这是它中文全称,英文名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它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管理...原创 2018-07-25 11:35:44 · 2637 阅读 · 0 评论 -
BIM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设计院还不能普及BIM做设计?
摘要:10年以前就有人预言BIM是继“甩图板”之后的第二次变革;按照这个预言推理:10年后的今天,大多数设计院都应该实现了用BIM做设计。事实呢,事实是大多数设计院还是以二维设计为主,只有极少数设计院才用BIM做设计。时至今日,BIM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在国内很难普及,我们应该探究问题的根源是什么?来源 : 陆道股份BIM设计中心 1BIM的定义 建筑信息模...原创 2018-07-25 11:21:37 · 11081 阅读 · 0 评论 -
BIM来了,结构工程师就不用画图了吧?
BIM技术的应用可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效率,其前提是结构模型数据的内部一体化。实用的应用流程是当前阶段建筑结构BIM发展的重点。实现BIM结构设计要解决两项关键技术,包括基于AutoCAD开发自动生成施工图软件和开发Revit转换接口软件。前言上世纪80年代以前,传统的结构设计一般是采用手工计算和在绘图板画施工图,计算和绘图效率较低,一栋多层房屋的设计周期一般需要三个月以上。计算机的推广...原创 2018-07-25 10:53:22 · 3501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会取代人类建筑设计师吗?
当前,计算机设计能力发展迅速,这使得建筑开发流程效率得到大幅提高的同时,也降低了成本,而随之改变的,还有人类设计师的角色。Cox建筑公司BIM经理威尔·高(Will Gow)在近期的一次采访中表示,由计算机技术发展推动的自动化设计未来将对建筑业产生巨大的影响。自动化设计技术的最新发展,意味着计算机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能力,可以独立制作能够满足给定项目大部分目标要求的建筑设计方案。设计流程中几个关键...原创 2018-07-25 10:24:49 · 646 阅读 · 0 评论 -
大数据在建筑行业落地开花
毋庸置疑,大数据是当下最火的IT词汇。目前,全球的数据量正在以每18个月翻一倍的惊人速度增长,世界正在高速数字化,而如何掘金大数据是所有个人、企业和国家的机遇和挑战。事实上,从城市交通到空气质量,从建筑设计到影视制作,大数据分析应用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将改变人类社会的命运,大数据就在脚下,尽管很多时候我们压根就没有意识到,但是它切切实实通过落地行业的方式应用和发展着。 中国论文网原创 2017-09-01 09:04:32 · 2275 阅读 · 0 评论 -
大数据应用号角正式吹响 建筑行业信息化建设再升级
建筑行业是最需要被互联网变革的行业,因为这是最大的大数据行业之一,却也是当前最缺少大数据的行业。 日前,国务院发布《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正式吹响大数据应用号角。对已经身处BIM和“互联网+”浪潮的建筑行业而言,如何处理和用好海量的工程相关数据,是实现信息化变革的最关键因素。 行业大数据壁垒待破 《意见原创 2017-09-04 09:13:24 · 1458 阅读 · 0 评论 -
[高层建筑资料] 【结构精品案例】全球第八381m超高层—南京紫峰大厦工程技术解析
工程概况南京紫峰大厦钢结构工程与鼓楼大厦相邻,位于南京市鼓楼广场西北角,东至中央路,西至北京西路,南接中山北路,是集酒店、办公于一体的超五星级建筑,总建筑面积261075m,主楼地下4层,地上70层,标高+381.0m,屋顶天线桅杆顶标高+450m。楼层标准层高4.2m和3.8 m,局部非标准层高6m和7m,桁架层和设备层高8.4m。整个主楼结构体系采用钢框架;钢筋砼核心筒原创 2017-08-07 09:13:27 · 3491 阅读 · 0 评论 -
常见建筑物结构的种类
目前我国工业民用建筑主要有以下几种结构类型: (1 )砖混结构:是由砖或承重砌块砌筑的承重墙,现浇或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楼板组成的建筑结构。多用来建造低层或多层居住建筑。 (2 )框架结构:由梁和柱组成的主体骨架承重结构,楼板一般为现浇混凝土,墙为填充墙。多用来建造中高层和高层建筑。 (3 )框架一剪力墙结构:是由剪力墙和框架共同承受竖向和水原创 2017-08-06 20:14:06 · 1569 阅读 · 0 评论 -
8种常见的基坑支护形式优劣分析
基坑支护的目的与作用1.保证基坑四周的土体的稳定性,同时满足地下室施工有足够空间的要求,这是土方开挖和地下室施工的必要条件。2.保证基坑四周相邻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等设施在基坑支护和地下室施工期间不受损害,即坑壁土体的变形,包括地面和地下土体的垂直和水平位移要控制在允许范围内。3.通过截水、降水、排水等措施,保证基坑工程施工作业面在地下水位以上。原创 2017-08-05 20:16:56 · 1475 阅读 · 0 评论 -
在建筑业中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有有何区别
1、区别:砖混结构属于砌体结构,框架结构属于混凝土结构,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为结构形式,砌体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为结构体系。 2、砌体结构:以砌体为主制作的结构称为砌体结构。它包括砖结构、石结构和其它材料的砌块结构。分为无筋砌体结构和配筋砌体结构。砌体结构在我国应用很广泛,这是因为它可以就地取材,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及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大气稳定性,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较钢筋混凝土结构节约水泥和钢材,原创 2017-08-05 20:16:40 · 1122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智能能否取代人类建筑工程设计师
当前,计算机设计能力发展迅速,这使得建筑开发流程效率得到大幅提高的同时,也降低了成本,而随之改变的,还有人类设计师的角色。Cox建筑公司BIM经理威尔·高(Will Gow)在近期的一次采访中表示,由计算机技术发展推动的自动化设计未来将对建筑业产生巨大的影响。自动化设计技术的最新发展,意味着计算机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能力,可以独立制作能够满足给定项目大部分目标要求的建筑设计方案。设计流程中几个原创 2017-08-05 20:15:26 · 704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