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性能提升:集成学习技术解析
1. 集成学习概述
集成学习是一种利用多个模型解决建模问题的方法,在降低模型偏差和方差方面非常有效。其核心思想是通过集体智慧实现更好的决策。在统计和机器学习领域,集成学习意味着从多个算法中学习以提升模型性能。
监督算法通常在假设/参数空间中搜索解决方案,找到适合当前问题的假设/参数。但在有限迭代中,我们不一定能找到最优解。此时,集成方法可以将多个假设组合成一个更好的假设。
由于集成过程涉及多个模型,计算量较大,且难以用单一参数评估。一般建议在集成方法中使用快速算法,如决策树集成(随机森林),不过较慢的算法同样能从集成方法中受益。此外,集成学习也可应用于无监督学习算法,因为集成是基于底层模型进行学习的,所以它本身属于监督学习算法。
2. 提升(Boosting)方法
提升方法通过不断从错误中构建模型来减少偏差。它反复在残差上开发模型以提高准确性。例如,第一个模型的准确率为 70%,那么将 30% 预测错误的案例用于开发另一个模型,以获得额外的准确性。这个过程会一直重复,直到准确率不再提高。经过无限次迭代后,会剩下一个不可约误差,其中不包含额外信息。
2.1 提升方法示例
假设一个分类器的准确率只有 40%,通过三次提升过程:
- 第一次:对 100 个对象进行分类,有 60 个分类错误。
- 第二次:只对第一次分类错误的 60 个对象进行分类,有 36 个(60% 的 60)分类错误。
- 第三次:对第二次分类错误的 36 个对象进行分类,有 22 个分类错误。
最终,通过这个准确率仅为 40% 的分类器,我们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