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盘管理
我们在操作系统课程中学过,磁盘是由表面涂有磁性物质的金属或塑料构成的圆形盘片,通过磁头从磁盘存取数据。磁盘地址用“柱面号·盘面号·扇区号(块号)”表示。而新的磁盘只是一个含有磁性记录材料的空白盘,需要对其进行一定操作才能够使用,该操作为 磁盘管理。
在 Linux 中,磁盘管理分为五个步骤:
1. 添加硬盘
对于新添加的硬盘,有两种方法可以使用:
RAID | LVM | |
---|---|---|
含义 | 磁盘阵列 | 逻辑卷管理 |
解释 | 由很多块独立的磁盘,组合成一个容量巨大的磁盘组,充分利用单个磁盘的效率以提升整个系统的效能 | 将一个或多个硬盘分区在逻辑上组合成一个大的硬盘来使用,当该逻辑空间不够用时,可继续将其他硬盘分区加入其中 |
磁盘阵列视频详解参考:硬件茶谈
2. 分区
上图为16字节分区表,对磁盘的分区操作实质就是改变分区表的信息。
常用命令:fdsk
命令 | 解释 |
---|---|
fdisk [选项] <磁盘> | 更改分区表 |
fdisk [选项] -l [<磁盘>] | 列出分区表 |
3. 格式化
上文说过,一个新的磁盘仅是一个空白盘。因此在其能存储数据之前,必须分成扇区(扇区是磁盘存储数据的基本单位),以便控制器进行读写操作,这种过程叫做低级格式化(物理分区)。而这里所说的格式化指 逻辑格式化(创建文件系统)。
逻辑格式化:操作系统将初始文件系统数据结构存储到磁盘的特定区域上,该数据结构包括空闲和已分配的空间和一个初始为空的目录。
常用命令:mkfs
# 创建一个Linux 文件系统
mkfs [选项] [-t <类型>] [文件系统选项] <设备> [<大小>]
4. 挂载
Linux 系统中一切皆文件,因此硬件设备也是一种特殊的文件。
挂载 就是将设备文件中的顶级目录链接到根目录下的某一目录,访问此目录就等同于访问设备文件。
常用命令:mount
mount [-lhV]
mount -a [选项]
mount [选项] [--source] <源> | [--target] <目录>
mount [选项] <源> <目录>
mount <操作> <挂载点> [<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