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部分
现在我们用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明NDK的使用。我们在eclipse中新建一个android工程,其中:
Project Name:jnitest
Build Target: Android 1.6
Application Name: JNI Test
Package Name: org.eshock.jnitest
Create Activity: JNITest
JNITest.java:
package org.eshock.jnitest;
import android.app.Activity;
import android.os.Bundle;
public class JNITest extends Activity {
public native int plus (int x, int y);
/** Called when the activity is first created.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int x = plus(1, 2);
android.util.Log.d("jni", String.valueOf(x));
}
static {
System.loadLibrary("mylib");
}
}
我们只是演示NDK,所以就不要界面了。在这个程序中,我们调用一个c语言编写的plus(int, int)函数来计算1+2的值,然后在log中打印它。这个库的名称叫做mylib。
要使用一个c语言的函数,需要在java中声明:
public native int plus(int x, int y);
这样java编译器就知道这个函数是外部库中实现的。
C部分
(如何生成.h头文件:
package:com.eoeandroid.ndk
class:JNI
转到工程的bin目录下 执行javah -classpath . -jni com.eoeandroid.ndk.JNI即可。
)
接下来我们使用C语言实现这个plus函数。
创建<project>/jni/mylib.c: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jni.h>
JNIEXPORT jint JNICALL
Java_org_eshock_jnitest_JNITest_plus( JNIEnv* env,
jobject thiz,
jint x,
jint y )
{
return x + y;
}
这 里我们看到,mylib.c里的plus函数比java里面的plus函数的签名要复杂了很多,主要是plus前面增加了包名,函数中多了两个参数,以及 所有的int变成了jint。关于c中类型与jni中类型的对应关系,可以参见jni的相关文档,例如core Java II中的最后一章。
Android.mk
Android.mk是一个makefile,用来告诉NDK需要编译哪些文件,生成哪些模块。我们创建<jni>/Android.mk文件:
LOCAL_PATH := $(call my-dir)
include $(CLEAR_VARS)
LOCAL_MODULE := mylib
LOCAL_SRC_FILES := mylib.c
include $(BUILD_SHARED_LIBRARY)
其中LOCAL_PATH表示c源代码文件的位置;LOCAL_MODULE表示生成的共享库的名称;LOCAL_SRC_FILES代表c代码的文件。不需要把头文件列在里面;头文件的依赖关系是ndk自动计算的。
编译共享库
首先进入要编译项目的根目录,然后输入ndk的根目录路径再跟上ndk-build (即<ndk_root>/ndk-build) 回车即可。
就会生成以.h结尾的文件。
刷新一下项目运行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