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我们不需要知道Lua的table是如何实现的,但是为了对lua性能进行优化,去了解Lua table的实现细节是非常关键的。
01
—
table是如何实现的?
为了了解table的实现,我们可以查看Lua的C源码,如下:

图1-1 lua表的构成
Lua中的table是由两部分组成,数组部分和哈希表部分。数组部分储存着索引为整型的数据,哈希表存储着以其它类型为索引的键值对。哈希表使用一个哈希算法来计算键值对的key值,采用开链法来处理哈希冲突。当我们声明一个表t = { },此时t的数组部分和哈希表部分的大小都是0,当不断向数组插入键值对的时候 如下:
-
a[1] = 1 ,大小不够,需要扩容,扩容后数组部分的大小为1
-
a[2] = 2 ,大小不够,需要扩容,扩容后数组部分的大小为2
-
a[3] = 3 ,大小不够,需要扩容,扩容后数组大小为4.
执行扩容的过程叫做rehash,每次rehash时,会遍历整个table的数组部分和哈希表部分,统计其中有效的键值对,大小不够,则会扩容,扩容后的大小为2的整数幂次方,且保证rehash操作后整个数组部分的使用率大于50%。每次rehash都很耗时,使用table,我们应该尽量减少rehash。
02
—
如何减少Rehash?
1.不要使用多个size较小的table,如果可以使用大的table来代替。
由第一部分可以看到,当table的size从0扩展到4的时候需要

本文深入探讨Lua中的Table实现原理,包括数组和哈希表部分,以及如何通过避免频繁的rehash操作来提升性能。文章提供了减少rehash次数的实用策略,如使用大table替代多个小table、初始化table时预设大小、正确清空table的方法等。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543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