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看过的书,见过的人,吃过的苦,去过的地方,学过的技术,历经愚昧之巅、绝望之谷、开悟之坡...
2. 很多事都是系统工程,只是看你能否有全局视角,以及愿意沉浸其中,面对密密麻麻的突触脑图或如芯片上密密麻麻的跳线阵脚,是否乐于抽丝剥茧,不厌其烦,精益求精。诗词歌赋、古今中外、星辰河汉,概莫能外。
3. 凡事都有两面性,关键在于你怎么看。比如异地工作,陪家人的时间少了,反而更珍惜周末的时光,全心高效投入,另外自由可支配的时间多了,运动健身,读书写作。集中的块状时间,反而更加高效。
4. 相信人类或个体所拥有的稀缺价值,不要过于迷信DeepS,Agent,但把他们当做高效的工具,不矛盾。了解他,用好他,不要迷信,不要迷失。
5.《海海人生,一定要不虚此行》:计划本来就是不是用来完成的啊,就像梦想也不是用来实现的一样,它们最大的意义是成为人生的经纬,为我们指明方向,让我们相信明年会比今年更好一点,好一点点。内心灵动的人,即使皮相长得急一点,也会显得年轻,内心缺乏灵动的人,再年轻也像保养得很好的阿姨而已。
6. 严苛的自律往往内耗其实很严重,很难坚持,通透一点,大分解为小,难分解为易。
比如如何真正做到不晚睡,能早起?”回来就睡,醒了就起“。
比如下班回来晚,只要做到不继续玩手机,拖延更晚。如果确实晚睡了,那早上就起晚一点,只要醒了就不要赖床,立马起来。
比如每天不是100个俯卧撑,而是每天10个、20个,每天爬楼梯。
1天不能读25小时的书,但如果每天读1小时,一个月读30小时是可以的,一年就是300多小时,关键是每天,1小时。
有人说十年跑步10000公里,多吗?好像很多。其实就是每年1000公里。每个月100公里,每天3公里,关键是每天,3公里。
7. 职场上最健康的相处方式是互惠互利,你得有利可让别人所图,你得合适的同理心考虑。
8. 《孤独是思考的开始》蒋勋:大凡爱创作的思考者都是孤独的,非常非常孤独。但我以为,有思考有深度的创作又不是孤独的,因为有很多的共鸣者,如星伴月。
9. 写作是寻找共鸣的过程,是以心换心的过程。职场也是如此,共鸣者,同频共振者,遇一二,幸甚至哉。
10. 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最近听到一个词“小切口”,以为然。
---
自号俗称"奋进斋主",“群贤馆主“。
只因,奋斗乃人生主题,慕贤为生活旋律。
曾痴迷于技术,嗔于文字历史。
有幸在计算机、互联网领域,扎根十多年。
待过大厂、创业公司,小有心得,乐于集享。
对于职场精进(业务、技术、管理)、
个人成长有些收获和感悟,
期待在商业、战略的道路上有所大成。
愿寻同道中人,畅叙幽情,共话人生。
人生漫漫,看成长轨迹,草灰蛇线、伏脉千里;
时光匆匆,论年齿韶华,学思悟用、吐故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