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等网络(P2P):技术、挑战与未来
1. 引言
即时通讯(IM)技术能满足特定需求,如快速响应、处理动态内容和定向内容。但对于固定内容的文件分发,IM 并非最佳选择。例如,若要分享一篇文章,可将其保存为文件,通过 IM 或电子邮件发送,但这种方式难以让更多人获取。
文件传输协议(FTP)可解决文件存储和共享问题,但存在诸多局限性。它需要服务器持续运行,对服务器可用性和可靠性要求高,多数用户会选择使用 ISP 提供的集中式服务器,这可能产生带宽费用。而对等网络(P2P)则能解决这些问题,它允许用户直接共享文件,无需依赖集中式服务器。
2. 走进对等网络
2.1 P2P 兴起的背景
20 世纪 90 年代初至中期,P2P 技术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以下因素推动了其发展:
- 存储成本下降 :硬盘容量增大,能存储更多复杂文件。
- 家庭计算机处理能力提升 :可进行更复杂任务,如实时解码压缩文件。
- 高速互联网连接普及 :宽带连接增加,为 P2P 网络提供了基础。
- 压缩技术发展 :如 MP3 压缩技术,大幅减小音频文件大小。
2.2 经典文件交换方式
除了 FTP,互联网上还有多种文件交换方式,如 Usenet、早期的 BBS、IRC 仓库频道和“地下”网络(如 Hotline)等。这些方式大多较为隐蔽,未引起过多关注,但 P2P 网络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95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