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_beginthreadex、_beginthread和CreateThread

本文探讨了在使用多线程程序时如何正确选择线程函数,特别是针对C运行库的不同版本。强调了在使用多线程版本的C运行库时应采用_beginthreadex而非CreateThread,并解释了其原因及注意事项。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在微软的 Programming Techniques 说明文件中有一句看似悲惨的警告:

警告:如果你在一个与 LIBCMT.LIB 链接的程序中调用 C runtime 函数, 你的线程就必须以 _beginthread() 启动之。不要使用 Win32 的ExitThread() 和 CreateThread()。

 

首先看一下_beginthreadex:

1、如果你写一个多线程程序,而且没有使用MFC,那么你应该总是和多线程版本的C Run time library进行链接。并且应该总是以_beginthreadex和_endthreadex取代createthread和exitthread。_beginthread参数与createthread一致并且对C Runtime library进行了必要的初始化。

2、关于C Runtime library的多线程版本:之前的版本不能被多线程的应用程序所使用。由于它使用了很多全局变量以及静态变量,所以在多线程应用程序中很容易产生同步错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产生了C Runtime library的多线程版本。

3、你可以将_beginthreadex理解为createthread的外包函数,它记录了一些和启动线程相关的信息。

4、unsigned long _beginthreadex(   

void *security,  //安全属性

unsigned stack_size,  //堆栈大小 

unsigned (__stdcall *start_address)(void *),  //回调函数   

void *arglist,unsigned initflag,  //创建标志  

unsigned* thrdaddr  //线程ID

);

 

一个简单的例子: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dlib>
using namespace std;
#include <Windows.h>
#include <process.h>

 

unsigned _stdcall ThreadProc(void* param);

int main()
{
 HANDLE handle = (HANDLE)_beginthreadex(NULL, 0, ThreadProc, NULL, NULL, NULL);
 if (handle == NULL)
 {
  cout<<"create thread failed"<<endl;
  system("pause");
  return 0;
 }
 WaitForSingleObject(handle, INFINITE);
 CloseHandle(handle);
 system("pause");
 return 0;
}

unsigned _stdcall ThreadProc(void* param)
{
 cout<<"_beginthreadex create thread"<<endl;
 return 0;
}

 

如果一个多线程程序在worker线程中不会调用c runtime library多线程版本中函数的话,应该能够使用单线程版本的c runtime library并且可以通过createthread和exitthread来创建和结束线程。然而C程序不调用任何多线程版本的c runtime函数通常是不可能的,所以记住这一点:如果要产生一个多线程的C程序(不使用MFC),那么请一定使用_beginthreadex和_endthreadex,而不要使用createthread和_beginthread。

关于_beginthread:它被认为是一个头脑简单的函数,它并没有获得和createthread函数完全一样的参数,所以有些事情它办不到,比如说线程的挂起状态。另外重要的一点是,它所产生出来的线程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关闭掉handle,所以由它所返回的handle可能可用,也可能不可用。

<think>我们正在讨论WindowsAPI中CreateThread_beginthreadex在内存管理方面的本质区别。关键点在于C/C++运行时库(CRT)的初始化。1.CreateThread是WindowsAPI函数,直接创建操作系统线程,但不会初始化CRT的线程局部存储(TLS)数据。这可能导致:-使用CRT函数(如malloc,printf)时,如果这些函数依赖于TLS(例如errno),会出现未定义行为。-在线程退出时,CRT分配的内存(如线程局部变量)可能不会被正确释放,造成内存泄漏。2._beginthreadex是CRT提供的函数,它在调用CreateThread之前会:-为线程分配并初始化一个tiddata结构(存储errno、strtok上下文等线程特定数据)。-将tiddata与线程关联(通过TLS)。-确保线程退出时通过_endthreadex正确释放tiddata。因此,在C/C++程序中,应使用_beginthreadex来避免CRT相关的内存问题。引用用户提供的错误信息:用户在使用AfxBeginThread时遇到重载匹配错误,这实际上是因为MFC的AfxBeginThread有两个重载版本,用户传递的函数类型与第一个重载(接收AFX_THREADPROC类型)匹配,但AFX_THREADPROC定义为UINT(__cdecl*AFX_THREADPROC)(LPVOID),而用户函数声明为UINTClientThread(LPVOIDpParam),默认调用约定为__stdcall(在WindowsAPI中常见)。因此需要显式指定调用约定:UINT__cdeclClientThread(LPVOIDpParam);但这个问题与当前问题无关,当前问题是关于CreateThread_beginthreadex的内存管理区别。现在,我们详细解释内存管理区别:假设有以下代码:使用CreateThread:DWORDWINAPIThreadFunc(LPVOID){printf("Hello");//可能崩溃或内存泄漏,因为CRT状态未初始化return0;}CreateThread(NULL,0,ThreadFunc,NULL,0,NULL);使用_beginthreadex:unsigned__stdcallThreadFunc(void*){printf("Hello");//安全,因为CRT状态已初始化return0;}_beginthreadex(NULL,0,ThreadFunc,NULL,0,NULL);总结:-CreateThread:操作系统层级线程创建,不涉及CRT,因此需要确保不依赖CRT功能(或手动初始化)。-_beginthreadex:封装了CreateThread,并添加了CRT初始化/清理,是C/C++程序的安全选择。注意:在C++11及以上,应使用std::thread,它内部会处理这些细节。参考文献:[^1]:Microsoft文档明确指出:在由_createthread、_beginthread或_beginthreadex创建的线程中,可以使用CRT函数;而由CreateThread创建的线程中,除非采取特殊步骤(如显式初始化CRT的TLS),否则不应使用CRT函数。相关问题:§§相关问题§§1.为什么在C++程序中直接使用CreateThread调用printf可能会导致问题?2.如何手动初始化CRT状态以便在CreateThread创建的线程中使用CRT函数?3.在MFC程序中,AfxBeginThread内部是如何管理线程内存的?4.std::thread与_beginthreadex在内存管理上有何异同?</think>### CreateThread vs _beginthreadex 内存管理本质区别 在 Windows API 中,`CreateThread` `_beginthreadex` 的核心区别在于 **C/C++运行时库(CRT)的线程局部存储(TLS)初始化**。以下是本质差异的对比分析: | **特性** | **CreateThread** | **_beginthreadex** | |------------------------|---------------------------------------------|---------------------------------------------| | **所属库** | Windows API (kernel32.dll) | C/C++运行时库 (msvcrt.dll) | | **内存泄漏风险** | 高:未初始化CRT的TLS结构 | 低:显式分配/释放TLS结构[^1] | | **线程局部变量** | 不支持`errno`、`strtok`等CRT线程局部变量 | 完全支持CRT线程局部变量 | | **清理机制** | 无CRT资源清理 | 自动调用`_endthreadex`释放TLS内存 | | **函数签名** | `DWORD WINAPI ThreadProc(LPVOID lpParam)` | `unsigned __stdcall ThreadProc(void*)` | #### 关键区别详解: 1. **TLS初始化机制** - `CreateThread`: 仅创建操作系统原生线程,**不初始化**CRT的线程局部存储(如`_tiddata`结构)。 若线程中使用`malloc`/`printf`等CRT函数,会导致: - 未初始化的`errno`变量 - `strtok`等函数状态冲突 - 潜在的**内存泄漏**(约72字节/线程)[^1] - `_beginthreadex`: 内部调用`CreateThread`,但额外: ```c _ptiddata ptd = _calloc_crt(1, sizeof(struct _tiddata)); // 分配TLS结构 _initptd(ptd); // 初始化CRT状态 _callthreadentry(...); // 关联线程入口 ``` 2. **资源清理对比** - `CreateThread`线程退出时: CRT分配的TLS结构**不会被释放** → 内存泄漏。 - `_beginthreadex`线程退出时: 自动触发`_endthreadex` → 释放`_tiddata`内存: ```c void __cdecl _endthreadex(unsigned retcode) { _ptiddata ptd = _getptd(); // 获取TLS结构 _freeptd(ptd); // 释放内存 ExitThread(retcode); // 调用系统API } ``` 3. **实际影响案例** 若在`CreateThread`创建的线程中使用CRT函数: ```c DWORD WINAPI MyThread(LPVOID) { printf("Hello"); // 可能访问无效的TLS结构 return 0; // 退出时72字节泄漏[^1] } ``` 而使用`_beginthreadex`: ```c unsigned __stdcall MyThread(void*) { printf("Hello"); // 安全的TLS访问 return 0; // 内存自动释放 } ``` #### 最佳实践: 1. **C/C++程序**必须使用`_beginthreadex` - 避免CRT相关内存泄漏 - 确保线程局部变量正常工作 2. **纯Win32 API程序**(无CRT)可用`CreateThread` - 例如:仅调用`WriteFile`/`ReadFile`的线程 > **根本原因**:CRT库(如`msvcrt.dll`)依赖`_tiddata`结构存储线程状态。`CreateThread`绕过该初始化,而`_beginthreadex`是专为CRT设计的线程安全封装。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