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外设IO口——正点原子开发板

本文详细介绍了STM32微控制器中IO口的功能分类,包括ADC、SPI、PWM等,并深入探讨了如何选择合适的ADC引脚,以及重映射在F103系列中的应用。同时,解释了‘浮空’这一概念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IO口分类:ADC、SPI、PWM

 资料的查看  

  1.  每个IO口功能标注,每个IO的复用功能,都已经体现在原理图上了(重映射除外)。
  2.  重映射部分仅对F103有效,F4无此设置。
  3.  重映射关系可以查看数据手册的引脚描述表,也可以看参考手册的复用功能章节。

选用

   1)ADC

         如何选择

         ① 有ADC标志——PA0~PA7  、PB0、PB1

         ② 区分开发板接口是否链接了其他的外设(链接了其他外设的无用)

         ③ 要求:可以达到完全浮空输入效果

名词解释:       

浮空(floating)就是逻辑器件的输入引脚即不接高电平,也不接低电平。由于逻辑器件的内部结构,当它输入引脚悬空 时,相当于该引脚接了高电平。一般实际运用时,引脚不建议悬空,易受干扰。 通俗讲就是让管脚什么都不接,浮空着。 

                     

 

### 正点原子开发板 `printf` 函数使用方法 #### 配置环境与初始化设置 为了使正点原子开发板支持通过串输出 `printf`,需要配置好相应的硬件和软件环境。首先,在STM32CubeMX工具中选择对应的目标芯片并完成基础外设的配置[^1]。 接着,利用STM32CubeMX生成初始项目框架,并确保启用了USART接用于UART通信功能。此时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打算使用FreeRTOS操作系统,则应在该环境中正确集成FreeRTOS库文件以及相关配置项[^4]。 #### 实现重定向标准输出至USART端 为了让C语言中的`printf()`能够经由指定的串行端发送数据,需实现将标准输出流重定向到所选的USART设备的功能。具体做法是在项目的启动代码部分加入如下所示的关键处理逻辑: ```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sart.h" // 定义一个函数来代替默认的标准输出行为 int __io_putchar(int ch){ HAL_UART_Transmit(&huart1, (uint8_t *)&ch, 1, 0xFFFF); // 将字符写入USART1 return ch; } ``` 上述代码片段展示了如何定义一个新的 `_io_putchar` 函数以替代原有的标准输出操作,这里假设使用了 USART1 进行传输;实际应用时应根据具体的硬件连接情况调整对应的 UART 句柄变量名(如 huartX)。 #### 测试与验证 当完成了以上步骤后就可以编写简单的测试程序来进行初步检验了。下面给出一段简单示例代码供参考: ```c void TestPrintf(void){ printf("Hello World!\r\n"); while(1){ /* Infinite loop */ } } ``` 运行这段代码后应该可以在连接好的PC终端监视器上看到“Hello World!”字样被成功打印出来,证明已实现了预期目的——即让嵌入式系统具备了类似于桌面计算机上的控制台输出能力[^3]。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