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感知成本模型总结与展望
1. 硬件感知成本的概念
在当今物联网(IoT)设备和边缘计算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硬件感知成本成为了优化这些设备能效的重要工具。硬件感知成本是指将硬件设计中的各种可扩展属性映射到系统级能耗度量,以实现资源高效的操作。通过这种方式,开发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硬件配置对系统能耗的影响,并据此优化设备的性能。
1.1 硬件感知成本的定义
硬件感知成本(CHA)定义如下:
[ \text{CHA}(M, S, F) = \sum_{S \in S} \text{CSI}(S, F_S) + \text{CM}(M) + \text{CT}(M, S, F) ]
其中:
- (\text{CSI}(S, F_S)) 是传感器接口和特征提取成本。
- (\text{CM}(M)) 是推理成本。
- (\text{CT}(M, S, F)) 是动态调整模块的成本。
每个组成部分的具体定义如下:
-
传感器接口和特征提取成本 ((\text{CSI})):
- (\text{CSI}(S, F_S) = \text{CS}(S) + \sum_{F_S \in F_S} \text{CF}(F_S))
- (\text{CS}(S)) 描述了传感器 (S) 及其混合信号前端产生的成本。
- (\text{CF}(F_S)) 描述了在数字域中提取特征集 (F_S) 的成本。 -
推理成本 ((\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