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知道,setState方法用于更新当前组件的state状态值,但调用这个方法后,state并不会立即更新,而是在render方法调用后才会更新,React这么设计的思想是render方法执行时,对state进行批量转变有利于DOM渲染更快。
换句话说,setState方法是异步操作的,并不会阻塞下面的代码执行。
看个例子:
constructor() {
super()
this.state = {
name : "default"
}
}
componentWillMount() {
this.setState({
name : "new"
})
console.log(this.state.name) //"default"
}
render() {
console.log(this.state.name)
}
上面componentWillMount方法执行的打印结果为字符串default,而不是new,和我们预想的并不一样,这说明,setState并不会立即改变state,而是等到render方法执行后再进行改变state,所以下面的render方法中打印的就是“new”。
那么问题来了,很多时候我们需要state状态值改变之后再进行一系列操作,该怎么办呢?其实,setState方法还有第二个参数,接收一个回调函数,在state改变之后进行调用。
看个例子:
componentWillMount() {
this.setState({
name : "new"
}, () => {
console.log(this.state.name) //new
})
}
这样打印结果就符合我们的预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