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指针学习资源:
1. http://www.cnblogs.com/uniqueliu/archive/2011/09/24/2189545.html
2. http://www.cnblogs.com/hnrainll/archive/2011/05/20/2051939.html
3. http://c.biancheng.net/cpp/biancheng/view/201.html
4.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3aa60720100zr5s.html
5. 综上:实际编程时并不需要使用this,因为它是隐含的。即在成员函数中使用某一数据成员时,不需要指出该数据成员是属于哪一个对象,因为每一个数据成员之前都隐含有“this->”。
友元学习资源:
1. http://www.cnblogs.com/BeyondAnyTime/archive/2012/06/04/2535305.html
2. http://www.cnblogs.com/renyuan/archive/2013/06/02/3114233.html 纠正:“友元函数不要在类的内部定义,不然编译不会通过”这句话是错误的。许多编译器并未强制限定友元函数必须在使用之前在类外声明。此外,一些编译器允许在尚无友元函数的初始声明的情况下就调用它。不过,推荐敲代码时,最好还是提供一个独立的函数声明,这样即使换了一个有这种强制要求的编译器,也不必更改代码。
本文提供了关于this指针和友元函数的学习资源链接,并解释了它们的基本概念。对于this指针,介绍了其在成员函数中的隐式使用方式;对于友元函数,则澄清了一些常见的误解,并给出了推荐的最佳实践。
9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