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核心观点:
1.感觉是影响行为的主角,不断为逻辑提供印象,直觉和意向;
2.心理学几个现象理论:锚定效应,诱饵效应,呼应;
3.你无法激励员工(激励的主体不是你,而是员工);
4.激励是提供在工作中满足员工的途径;
感触:心理学知识对管理有极大促进作用;
详细内容:
一.驱动模型:
感觉型 | |||
内源型 | 意义 | 归属 | 外源型 |
卓越 | 安全 | ||
逻辑型 |
如何创造高效:兴趣,成就,自主;
三.分析和对策;
1.谬误#1:薪酬高,福利好,有发展,员工不一定会努力工作;
真理1# 影响员工行为除了逻辑,还有感觉;
大脑中的感觉系统和逻辑系统的特点:
感觉 | 逻辑 |
本能,情绪,感受 | 推理,规则,理性 |
因长期训练而产生的直觉 | 深思熟虑,怀疑 |
迅速,简单 | 缓慢,计算 |
自主运作 | 需要集中注意力 |
rule 1.逻辑和感觉会冲突:缪勒-莱耶错觉图;
rule 2:感觉不断为逻辑提供印象,直觉和意向;
rule 3:感觉是影响行为的主角;
对策1#:建立情感帐户;
2.谬误2#:金钱能激发高品质工作;
金钱只能起到启动工作的作用;
真理2#:工作品质源于工作的意义,过程和赞赏;
策略2#:创造员工的成就感;
方法:
a.赞赏
b.展现工作价值:迪斯尼乐园赋予清洁工工作意义;
c.设计激动人心的工作体验:红色经典主题餐厅,如何创造出示和服务员的工作激情;除了主要工作(当服务员,厨师等)还需唱歌,表演等;
d.发挥员工特长;google给新员工120美元用于办公室布置;
3.谬误3#:有效的管理就是萝卜加大棒;
真理3#:员工是不会追求卓越的,除非为了自己;
策略3#:高情商的沟通;
方法:a.开始就给新员工锚定较高的工作标准;--锚定效应;
b.帮助员工知道自己要什么;
c.从对方利益出发;
d.给予选择;---诱饵效应;
e.积极暗示;批评后重构,即在指出或批评对方后,转化问题的背景,
问几个问题:这件事对你有何积极意义吗?假若错误未发现,会有何种更严重后果?你可以再以后有什么措施避免错误在此发生?
f.呼应;---类似催眠方法让对方找到你与他是类似的,喜欢的;
推荐书籍:《思考,快与慢》,《欣赏性探询》,《人性的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