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算法导论研习录
文章平均质量分 88
金创想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算法导论》英文版前言第4、5、6段研习录:给你点颜色看看
咱这书啊,特别看重效率,效率那就是算法设计的王道,所以啊,俺们对算法的运行时间,进行了非常细致的琢磨和分析。第3版用的是“a more active writing style(更积极的写作风格)”,老金当时还对此一通吐槽,这回改头换面了,变成“a more engaging writing style(更吸引人的写作风格)”。里头不光讲了算法设计的那些个工程上的事儿,还有数学上的问题,所以说啊,特别适合那些搞技术的专业人士自个儿学,也挺带劲的。)”,第4版压根儿没提这茬儿,说明即便有修改,改得也很少。原创 2024-12-18 20:00:00 · 1793 阅读 · 0 评论 -
《算法导论》英文版前言第3段研习录:吹牛指数下降
也就是说,作者现在只认为算法的设计部分还是能被各个层次的读者所理解的,但算法的分析就不能了。书里头对每个算法都进行了琢磨,有的琢磨起来轻松简单,有的那可就得费点脑回路了。最后一句,将“keep explanations elementary”改为“keep explanations clear”,作者终于发现,对大部分人来讲,这本书的内容根本谈不上简单,所以他只能用“clear(清晰易懂)”这个词来代替。“复杂的、深奥的”,与“simple”形成对比,说明分析的内容有深有浅,适合不同水平的读者。原创 2024-12-13 20:00:00 · 1461 阅读 · 0 评论 -
《算法导论》英文版前言第2段研习录:人人都得来点算法!
句中it behooves you to understand algorithms已经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所以后面的not just as a student or practitioner of computer science, but as a citizen of the world是一个并列的介词短语作状语,修饰前面的behooves,表示理解算法不仅仅是对某个特定角色的要求,而是全球公民的责任。所以,甭管你是学计算机的还是干计算机这行的,只要是地球上有这么一号,你都得好好琢磨琢磨算法。原创 2024-12-12 20:00:00 · 1980 阅读 · 0 评论 -
《算法导论》英文版前言第1段研习录:我红了我!
老早前儿,能整明白“算法”这俩字儿的,那指定是计算机那疙瘩的专家,要么就是数学界的大拿。你甚至还得靠算法保住你的小命,至少别让它要了你的命,就比如那汽车啊、医疗设备的控制系统啥的,都是算法在捣鼓。前面说听过这个词的只有computer scientist or mathematician,所以老金这里不取esoteric“深奥难懂”的意思,只取“只属于少数人”之义,译成“冷僻”。把自己对别人的感觉表达出来,发泄出来,就是“判决”。所有的闪光灯都在冲着你欻欻欻,不停的闪烁,所有男人的目光都在冲着你欻欻欻。原创 2024-12-05 20:00:00 · 1518 阅读 · 0 评论 -
《算法导论》英文版前言To the teacher第4段研习录:有答案不让用
所以depart from sp.表示“离开某地”,而depart for sp.表示“为某地而离开”,就是“去往某地”。另外,前面一共只有两个版本,个人感觉用“前几版”好像没有必要,于是老金自作主张用了“前两版”,不知道这样做是不是有违背原文之嫌。那少年脑中一定会泛起个问号,他多久会被打一次?“更新”这个词也用的不对,更新是除旧换新,而文中指的是为还没有答案的题目增加答案,是“补充”而非“更新”。直译为“检查这个网站”,但中文没有这么说的,应译为“查看这个网站”,老金更俗一点,译为“看下这个网站”。原创 2024-12-04 20:00:00 · 1865 阅读 · 0 评论 -
《算法导论》英文版前言To the teacher第3段研习录:题海战术有没有?
每一章后的思考题都是一些叙述较为详细的实例研究,它们常常会介绍一些新的知识。疑问”,指提问的问题,更侧重于问题的形式或提问的行为,常与“ask”(问)、“answer”(回答)等动词连用;“叙述较为详细的”并不等于“较难的”,不能体现难度,所以老金认为这里应译为“复杂的”。指需要解决或处理的难题、困难或疑问。前面的问题是解决后面的问题的基础,如果没有前面的小问作为思路、步骤的引导,想要把最后一问做出来是非常困难的。在作者看来,这里的“思考题”是最低层次的exercise了,远没有达到problem的程度。原创 2024-11-29 20:00:00 · 965 阅读 · 0 评论 -
《算法导论》英文版前言To the teacher第2段研习录:钉中还有水,水中还有钉
书中的各章都是相对独立的,因此,你不必担心意想不到的或不必要的各章之间的依赖关系。这里的unexpected就是指你根本不知道,也想不到你正看的内容需要提前看过前面某一章节的内容才能理解。这个词很形象,自己包含自己的,也就是“自给自足的,独立的”。每章以节为单位,这是我们为您量身准备的休息站,读完每一节您都可以休息一下,喝杯咖啡,做个拉皮都可以。章节间有依赖其实是很正常的,保证各章的独立是很困难的,尤其是技术类书籍。在中文版中,这条横线是被取消了的,所以未译“分界线”是没有问题的。原创 2024-11-28 20:00:00 · 1061 阅读 · 0 评论 -
《算法导论》英文版前言To the teacher第1段研习录
多功能的”,反正就是指很牛皮,能干的事儿很多。应该是我们平时读的文字里说到书的内容时,都是用的“全面”,而没有说“完整”的。用以创作的材料(或构想)”,但作为一本编程书,译成“材料”或“素材”好像都不太好,老金觉得还是中文版译成“内容”更好理解。③“通用”和“多用途的”还是有区别的,从用途多寡来看,通用显然是高于“多用途的”,因此老金将versatile 译成“通用”是不准确的。老师们,我这里就是“自助餐”,应用尽有,如果你想来点儿本地货,咱还有“大杂烩”、“麻辣烫”,总之一定有你得意的那一口,你就挑吧!原创 2024-11-26 20:00:00 · 1325 阅读 · 0 评论 -
《算法导论》英文版前言第4、5段研习录:无视原文的翻译就是耍流氓
所以算法设计和数学方面都是修饰issues的,指算法设计方面的问题和数学方面的问题。aspect是多个部分的一部分,aspects就是指多个部分,指数学的方方面面,说的是事物的维度。性质是事物的特性,说的是事物的属性。专业的”,也可作名词,表示“专业人士;也难怪,科技类的一般都有时效性,尤其是计算机类的,你必须要快点翻译出来,所以质量也就很难保证了。text一般意为“文本”、“正文”,但还可以表示“课本,教科书”,这里显然是后者。不仅限于算法在学术上的讨论,也涉及工程应用方面的问题,还有数学方面的问题。原创 2024-11-22 17:00:50 · 1246 阅读 · 0 评论 -
《算法导论》英文版前言第3段研习录
这里的algorithm指的是狭义的算法,而书名《Introduction to Algorithms》中的algorithm指的是广义的算法。careful的意思是“小心翼翼的、细心的”,但却没有“详细的”之义。“细心”和“详细”的差别还是很明显的。figure这个词现在我们常用它来表示“数字”,实际上它的本义是“形状(shape)”,因此可以表示“图、图表”,它专指书中的带有编号的图和表。include的本质就是“A中有B”,也就是“A干了B”,中文版译为“给出了”也不错,老金翻译成“进行了”。原创 2024-11-21 17:50:22 · 1445 阅读 · 0 评论 -
《算法导论》前言第2段研习录
而且,介绍的内容都是现代的研究成果,不是陈旧的东西,强调了研究的时效性和前沿性。“presents”作动词时可以表示“展现、表现、展示”(to show or describe someone or something),将presents many algorithms译为“‘展示’了许多算法”也算通顺,但显然没有译为“‘介绍’了许多算法”更符合中文习惯,表示书中列出了多种算法。书中给出了多个算法,并对它们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使得这些算法的设计和分析易于被各个层次的读者所理解。原创 2024-11-19 16:52:41 · 958 阅读 · 0 评论 -
开啃《算法导论》,从第一段开始!
其实本质上这里的now还是表示“现在”的意思,它想表达的是“因为现在(发生的事),所以……算法呢,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据说有记载的最古老的算法是公元前300年前的欧几里得算法,该算法用于求解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也被称为辗转相除法。原文的逻辑是这样的:算法产生于计算机诞生之前,但因为计算机的出现,加大了算法方面的需求,从而有了更多的算法。在计算机出现之前,就有算法。而现在有了计算机,就有了更多的算法,且算法是计算的核心。在计算机出现之前,就有了算法。现在有了计算机,就需要更多的算法,算法是计算的核心。原创 2024-11-18 20:03:44 · 546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