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安全、隐私与垂直市场应用解析
1. 物联网安全与隐私基础问题
在物联网的安全与隐私领域,存在着诸多关键问题需要探讨。
1.1 干扰攻击策略
干扰者为了发起干扰攻击,可能会遵循四种策略。然而,当干扰者的能量预算有限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策略。但文中未详细提及这四种策略的具体内容以及适合有限能量预算的策略。
1.2 吸血鬼攻击
吸血鬼攻击是一种特定的攻击类型,但文中未明确其定义以及具体类型。
1.3 网络高可用性与冗余
网络高可用性指的是网络能够持续稳定运行,尽量减少停机时间,为用户提供可靠的服务。网络冗余则是通过增加额外的网络设备、链路或资源,以确保在部分组件出现故障时,网络仍能正常工作。两者密切相关,网络冗余是实现网络高可用性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冗余设计,可以在设备故障、链路中断等情况下,迅速切换到备用资源,保证网络的持续运行,从而提高网络的可用性。
1.4 物联网信息获取技术的安全比较
在物联网中,有三种不同的方式来获取“物”的信息,分别是传感器、RFID 和视频跟踪。以下是对这三种技术安全方面的比较表格:
| 技术 | 安全特点 |
| — | — |
| 传感器 | 可能面临数据篡改、伪造的风险,攻击者可以修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导致错误的决策。同时,传感器的通信链路也可能被窃听,泄露敏感信息。 |
| RFID | RFID 标签容易被扫描和克隆,攻击者可以获取标签中的信息,甚至复制标签进行非法操作。此外,RFID 系统的通信安全也需要保障,防止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 |
| 视频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