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愿力,必有远方--考研,一个毕业后发酵了十年的梦想
Time flies,从2018年7月份开始备考,到今年9月份入学,再到当前这个大家期待已久,商家期盼已久的国庆节,转眼已经2年多过去了,记得一则关于美国人、法国人和犹太人的选择的故事里说,当下的自己的现状是三年之前的选择决定的,现在回想自己的心力、脑力和体力等各个方面,不由得觉得这个故事很有道理,我是一个爱分享的人,趁着这个国庆的闲暇,把自己一路考研经历分享出来,希望对考研路上有类似经历的你有所帮助,有所收获。
一、曾经失败的考研经历
2006年的12月份(毕业之前的最后一个冬季),是我第一次参加考研,那时候需要复习的内容是高等数学(极限,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政治、英语还有专业课(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等),不知天高地厚的我报考了北京邮电大学,当时懵懂的想法就是考上研究生,研究生毕业留校啥的。第一年虽然很努力了,但是数学成绩很差,其他科目也没有特别的优势,失败告终;到了2007年的7月份的毕业季,很多同学都找到了工作,当时一门心思的把所有的赌注都压在了考研上的我,虽然到了要走出校门的最后一刻,但是我还是没有任何参加工作的想法,于是乎,大家都毕业返回自己生活的城市或是去了别的城市,我却选择了留在学校,准备2007年底再战一次。出生农村的孩子,最担心的就是经济问题怎么解决,07年暑假打了两个月的暑期工,挣了大概是两三千块钱吧,8月份又重新回到学校校外附近和另外一个球友租房,准备二战,二战的日子很充实,然天不遂人愿,也是自己学艺不精,第二次考研,同样的学校,专业课考的不好,目标学校肯定无望,但是如果选择调剂二线或三线城市的学校,也有学校可读,但是爱钻牛角尖的我还是选择了放弃,时间已经到了08年的三月,成绩不理想,工作没有着落,那时候心情很down,未来何去何从,没有任何的方向。后来机缘巧合的事情发生了,亦是高中同学亦是老乡也是大学校友的侯哥电话得知考研失利后,他兴致勃勃的说来杭州吧,出来看看散散心,先找找工作,如果想考后面还可以考,就这样从河南老家来到了杭州,去了一趟人才市场,投了几份简历,两星期内就找了第一份工作,从此便在杭州扎根了。
二、一直萦绕在内心的考研梦
从毕业到2018年,毕业十年间,每年都会隔三差五的做梦,梦到重回高中参加高考的场景,梦里要么是数学不会做,要么是化学没有做好,总之,这些梦似乎每次都在诠释相同的内容和内心深处的呼唤:你要继续追梦,实现你的考研梦;零八年,工作已接近十年,职业发展也感觉到了瓶颈期,经常有莫名的焦虑和不安,担心绩效考核不好,担心失业,担心未来;记得大概是四月份左右,因为搜索PMP(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辗转跟云南大学的汪博士结缘,是他指点我说考研的梦还可以继续,可以考跟工作结合的MEM(Master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关键是不用考高数,就在那个时刻,似乎有一盏天灯亮起,一下照亮了未来的路,当天晚上回到家,打开电脑搜索了一家北京的辅导机构和杭州的泰祺,后来经过和赵老师的沟通和专业讲解,果断决定报了全科的普通班,紧接着就是七月份开始周末上课。
三、第一年的滑铁卢:工作和考研不能兼顾,放弃
工作日上班,周末上辅导班学习的日子很辛苦,也很充实,但是到了八月份,工作上一直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为了更好的平衡自己的工作,心累+身体累的我便有了放弃和逃避的念头,但是学费都交了,那么早的放弃心里也有不干,于是乎硬撑的撑到了十一国庆节,国庆节期间老人回了老家,媳妇儿带着闺女去了她老家,我独自一个人留在杭州复习,但是由于工作上有个心结,复习的效率极低,但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台阶下,第一年研究生报名时还是报了名,但是十月份以后上课就没有怎么去了,媳妇儿看我整天的跟霜打的茄子样萎靡不振,一而再再而三的开导我,但是我似乎就是那个钻牛角尖的小虫,一直拼命的逃避自己,不愿面对当下。再后来就是彻底的放弃了,报名确认没有确认,当然也没有参加考试的机会,这次是自己主动的放弃了......,如果,万一,假如,你也遇到类似的跟我一样的情况,建议你再坚持一下,如果实在扛不住,不要硬抗,换一种方式看待过往,总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刻,先调整好心情,再背起行囊上路远行,考研的路上需要把心里的包袱卸掉,彻底的卸掉
四、有舍才有得,当下的便是最好的安排
转眼间到了19年的3月份,自己的心结彻底解开了,年终奖,晋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心的成长,那时候的想法是如果万一有一天实业,去大街上卖个烤馍我也能够卖出科技感和未来感,放下一切,心豁然的打开了,必须要重新规划一下自己的未来,于是乎再次联系了泰祺的张校,续费继续升级到VIP学员,继续开始了周末双天上课,至少一个单天上课,工作日全工作的日子,好像曾经有连续两个多月,没有一天休息和放松,周末所有的时间都用来了学习,即便这样,也没有感到怎么累。最近几年有个词叫“心流”比较流行,我想那种持续的能量的输出,为了心中的方向的努力的状态就是心流吧。
五、模拟考怎么重视都不为过,辩证看待自己的成绩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如果你还没有经历过模拟考,今年的模拟考请你高度重视,如果你认真的对待模拟考,你一定会通过模拟考找到真正考试时适合自己的打法;我的一次模拟考是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死磕,时间投入多但分数收益却不高,作文重视度不高,老师在大作文考卷的评语是“正式考试写标题(扣题)也能得2分!”,我刻意的找出了老师的评语,最后面还有一个感叹号,可见老师是多么的恨铁不成钢啊。一模以后我努力调整自己,论证有效性分析的开头和结尾部分现在回忆可能练写了100遍都不止,不只是是记内容,还是为了练手感和笔速,有一次连续写了20多遍,手都感觉麻了;可能是用力过猛了,二模时拿到考卷首先写得就是论证有效性分析,可是写了大约25分钟后,我发现我把答案写在了论说文的位置,于是果断找丁老师换了一张答题卡,重新誊写(正式考试千万不要发生这种事情,答题卡据说是不更换的),就是因为这样的一折腾,30多分钟过去了,二模的成绩不理想的以至于我现在完全不记得了,找手机记录都找不到了。下面简单罗列一下四次考试的经验点和教训点,供大家参考。正式考试的时候什么意外都可能发生,我们毕竟参加的是标准化考试,要想让正式考试正常发挥,每次的模拟考试我们尽可能的使自己的状态等各个方面也形成标准化,形成惯性总归是没有坏处的。模拟考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如果万一考的不好千万不要灰心,也不要掉以轻心,当然考的好话最好也论证一下,到底为什么考的好,如果不能给出有效的论据的话,正式的考试也是可能翻车的,需要提防,总之做到败不馁,胜不骄即可。
名称 | 经验教训点 | 成绩 |
第一次模拟考 | 1、数学和逻辑不能死磕,死磕到底也不一定抵得上瞎蒙一题来的准确 2、论证有效性分析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得分,努力一下10分还是可以拿到的 3、论说文还是要花时间去写的,老师说标题写写也能得两分 | 130+ |
第二次模拟考 | 1、考试用力过猛,答题位置正式考试千万不能搞错 2、英语阅读考试要有意识的去按照思维漏斗模型操作 | 不记得了,反正不高 |
第三次模拟考 | 经验点(不一定适合大家,要找到适合自己的): 1、答题顺序调整为先写论证有效性分析后做数学、逻辑和论说文 2、英语阅读考试要有意识的去按照思维漏斗模型操作 | 178 |
正式考试 | 经验点(不一定适合大家,要找到适合自己的): 1、考试之前去考场踩点,最好在大的不同的方位的位置上坐一下,找一下感觉 2、中午建议安排好休息的地方,适当休息一下 3、注意带好保暖设施和保暖,万一考场的空调坏了或者老师不开呢 4、考试当天能不开车就不开车,防止心神都被耗散了 | 200 |
六、考上有可以复制的方法吗?
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总结一下自己考上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系统的备考准备:对于考点的归纳整理和复习策略的循序渐进上,泰祺毕竟是专业的,当下依然在备考路上的亲们,跟着老师们的节奏走下来肯定不会有大问题
第二、坚持+坚持:学习想必多余大多数人是反人性的,是一个烧脑的过程,无论如何都要给自己找一个坚持下去的理由,哪怕是今年找不到,明年也一定要找到
第三、学友的支持:感谢一路考研路上遇到的学友,@乔沐@小丁@天红@兰总@小朱,感恩感谢考研的路上遇到你们
第四、刘校长的最后一课:我是在网课里听的刘校长的最后一课,校长深情朗读的那首诗很有力量,建议大家一定要听,你肯定有你直接的感悟的。
第五、家人的支持:我是一个二娃的父亲,去年9月份二娃出生,理论上讲我是不会有充足时间备考的,感谢媳妇儿和家人的付出。
七、写在最后
已是凌晨两点,最后再说一下感谢的话,感谢泰祺再第一年送上的【逢考必胜】的小抱枕,感谢泰祺各位老师的一路栽培,感谢最后很有仪式感的系统班结业仪式,感谢最后泰祺送的【橙子】,没有想到我的梦真的“橙”了,我们无法以上帝的视角跳跃到未来或者俯瞰当下的人生坐标点在一生的哪个位置,我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脚踏实地,找好方向,一步一步,把当下的点和以前的走过的点连接起来,让自己的生命奋斗曲线继续昂扬的向深度和广度上去延长,去拓展,总有一天,我想那些点总会连接成一条美好的弧线或是美妙的曲面,人生路,只要走好每一步,每一步回头来看都算数。心有愿力,必有远方,祝愿每一位今年备考的泰祺学子都能逐梦梦成真,明年期待你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