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rnetes云原生实战00 何为云原生?

本文介绍了云原生的概念,探讨了不同组织对其的定义,并引用了Pivotal和CNCF的解释。云原生强调应用程序为云环境设计,利用云平台的弹性与分布式优势。作者指出,随着容器技术和微服务理念的发展,理解和掌握云原生成为开发者、测试者和运维者的必要技能。文章还预告了一个包含高可用环境搭建、Kubernetes基础知识等的云原生实战课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大家好,我是飘渺。

从今天开始我将开启第二个专栏系列,即 Kubernetes云原生实战

何为云原生

都2022年了,我相信各位肯定听过 云原生 这个词,但是究竟什么是云原生,却很少有人能真正说清楚。

如果找资料来看,读完大多会感觉云雾缭绕,一知半解,总之虚得很;甚至会让你一度怀疑自己的智商。不过我对于读不懂的文章,一律归因于写文章的人太蠢,当然这不一定是事实,但这样的思考方式能让我避免陷入自我怀疑的负面情绪。

云原生之所以解释不清楚,是因为云原生没有确切的定义,不同的人和组织对云原生有不同的定义,相同的人和组织在不同时间点对云原生也有不同的定义。

Pivotal公司最新官网对云原生概括为4个要点:DevOps+持续交付+微服务+容器

CNCF(云原生计算基金会)最初将云原生定义为包括:容器化封装+自动化管理+面向微服务,到了2018年,CNCF又更新了云原生的定义,把服务网格(Service Mesh)和声明式API给加了进来。

在众多解释说明中我觉得有一个解释非常好,言简意赅。

即云原生(CloudNative)是一个组合词,Cloud+Native。Cloud表示应用程序位于云中,而不是传统的数据中心;Native表示应用程序从设计之初即考虑到云的环境,原生为云而设计,在云上以最佳姿势运行,充分利用和发挥云平台的弹性+分布式优势。

随着虚拟化技术的成熟和分布式框架的普及,在容器技术、可持续交付、编排系统等开源社区的推动下,以及微服务等开发理念的带动下,应用上云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在这个内卷的时代,不管是开发、测试还是运维,都应该对云原生有一定的了解,看清趋势、拥抱趋势,才会让自己变得稀缺,才能让自己越走越顺!

课程目录

整个系列规划分为5大块,包括:高可用环境搭建,Kubernetes基础知识,上云实战、Devops、运维监控。

系列目录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主要还是以实战为主掺杂少量理论知识,当然后面也可能会根据阅读反馈进行修改。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飘渺Jam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