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明:文档中使用的james.cn、kobe.cn域名,只在内部测试环境中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将在第一时间更改
参考文档:《DNS与BIND》、《RFC1034》、《RFC1035》
软件环境安装,请参考我编写的实例文档《BIND编译调试环境搭建》
检查named.conf配置文件,有错误会提示,如图:
检查区域数据文件
./dnssec-keygen -f KSK -a RSASHA1 -b 512 -n ZONE .
K.+005+64849.key
K.+005+64849.private
./dnssec-keygen -a RSASHA1 -b 512 -n ZONE .
K.+005+61560.key
K.+005+61560.private
$INCLUDE "K.+005+64849.key"
参考文档:《DNS与BIND》、《RFC1034》、《RFC1035》
软件环境安装,请参考我编写的实例文档《BIND编译调试环境搭建》
1 架构图
注明:架构图中没有防火墙等内外网隔离设备2 根服务器配置
2.1 named.conf配置
检查named.conf配置文件,有错误会提示,如图:
2.2 区域数据文件
检查区域数据文件
2.3 启动BIND 并测试
[root@bindroot sbin]# ./named –g &
2.4 DNSSEC支持
2.4.1 KSK与ZSK的生成
参考第5章./dnssec-keygen -f KSK -a RSASHA1 -b 512 -n ZONE .
K.+005+64849.key
K.+005+64849.private
./dnssec-keygen -a RSASHA1 -b 512 -n ZONE .
K.+005+61560.key
K.+005+61560.private
2.4.2 上传cn域的DS记录
scp root@192.168.198.181:/usr/local/sbin/bind/sbin/dsset-cn. /usr/local/sbin/bind/sbin/2.4.3 添加cn域的DS记录,并生成签名记录文件
修改db.root,在末尾添加$INCLUDE "K.+005+64849.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