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链表
单向链表
链表(linkedlist)是一种在物理上非连续、非顺序的数据结构,由若干节点(node)所组成;单向链表的每一个节点又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存放数据的变量 data,另一部分是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next
结构图:
代码实现:
private static class Node {
int data;
Node next;
}
链表的第1个节点被称为头节点,最后1个节点被称为尾节点,尾节点的 next 指针指向空;
与数组按照下标来随机寻找元素不同,对于链表的其中一个节点A,只能根据节点A的 next 指针来找到该节点的下一个节点B,再根据节点B的next指针找到下一个节点C……一级一级,单线传递!想让每个节点都能回溯到它的前置节点,可以使用双向链表
双向链表
双向链表比单向链表稍微复杂一些,它的每一个节点除了拥有data和next指 针,还拥有指向前置节点的prev指针;
链表的存储方式
说数组在内存中的存储方式是顺序存储,那么链表在内存中的存储方式则是随机存储
数组在内存中占用了连续完整的存储空间,而链表则采用了见缝插针的方式,链表的每一个节点分布在内存的不同位置,依靠 next 指针关联起来,这样可以灵活有效地利用零散的碎片空间。
- 数组的内存分配方式图:
- 链表的内存分配方式图:
图中的箭头代表链表节点的 next 指针
2、链表的基本操作
【1】查找节点
在查找元素时,链表不像数组那样可以通过下标快速进行定位,只能从头节点开始向后一个一个节点逐一查找。
例如给出一个链表,需要查找从头节点开始的第3个节点:
查找步骤:
- 第1步,将查找的指针定位到头节点
- 第2步,根据头节点的next指针,定位到第2个节点
- 第3步,根据第2个节点的next指针,定位到第3个节点,查找完毕
链表中的数据只能按顺序进行访问,最坏的时间复杂度是O(n)
【2】更新节点
如果不考虑查找节点的过程,链表的更新过程会像数组那样简单,直接把旧数据替换成新数据即可
【3】插入节点
链表插入节点时,分为3种情况:
- 尾部插入
尾部插入把最后一个节点的next指针指向新插入的节点即可
- 头部插入
头部插入可以分成两个步骤:
第1步,把新节点的next指针指向原先的头节点
第2步,把新节点变为链表的头节点
- 中间插入
中间插入同样分为两个步骤:
第1步,新节点的 next 指针,指向插入位置的节点
第2步,插入位置前置节点的 next 指针,指向新节点
只要内存空间允许,能够插入链表的元素是无穷无尽的,不需要像数组那样考虑扩容的问题
【4】删除元素
链表的删除操作同样分为3种情况:
- 尾部删除
尾部删除把倒数第2个节点的 next 指针指向空即可:
- 头部删除
头部删除把链表的头节点设为原先头节点的next指针即可:
- 中间删除
中间删除把要删除节点的前置节点的 next 指针,指向要删除元素的下一个节点即可: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许多高级语言,如Java,拥有自动化的垃圾回收机制,所以不用刻意去释放被删除的节点,只要没有外部引用指向它们,被删除的节点 会被自动回收
链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中如果不考虑插入、删除操作之前查找元素的过程,只考虑纯粹的插入和删除操作,时间复杂度都是O(1)
实现链表的完整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