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init__(self),self,super,继承杂谈

转载自:https://blog.youkuaiyun.com/qq_33166080/article/details/70195278

刚开始学习Python的类写法的时候觉得很是麻烦,为什么定义时需要而调用时又不需要,为什么不能内部简化从而减少我们敲击键盘的次数?你看完这篇文章后就会明白所有的疑问。

self代表类的实例,而非类。

实例来说明:


1
2
3
4
5
6
7
class  Test:
   def  prt( self ):
     print ( self )
     print ( self .__class__)
  
=  Test()
t.prt()

执行结果如下

?
1
2
<__main__.Test object at 0x000000000284E080>

<class '__main__.Test'>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self代表的是类的实例。而self.class则指向类。

self不必非写成self

有很多童鞋是先学习别的语言然后学习Python的,所以总觉得self怪怪的,想写成this,可以吗?

当然可以,还是把上面的代码改写一下。

?
1
2
3
4
5
6
7
class  Test:
   def  prt(this):
     print (this)
     print (this.__class__)
  
=  Test()
t.prt()

改成this后,运行结果完全一样。

当然,最好还是尊重约定俗成的习惯,使用self。

self可以不写吗

在Python的解释器内部,当我们调用t.prt()时,实际上Python解释成Test.prt(t),也就是说把self替换成类的实例。

有兴趣的童鞋可以把上面的t.prt()一行改写一下,运行后的实际结果完全相同。

实际上已经部分说明了self在定义时不可以省略,如果非要试一下,那么请看下面:

?
1
2
3
4
5
6
class  Test:
   def  prt():
     print ( self )
  
=  Test()
t.prt()

运行时提醒错误如下:prt在定义时没有参数,但是我们运行时强行传了一个参数。

由于上面解释过了t.prt()等同于Test.prt(t),所以程序提醒我们多传了一个参数t。

?
1
2
3
4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h.py", line 6, in <module>
   t.prt()
TypeError: prt() takes 0 positional arguments but 1 was given

当然,如果我们的定义和调用时均不传类实例是可以的,这就是类方法。

?
1
2
3
4
class  Test:
   def  prt():
     print (__class__)
Test.prt()

运行结果如下

?
1
<class '__main__.Test'>

在继承时,传入的是哪个实例,就是那个传入的实例,而不是指定义了self的类的实例。

先看代码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lass  Parent:
   def  pprt( self ):
     print ( self )
  
class  Child(Parent):
   def  cprt( self ):
     print ( self )
=  Child()
c.cprt()
c.pprt()
=  Parent()
p.pprt()

运行结果如下

?
1
2
3
<__main__.Child object at 0x0000000002A47080>
<__main__.Child object at 0x0000000002A47080>
<__main__.Parent object at 0x0000000002A47240>

解释:

运行c.cprt()时应该没有理解问题,指的是Child类的实例。

但是在运行c.pprt()时,等同于Child.pprt(c),所以self指的依然是Child类的实例,由于self中没有定义pprt()方法,所以沿着继承树往上找,发现在父类Parent中定义了pprt()方法,所以就会成功调用。

在描述符类中,self指的是描述符类的实例

不太容易理解,先看实例: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class  Desc:
   def  __get__( self , ins,  cls ):
     print ( 'self in Desc: %s '  %  self  )
     print ( self , ins,  cls )
class  Test:
   =  Desc()
   def  prt( self ):
     print ( 'self in Test: %s'  %  self )
=  Test()
t.prt()
t.x

运行结果如下:

?
1
2
3
self in Test: <__main__.Test object at 0x0000000002A570B8>
self in Desc: <__main__.Desc object at 0x000000000283E208>
<__main__.Desc object at 0x000000000283E208> <__main__.Test object at 0x0000000002A570B8> <class '__main__.Test'>

大部分童鞋开始有疑问了,为什么在Desc类中定义的self不是应该是调用它的实例t吗?怎么变成了Desc类的实例了呢?

注意:此处需要睁大眼睛看清楚了,这里调用的是t.x,也就是说是Test类的实例t的属性x,由于实例t中并没有定义属性x,所以找到了类属性x,而该属性是描述符属性,为Desc类的实例而已,所以此处并没有顶用Test的任何方法。

那么我们如果直接通过类来调用属性x也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

下面是把t.x改为Test.x运行的结果。

?
1
2
3
self in Test: <__main__.Test object at 0x00000000022570B8>
self in Desc: <__main__.Desc object at 0x000000000223E208>
<__main__.Desc object at 0x000000000223E208> None <class '__main__.Test'>

题外话:由于在很多时候描述符类中仍然需要知道调用该描述符的实例是谁,所以在描述符类中存在第二个参数ins,用来表示调用它的类实例,所以t.x时可以看到第三行中的运行结果中第二项为<main.Test object at 0x0000000002A570B8>。而采用Test.x进行调用时,由于没有实例,所以返回None。

从OO的本质理解python中的self
举个栗子,假设我要对用户的数据进行操作,用户的数据包含name和age。如果用面向过程的话,实现出来是下面这样子的。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def  user_init(user,name,age):
   user[ 'name' =  name
   user[ 'age' =  age
  
def  set_user_name(user, x):
   user[ 'name' =  x
  
def  set_user_age(user, x):
   user[ 'age' =  x
  
def  get_user_name(user):
   return  user[ 'name' ]
  
def  get_user_age(user):
   return  user[ 'age' ]
  
myself  =  {}
user_init(myself, 'kzc' , 17 )
print  get_user_age(myself)
set_user_age(myself, 20 )
print  get_user_age(myself)

可以看到,对用户的各种操作,都要传user参数进去。
如果用面向对象的话,就不用每次把user参数传来传去,把相关的数据和操作绑定在一个地方,在这个类的各个地方,可以方便的获取数据。
之所以可以在类中的各个地方访问数据,本质就是绑定了self这个东西,它方法的第一个参数,当然可以不叫self,叫其它名字,self只不过是个约定。
下面是面向对象的实现,可以看到,结构化多了,清晰可读。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lass  User( object ):
   def  __init__( self ,name,age):
     self .name  =  name
     self .age  =  age
  
   def  SetName( self ,name):
     self .name  =  name
  
   def  SetAge( self ,age):
     self .age  =  age
  
   def  GetName( self ):
     return  self .name
  
   def  GetAge( self ):
     return  self .age
  
=  User( 'kzc' , 17 )
print  u.GetName()
print  u.GetAge()

从上面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其实面向对象挺有用的,只不过大多数人抽象的不好,封装的不好,错误的运用。

总结

  • self在定义时需要定义,但是在调用时会自动传入。
  • self的名字并不是规定死的,但是最好还是按照约定是用self
  • self总是指调用时的类的实例。
<think>我们正在讨论Python中的`__init__`方法。根据用户的问题,我们需要解释`__init__`方法在类中的作用、如何使用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引用中提供了关于`__init__`方法的一些信息,特别是它如何与继承一起使用,以及它与`__new__`方法的区别。根据引用[1]:`__init__`方法在类被实例化时调用,用于初始化新创建的对象。在子类中,如果重写了`__init__`方法,需要显式调用父类的`__init__`方法(使用`super()`或父类名)以确保父类的初始化也被执行。引用[2]和[3]则提到了`__new__`方法,它是创建实例时调用的第一个方法,负责返回一个实例对象,然后`__init__`方法对这个实例进行初始化。因此,我们的回答应该包括:1.`__init__`方法的作用:初始化对象,设置实例属性。2.在继承中如何使用`__init__`:通过`super()`调用父类的初始化方法。3.与`__new__`方法的区别:`__new__`创建实例,`__init__`初始化实例。同时,我们还需要生成相关问题。注意:回答中引用的段落末尾要添加引用标识,例如[^1]。</think>### Python 类中的 `__init__` 方法详解 `__init__` 是 Python 类中最重要的特殊方法之一,用于**对象初始化**。当创建类的新实例时,该方法会自动调用,主要作用是为对象设置初始状态(属性初始化)。以下是核心要点: #### 1. 基本用法 ```python class User: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elf.name = name # 初始化实例属性 self.age = age # 设置对象状态 # 创建实例时自动调用__init__ user1 = User("Alice", 30) print(user1.name) # 输出: Alice ``` - `self` 参数指向当前创建的实例(必需) - 其他参数在实例化时传入(如 `name`, `age`) - 无需返回值(隐式返回 `None`) #### 2. 继承中的初始化 在子类中需显式调用父类的 `__init__`: ```python class Student(User):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tudent_id): super().__init__(name, age) # 调用父类初始化[^1] self.student_id = student_id # 子类特有属性 student = Student("Bob", 20, "S12345") print(student.name) # 输出: Bob ``` - `super().__init__()` 确保父类属性正确初始化 - 若省略,父类初始化逻辑不会执行[^1] #### 3. 与 `__new__` 的区别 | 方法 | 调用时机 | 作用 | 返回值要求 | |------------|-------------------|-----------------------|------------------| | `__new__` | 创建实例前 | 创建实例对象 | 必须返回实例 | | `__init__` | 实例创建后 | 初始化实例属性 | 无返回值 | 示例对比: ```python class MyClass: def __new__(cls, name): print("__new__ called") instance = super().__new__(cls) # 必须返回实例[^3] return instance def __init__(self, name): print("__init__ called") self.name = name obj = MyClass("Test") # 输出顺序: __new__ called → __init__ called ``` #### 4. 关键特性 - **非构造函数**:实际对象创建由 `__new__` 完成,`__init__` 只负责初始化 - **可选实现**:若无初始化逻辑可省略(解释器会提供默认空实现) - **命名规范**:首个参数必须是 `self`(约定俗成) - **错误处理**:可在初始化中添加验证逻辑: ```python def __init__(self, age): if age < 0: raise ValueError("Age cannot be negative") self.age = age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