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建造者模式

建造者模式属于创建型设计模式,它还是为了用来创建一个对象。
首先来看看它的定义:
建造者模式
然后我们来看看它的UML图:
建造者模式结构图
在这里我们继续强调为什么会有一个Builder抽象接口,因为根据依赖倒转原则,我们应该面向接口编程。

建造模式就相当于搭积木,你想得到一个具体的东西,比如一个积木大楼,那么你就要一部分一部分的先建造然后整合在一起称为一个积木大楼。
在建造模式使用的时候,我们应该知道最后我们需要的实例是由哪些部分(product)构成的

1.具体组成部分

//积木大楼的地基
class  Base(){
}
//积木大楼的主体
class  Body(){
}

2.建造者抽象接口,用于在使用端调用(依赖倒转原则)

//建造者接口
interface Builder(){
   getBuilding();//获取最终建造的对象
}

3.具体建造类,用于实现

//具体建造对象,用来进行积木大楼的构建
class  ConcreteBuilder extends Builder {
        //获取最终的积木大楼
        Base base = null;
        Body body = null;
        getBuilding(){
              base = buildBase();
              body = buildBody();
              //这里用了js的语法,写起来简单
              return {
                     build:{
                         base : base,
                         boyd:  body
                     }
              }
     
        }
        //积木大楼由地基于主体构成
        //建造具体的地基
        buildBase(){
             return  new Base();
        }
         //建造具体的主体
        buildBody(){
              return  new Body();
        }
}

4.调用建造对象

//使用者
//当你需要建造一个积木小船的时候,写一个具体的小船建造类就可以了
Builder builder = new ConcreteBuilder();//new   ConcreteBuilderBoat();
builder.getBuilding();

简单的来说,当你想构建的对象十分复杂,但是其通常由各个部分的子对象用一定的算法构成;由于需求的变化,这个复杂对象的各个部分经常面临着剧烈的变化,但是将它们组合在一起的算法却相对稳定。这时候你将应该用建造模式了。
当然建造模式有缺点,就是1、产品必须有共同点,范围有限制。 2、如内部变化复杂,会有很多的建造类。就像上面搭积木大楼,大楼的外形可以各有不同,你只需要改变Base与Body即可,建造者与使用者是无需改代码的,因为大楼的组成是固定的,但是你想要建造一个积木小船就需要重新写一个建造类,使用者也需要改代码。

总之,建造模式就是一个从部分到整体搭积木的过程,当你组件的对象十分复杂,且可以由部分组成的时候,就可以使用建造者模式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