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人因为购买了IBM产品而被解雇”
其中的潜台词是:“没有因为购买IBM产品被解雇,但却有可能你会因为购买其他品牌的产品而被解雇。”
IBM根本不需要证明他们所说的,因为人们不可能真正用实践去推翻它。它留给人们的只是一些猜想——“我非要冒风险购买其他公司的产品吗?这些产品真的要次一些吗?我会因此而失业吗?或许我应该买IBM的,这样比较安全。”
在经典哲学里,这种技巧就叫做“力量型论据”,但我却觉得FUD(恐惧Funk、疑惑Unbelief、不确定inDeterminacy的简称)好记得多。
道理很简单:我不需要向你证明我的观点。一个更有效的方法是让你觉得你也无法反驳我的观点。简言之,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样一来,你就陷入了一个尴尬境地:或许并不完全相信我所说的,但怯于冒风险来反驳我。
IBM根本不需要证明他们所说的,因为人们不可能真正用实践去推翻它。它留给人们的只是一些猜想——“我非要冒风险购买其他公司的产品吗?这些产品真的要次一些吗?我会因此而失业吗?或许我应该买IBM的,这样比较安全。”
在经典哲学里,这种技巧就叫做“力量型论据”,但我却觉得FUD(恐惧Funk、疑惑Unbelief、不确定inDeterminacy的简称)好记得多。
道理很简单:我不需要向你证明我的观点。一个更有效的方法是让你觉得你也无法反驳我的观点。简言之,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样一来,你就陷入了一个尴尬境地:或许并不完全相信我所说的,但怯于冒风险来反驳我。
这种技巧的狡猾之处就在于我不需要任何逻辑或者证据来证明我的观点。只要我能摆出一些风险或诱惑,而又能左右你的情绪或想法,那么你很可能就不得不相信我的话了。
“如果没有我帮助你,你根本不可能成功。”
1) 我只是提个建议,接不接受随你便(当然,除了什么差错一切后果由你承担)
a) 一定要追问他们这些建议的有效性所在及其相关证明。对这些建议接受与否,关键是看建议者向你展示了哪些相关证据。没有证据的建议,当然不能接受。
2) 我知道你对这些建议感到焦虑,可是,你敢承担不接受的严重后果吗?
a) 他的目的就是,在你衡量风险程度时,使你陷入到底有没有风险的焦虑中。
3) 对于这么一大群人,我的话再也没有说服力了。
4) 企图戒烟是徒劳的,我根本做不到。
a) 以上这些论断的证据都在哪儿呢?根本没有。如果你相信,说明你缺乏自信。恐惧、不确定和疑惑已经在你脑中滋生了,你的行为已经被它们左右,并失去了独立决策的能力。
对策:
1. 对方使用FUD时:
a) 索要证据
i. 一旦遇到FUD,你应该迅速思考,只向对方索要证据,其他什么都不要说。证据越少,决策风险越大。证据与决策风险正好成反比。
b) 要求证明
i. 比方说:“我知道你对这些建议感到头疼,但是你敢承担不接受的严重后果吗?” 你应该这样回答:“你的话真有趣,不过确实说中了要害,那就请你解释一下我要冒的风险有哪些吧。”
2. 自己产生FUD时:
a) 攻克更高的目标
i. 如果恐惧阻碍了你成就某项事业,你就应该决定一个更高的目标来攻克。这样,你就可以把恐惧抛在脑后了。
“如果没有我帮助你,你根本不可能成功。”
1) 我只是提个建议,接不接受随你便(当然,除了什么差错一切后果由你承担)
a) 一定要追问他们这些建议的有效性所在及其相关证明。对这些建议接受与否,关键是看建议者向你展示了哪些相关证据。没有证据的建议,当然不能接受。
2) 我知道你对这些建议感到焦虑,可是,你敢承担不接受的严重后果吗?
a) 他的目的就是,在你衡量风险程度时,使你陷入到底有没有风险的焦虑中。
3) 对于这么一大群人,我的话再也没有说服力了。
4) 企图戒烟是徒劳的,我根本做不到。
a) 以上这些论断的证据都在哪儿呢?根本没有。如果你相信,说明你缺乏自信。恐惧、不确定和疑惑已经在你脑中滋生了,你的行为已经被它们左右,并失去了独立决策的能力。
对策:
1. 对方使用FUD时:
a) 索要证据
i. 一旦遇到FUD,你应该迅速思考,只向对方索要证据,其他什么都不要说。证据越少,决策风险越大。证据与决策风险正好成反比。
b) 要求证明
i. 比方说:“我知道你对这些建议感到头疼,但是你敢承担不接受的严重后果吗?” 你应该这样回答:“你的话真有趣,不过确实说中了要害,那就请你解释一下我要冒的风险有哪些吧。”
2. 自己产生FUD时:
a) 攻克更高的目标
i. 如果恐惧阻碍了你成就某项事业,你就应该决定一个更高的目标来攻克。这样,你就可以把恐惧抛在脑后了。
